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物理生活化课堂的形成
2017-03-28冯振豪
冯振豪
(海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12级物理2班)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革新风暴的洗礼促进了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的转变。在传统物理课堂中,物理教师以“一刀切”“单向式”的教学模式为主,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生活化课堂的形成,给予学生一种归属感、熟悉感,能激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开启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当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物理知识披上“生活”的外衣,构建生活化的课堂,为学生的学习、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课堂;策略
在日常教学中,物理教师应当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着手,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生活气息引入课堂教学之中,给学生一种归属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研究中,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一、物理知识中的生活特性
1.趣味性
物理知识具有逻辑性、抽象性、规律性等学科特点,这也决定了物理知识的枯燥性。另外,物理教师在“单向式”“一刀切”等传统模式的束缚下,高估了自身的主导作用,学生跟着教师的思想走,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将物理知识中生活特性进行巧妙挖掘,将生活中的场景引入课堂,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能在课堂中找到生活的影子,熟悉感、归属感吸引着学生,使课堂气氛不再枯燥,变得趣味横生。
2.启发性
物理知识中一些复杂的现象,教材利用抽象、枯燥的语言文字进行阐述,学生无法马上理解。为教学内容披上“生活”的外衣,提升了物理的可接受性,化难为易,分散了难点,有利于学生受到生活的启发,提升认知水平,提高学习成效。
二、构建物理生活化课堂的相关策略
构建生活化的物理课堂,首先要求物理教师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认知自身的教学职责。运用一双慧眼深度剖析物理教材,提炼物理知识中的生活特性,积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课堂贯彻“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将生活气息引入课堂,为学生构建生活化课堂,给学生一种归属感、熟悉感。物理教师应当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职能,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生活实例,让抽象化的知识理论生动形象地出现在学生面前,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1.生活化课堂开端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才能开启自主探究模式。因此,物理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巧妙发挥多媒体等教学工具直观性的教学优势,对学生进行多维化感官刺激,创建引趣式的开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一堂高效的物理教学课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物理教师可以将课前准备的课件在课堂上放映:两个调皮的小朋友在溜冰场上玩闹,其中一个小朋友去推对方,发现两个小朋友都向后退。在课堂上再造生活情境,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物理教师应当抓住这一教学契机,进行诱导教学:大家联系一下生活,能不能举出类似的生活实例呢?“在课间玩耍的时候,疯狂地奔跑,跟其他的学生相撞,两个人都摔倒了。”“用脚踢球,球踢出去老远,脚有一种微微的疼痛感。”引发了学生的思维浪潮,学生的热情很高,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物理教师用一个喜闻乐见的生活实例引入新课,成功引起学生共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够主动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问题,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2.教學过程生活化
生活是知识的宝库,生活中到处弥漫着物理的气息。物理教师应当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抽象化的知识概念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生活实例,赐给学生一双慧眼,引导学生用生活的眼光去学习相关知识,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例如,在教学“光的折射”课时内容时,物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实物教学。
实验道具:一杯水、一根筷子,让学生从正面观察,让学生观察到“筷子断了”的现象。
教师积极发挥自身的诱导职能,引导学生对“筷子断了”的现象进行思考。“在池塘中抓鱼,明明看到鱼在手下,快速抓却发现它根本不在那个位置。”这是学生提出来的另外一个现象,我组织学生利用课本,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思考、讨论,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得出:筷子断了、抓鱼现象都是因为光进入水中,光线的传播方向出现偏折,给人以假象。物理教师利用实物教学,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内部潜能,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能够发散自己的思维,启迪智慧,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总之,在新时代教学背景下,物理教师应当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革新教学观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生活气息引入课堂教学,构建生活化课堂,让物理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构建有归属感的课堂氛围,提升了物理知识的可接受性,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金轩.物理教学中应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J].物理通报,2001(6).
[2]赵忠心.今天的母亲究竟怎么了[J].家教博览,2001(5).
编辑 白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