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物下意识动作创作方法研究

2017-03-28李奇

戏剧之家 2017年4期
关键词:人物塑造肢体语言

李奇

【摘 要】人物下意识动作是演员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将心理活动外化的一种表现。本文借鉴了行为心理学的理论成果,结合表演创作规律,对人物下意识动作的创作方法进行了研究;同时对自我训练和人物塑造都给予了方法并提出了要求,这是对演员外部动作表现手段的丰富,对表演基础教学的细化;完成了演员创作的再体现瞬间,使人物形象塑造更加精准、更加生活化、更具生命性。

【关键词】下意识动作;再体现;肢体语言;人物塑造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015-02

戏剧影视表演创作中,人物的下意识动作创作是演员“再体现”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但是再体现的到来是下意识的。就实质而言,整个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这一任务。”②即“通过有意识,达到下意识。”③在《演员自我修养》上、下册中有明确的论述。

人物下意识动作的创作方法研究重点是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表现方法上,更加精确地说,是聚焦在“下意识瞬间”的体现方法研究上。

我认为人物的下意识动作是可以有意识地进行捕捉和破解,在演员训练中是可以针对性地加以观察和练习,并且能够在人物形象塑造的体现过程中准确运用和表达的。

一、什么是人物的下意识动作

马克思说“动作是支配戏剧的法律”,从一个角度概括出了戏剧艺术的本质。动作是“舞台情感的媒介……是情感的捕获器”④,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只要你从合理的、有逻辑性的、为达到一定结果的形体动开始,心理动作就会自行发生。动作起来吧,不要担心情感,情感会自行来到。”

在创作实践中,我们对于动作也有着极高的重视。但是却往往偏重于那些典型的、醒目的、直观的外部形体动作上;或者说我们只是关注了人物内心生活外现的轮廓,而达不到人物内心生活深层的直接外现。这其中缺少什么呢?正是人们最为诚实的“下意识动作”。

人物的这些下意识动作与动作一样,都是有一定目的的,属于人类行为的活动。它有两个基本特性:一是由下意识产生;二是有一定目的的。

二、下意识肢体动作语汇的破解

肢体动作语汇就是人们通过肢体动作表达内容,是进行自我表达、信息传递的一种语言。肢体语言的表达除了我们熟知的常规肢体动作、面部常规表情动作外,还包括细微的面部表情动作、手势动作、姿势动作、腿脚动作,以及动作节奏等。然而,这些细微的、不易察觉的动作,大都是在我们下意识支配下产生的,恰恰是这些动作暴露了人们的真实想法和感觉。

下意识肢体语汇是非常诚实的,但是却不像话语那样直观、明确、易懂。下意识肢体语言表达的内容更加内在、更加自我,同时也就更加难以发现、难以理解。

心理学界定出下意识之后,荣格的行为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打开了我们认识肢体动作语汇的大门。时至今日,肢体语言是可以通过动作、关系、姿势来破解人的思想和意图的,并且这种无声的语言是可以训练、掌握的;基于肢体语言之上的下意识动作需要更加精确而已。所以下意识动作是可以通过意识发现并破解的。

“喜欢眨眼的人,往往心胸狭隘,不值得信任;喜欢盯着别人看的人,警戒心很强;一坐下就翘脚的人,充满企图心与自信;边说话边摸下巴的人,通常个性拘谨,警戒心强。”⑤这些统统都是人们在生活中的下意识动作,从中反应出了真实的性格。

三、自我下意识动作的训练

“即成为别人,又保持了自我”⑥是表演艺术方法论的根本,因此要对自我有意识地进行“下意识动作”的剖析和训练。通过留心关注自己和留意观察别人,来发现下意识动作体现的身体区域。

(一)用心地观察。观察,并且用心地观察,要成为演员生活的一部分。对周围事、物、人的观察不能是走马观花似的看看,而是应该调动主观能动性,以一种自觉的方式投入到观察这一行为之中,是一种需要付出努力、精力和专注力方可练就的能力。观察应该是一种需要长期训练获得的能力,就像肌肉,用则发达,不用则萎缩。

在学院教学中,观察生活是基础教学的重中之重,需要在常规观察训练的基础上进行两点补充,第一,细心观察那些瞬间产生的下意识动作。例如:紧张时用手指旋转衣角;不安时颤动的双腿;专注思考问题时放空的双眼,等等。第二,要注意观察规定情境。演员对自己所处的环境理解得越透彻,就越能理解观察对象下意识动作的含义。

(二)归纳普遍特征。在观察过程中要进行有意识地整理、归纳和总结,发现身体语言中的普遍性。例如:人们有时会将双唇紧闭,这个动作明确地表达出他们出了问题,或是遇到了什么麻烦;我走过去向两个人打招呼,他們同时走过来欢迎说明是诚心诚意的。如果是站着没动,仅仅将上身、头部或是眼神转向了我,说明他们心底不愿理我。

(三)关注动作上的突然变化。“一个人的行为变化非常重要,它会告诉你这个人的思想、情感、兴趣和意图。行为的突然变化更值得重视,它表明一个人正在对某种信息进行加工调试。”⑦例如,一个人走来走去思考问题,突然停住,说明他已经想到了答案;一个人正在摆动的双脚突然停下来,说明他内心有压力,情绪受到了波动;整个宿舍的同学在一起看鬼片,突然有人敲门,此时大家全部“冻结”,以及之后有人大叫的连锁反应;人们在准备战斗、准备逃跑之前的瞬间“冻结”或是停顿,是“动-停-动”的三级跳。

(四)动作带来的舒适度。准确地解读其他人身上的舒适与不舒适感,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下意识动作要想传达的信息。舒适感包括满足感、幸福感、轻松感;不舒适感包括不高兴、不幸福、有压力、忧虑或紧张。例如:双腿和双脚一起摆动或是颤动时,人们会下意识地产生一种快乐感,观察者可以模仿相同的动作进行感受,同时也说明了做这个动作的人具有幸福感,生活甜蜜。

四、将下意识动作创作方法运用到人物塑造中

下意识动作的创作,贯穿在整个“成为别人”的再体现过程之中。是一个需要经过反复分析、反复摸索、反复修饰、反复排练的过程,同样需要去粗取精,美化和强化,使其更富有人物的性格色彩。

在话剧《茶馆》里,人民艺术家于是之老师扮演的王利发,之所以让人叫绝,正是因为他在举手投足之间加入了人物的下意识动作表达,例如他在茶馆里粘贴“莫谈国事”字条后摩挲着双手走路的步态,让人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酸楚。还有他的双手总是下意识地垂在身体两侧,就如同我们洗过手之后没有把手擦干时的动作一样,这个动作有两层含义,一是反映出人物的身份和职业——茶馆伙计,总是处于一种积极状态;二是反映出人物性格中的谦卑、和善和勤劳。

《榆树下的欲望》是美国作家奥尼尔的经典作品。当艾碧对伊本说“我把他杀了”之后,伊本误以为死的是艾碧的丈夫,自己的父亲。出于感性,他是希望老家伙死的,但是在父子这层理性关系中,他又不能毫无人性地直接表达出来。所以当他听到这句话之后,应当做出一系列能够表达兴奋、愉快的下意识动作,但是,台词所呈现的是他对艾碧的谴责甚至责骂。接下来真正的大事发生了,艾碧说“不是他,不是他,难道死的应该是他吗?”伊本下意识地判断出死的是自己的儿子,瞬间,伊本的身体“冻结”了(包括眼神),一动也不动;紧接着,在下意识驱使下又逐一“解冻”:首先是双脚下意识地恍惚走动,双手手掌颤动(肾上腺素激增后的压力和紧张),然后是惊恐的表情,最后是直视艾碧的眼神。这一系列动作都是在瞬间产生的,并且在台词表达之前完成。如果没有这些下意识动作,仅仅如台词所写的那样,演员“挤”出情感“旱地拔葱”似的迸发,观众看起来就会产生不真实感,违背了表演的创作原则。

奥尼尔的另一部作品《悲悼》更能体现人物下意识动作的重要性。孟南家的父亲早已感受到了妻子的冷淡与不忠,但是他依然自信地认为,通过沟通方式的改变会使他们重回新婚时的甜蜜。在他归家之后与妻子的谈话中,虽然语言很和气,甚至有些许卑微,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是自信的,正是这种狂妄的自信使得妻子克里斯丁更加痛恨他。手势动作能够帮助演员把这种下意识的自信表达出来,呈现出人物的多个侧面,让人物更加准确、鲜活。

下意识动作是动作的“点睛之笔”,让表演与生活更近一步,与人更近一步。它可以使我们的表演更加丰富和生动,更加贴近生活的真实。下意识动作的考究,会使表演更加细腻、精致,更能经得起推敲,并能经受住时间的洗礼,具有生命性。

注释:

①苏联戏剧家、戏剧教育家尤·斯特洛莫夫,在1975年出版的《演员创造再体现的途径》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再体现”的概念:再体现依我看来,是演员—创造者成为演员—形象的辩证飞跃瞬间。演员不断地在积累形象所必须的素质,突然在某一个难以解释的瞬间成了另一个人,他像另一个人那样思考、行动和生活……演员的目的是创造舞台形象,为达到此目的,演员应当越过一种特殊的屏障——再体现的那一刹那。唯有在此之后,才能断定他是否已达到自己的目的——创造新的,活生生的人物性格。

②(苏)尤·斯特洛莫夫.演员再创造体现的途径[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16.

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自我修养[M].北京:中國戏剧出版社,序言部分。

④(苏)查哈瓦.关于表演技巧问题[M].北京:中央戏剧学院编印,1956,20.

⑤(美)纳瓦罗.FBI教你读心术[M].长春:吉林出版社,2011,45.

⑥尤·斯特洛莫夫著《演员再创造体现的途径》中国戏剧出版社第10页

⑦(美)巴尔肯.身体语言密码[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3,56.

参考文献:

[1](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

李 奇(1983-),女,汉族,山东潍坊人,天津音乐学院戏剧影视系表演教师,讲师,研究方向:戏剧影视表演。

猜你喜欢

人物塑造肢体语言
让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焕发生机
例谈肢体语言在Phonics教学中的运用
肢体语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