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微课程设计与教学应用

2017-03-28曹娟

新课程·中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设计与应用微课程初中语文

曹娟

(吉林省德惠市第十中学)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进步,传统教育模式不断面临着新的突破与选择。微课程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也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进入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来。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能够充分利用起学生碎片化的时间,为学生增加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新途径。微课程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普遍推进,有利于优化课程结构并且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帮助学生拓展学习思维,树立新型的开放的学习理念。

关键词:初中语文;微课程;设计与应用

语文是初中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學科,其主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多样化地发展着。将具有时代特点的微课程应用于现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新课改的发展理念,能够促进课堂形式多元化以及课堂内容丰富化。同时,教师在应用微课教学时,应注意微课程的设计要结合初中语文课的特点,符合学生普遍的趣味认知,真正有效地将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整体的语文专业素养。

一、微课程的基本概念

2008年,微课程这一概念首次被一位美国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提出,随着教育交流的不断深化,也逐渐流入我国。现阶段的初中教学正处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过渡的衔接阶段,根据微课程在现阶段教学中的主要应用,对其概念作以下定义:微课程是一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根据课程和学生特点自主研发的,具有完整教学结构且在教学时间上不足十分钟的精炼的教学视频资源,通常可用于大多数通识课程,有助于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

二、微课程的积极意义

1.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选取的教学内容通常是以课标下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及常考点和易错点为主,选择大多数学生相对容易接受的普遍化教学方式进行讲授,整体上看来保证了学生的基础性学习。而微课程打破了这种循规蹈矩的教学模式,它能够根据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各方面的差异,通过不同的微课程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学生也可以有针对性地依据自身的不同特点对微课程的学习有所侧重。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注意到不同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使得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

2.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语文课程的内容从初中阶段开始确实存在着知识点琐碎繁杂、课文相对冗长等学科特点,长期使用传统教师“填鸭式”的讲解,会使学生对这一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倦怠。而微课程本身教学内容简洁精炼,教学环节层次清晰,知识点的提炼更加明确有效,能够更加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微课程的设计及主要应用

1.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

微课程是与现代科技发展紧密结合的新型教学方式,应该注重多媒体的使用。例如,在学习朱自清散文《春》的微课程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依据文章中的具体语句和情境配以图片制作相应的PPT,同时添加相应的动态小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课文所描述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主要情感。再者,舒缓合适的背景音乐也能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背景,从而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加强学习效果。课后,可将微课视频上传到班级网站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再根据学生的一些建议进一步改进,让教学资源实现有效共享。

2.保证教学结构的完整性和教学内容的系统性

微课程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首要区别就体现在“微”,主要表现在时间的精简上,需要把教学内容控制在几分钟内,因此,以“看”和“听”为主的教学形式就成为微课程设计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在知识点的选择上一定要确保精炼有效,相应的教学素材也必须明确符合主题;其次,在知识结构的构建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衔接,教学内容之间一定要相关联、相依靠,具有整体的知识体系。例如,在讲解古诗文篇目《桃花源记》时,应该强调重点字词,在强调重点字词后再进行古诗文的翻译,从而提高学生对古诗文整体的情感认识,促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古文的内容及思想

感情。

3.保证教学过程的规范性与一致性

语文课程的学习从根本上来讲是通过学生对语文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的规范使用应具有明确的要求。其次,要保证微课程教学与原有教学方式下的知识体系具有一致性,在教学设计中严格按照课标进行。微课程教学设计应该确保规范性和一致性,从而优化课堂结构。

综上,初中语文教学中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是当下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方式相结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对初中语文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的研究,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及时作出调整,使得语文教学更加人性化,从而提升学生的主观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促进语文教学形成开放的、多元的新理念。

参考文献:

[1]戴培.充分利用微课,提高语文教学效率[J].中学语文,2014(27).

[2]廖颖.初中语文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编辑 范昕欣

猜你喜欢

设计与应用微课程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