初中实验教学的常见问题分析
2017-03-28曹元萍
曹元萍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起凤中学)
摘 要:初中实验教学中特别是学生实验中存在多个误区,使实验教学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验分析的操作能力。这些误区出现的源头大多在于教师,经常与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惰性等有关,或者与学校管理制度有关。教师应该挖掘各种情况的根源,找出其中的原因,克服各种困难,为学生的能力发展和科学素养的养成创造更好的条件,使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科学素养;实验教学分析;实验教学管理
随着初中实验仪器药品的更新补充,现在大部分学校的实验器材药品已经能够满足现有的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使用,但在已经具有实验条件的情况下,依然存在着实验教学的误区,使实验教学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验分析的操作能力。这些误区出现的源头大多在于教师,经常与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惰性有关,或者与学校管理制度有关。
一、教师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1)存在虚假实验(使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或假造实验现象)。
(2)变学生分组实验为演示实验。(3)变探究实验为模仿实验。
(4)变实验分析为教师总结。(5)抹杀实验的生成性问题。(6)忽略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7)教学体系脱节,为做实验而做实验。(8)实验分组分工不明确。(9)忽略家庭实验的作用。(10)实验室管理不到位,教师很难完成实验。
二、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
1.个别实验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在现有条件下很难出现准确的实验现象或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消耗时间较长等原因,教师为了安全和节约时间不愿做。
2.教师对实验的作用不够重视或对教材的分析不到位
教师只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忽视实验的推理和事实说服力,忽视了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以及在实验过程中的合作协调能力的作用。
教师对教材分析不透彻,无法把实验教学很好地融入化学基础知识的传授中,使实验教学成为单纯的实验知识点,与课本知识点脱节。教师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准备不足,应变能力较弱,对意外现象和结论的处理缺乏合理的应对方案。
教师对实验教学分析忽略了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操作,可能出现的其他现象等的分析,对实验中出现的其他情况处理无
准备。
3.教师在实验教学上组织不当
实验课经常出现进入实验室时的纪律混乱,实验安全规则不注意,大声喧哗,个别学生存在打闹情况,没有养成进入实验室前先预习实验知识、实验后整理器材和仪器的良好习惯,没有养成认真观察和记录的习惯等情况。这些情况的存在,一方面是因为有些教师组织教学能力有限,但主要是因为教师忽略了对学生实验素质的培养。
4.教师存在的教学惰性
学生分组实验需要的实验仪器、实验药品的量大,实验准备与实验结束的整理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实验教学中,由于实验带来的工作量的加大,使教师不愿承担学生实验带来的负担。新教材的出現需要教师对实验教学重新设计,教师不愿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更不愿对实验教学进行改良或创新。
5.学校的实验室管理不到位,或实验教学管理比较松懈
学校的实验室管理不到位,大多由任课教师在满工作量的情况下再承担该任务,管理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管理好实验室;负责领导只抓表面,对教师反馈的仪器缺失和药品缺少反应不积极,不能及时补充。由于不能及时准备好需要的仪器或药品,无法正常开展实验,干扰了正常的教学工作,使教师不得不缩减应做的实验数目。
三、上述问题的应对措施和建议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创新意识,敢于改良实验,敢于创造新实验。在实验教学中不应排斥意外现象的发生,而应对它的发生原因、内在本质等进行探究,如果不适合在课堂上讲解,可以放在课后单独处理。
在实验前多查阅资料,多与其他教师交流,在实验后做好实验反思,总结实验得失。
教师应本着严谨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实验,积极分析教材,分析实验,使实验教学与课本知识融为一体,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实验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也要关注学生严谨和求实的科学素养。从实验态度,到实验方案设计、相互评价讨论、实验仪器的选择、实验步骤的设计、具体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实验结论的推导和利用、实验反思等都要考虑全面。实验中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创造一个展示思维和操作的时间与空间。
评价时要注意保护好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不能一味压制和打击。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操作和结论的正误,也要关注学生在科学素养以及分工合作方面的优缺点,特别是对学生具有创新性的方案、创造性的结论,或新颖的分析思路,更要加以鼓励。
教师应该努力克服各种因素造成的困难,把实验开发好、利用好,为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使实验教学开展得更好。
编辑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