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唱家魏建民:一念钟情 不忘初心

2017-03-28庞春颖

东西南北 2017年5期
关键词:双江师友歌唱家

庞春颖

在这个流行歌手层出不穷的商演舞台,面对花样翻新争奇斗艳的表演形式,一位60岁的歌唱家,以一肩之力,组织了一场以长征为主题的与师友们重温经典的以美声唱法为主的大型交响音乐会。他说,这是圆自己一个梦;我们说,这是当下的一股清流。

一个人求索的路可以走多久?一个全心热爱的事业可以恋多久?一个花甲之年的歌者用自己的行动,宣告了答案:一生,一世。

2016年12月17日晚。天津大礼堂,《走长征路 感师友恩 抒中华情 唱盛世歌——魏建民和他的师友们重温经典大型交响音乐会》在这里隆重上演。这是一场朴素又奢华的音乐会,朴素是说它纯粹想为观众献上一场音乐盛宴的初心,奢华是因为台上无论是从演唱的十几位歌唱家还是伴奏乐团和指挥,都是国内顶尖的音乐势力,李双江、王立民、杜吉刚、贺磊明、魏建民、于爽、王威、孙雪曼、王静、沈贝贝等十余位著名歌唱家,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演奏家们的伴奏和指挥,通俗地讲,都是大咖啊!而这场音乐会的主要策划者、出资人就是著名歌唱家魏建民。而那一天,也是他60岁的生日。

一场音乐会的初衷,简单而执着

在采访之初,第一个问题肯定要问是什么促使你办这样一场音乐会?并且是没有任何商业目的的用自己多年的积蓄来办?就没想过这其中的风险?毕竟在当下的演出环境下,面对流行歌手层出不穷的商演舞台,面对通俗唱法备受关注的今日歌坛,面对花样翻新争奇斗艳的表演形式,面对五花八门新潮时尚的选秀节目,能够组织一场以美声唱法为主要表演形式的大型经典歌曲演唱会,何来的这过人的勇气和担当?

面对这一连串的问题,一直温和笑着的魏建民明显沉默了。沉吟了一下,他缓缓地说:“怎么才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歌唱家,就是社会上要认可,大家要认可才叫有价值,你成功地展示自己的歌唱水平时,感染观众,让观众与你产生艺术与情感的共鸣,那么才能够体现出你真正艺术家、歌唱家的价值来。所以我就想在我60岁生日时,展示一下。”

这就是初衷,简单而又执着,恰如魏建民的性格。

其实这场演唱会在魏建民的心中筹划了很久。2013年12月7日,《建民之声,惠民之情——军旅歌唱家魏建民独唱音乐会》在天津音乐厅唱响,那一天是他57岁生日。独唱音乐会后,再办一场演绎经典的大型音乐会成了他又一个梦。为什么特意选在60岁这一年?作为一个军旅音乐家,正如音乐会主题那样,为了纪念长征。

魏建民说:“60岁了,也应该说是一个人最好时光的顶点了,中国有中国梦,那我们自己是不是也要有自己的梦?对于我个人来说,60岁的这场音乐会是我的圆梦之作。定这个音乐会主题时,长征这个主题必选。”

“但人这一路走来磕磕碰碰,是真的不容易。”魏建民说,追求音乐之路和学艺的过程是刻苦而辛苦的,几十年走下来,他的老师们、战友们、朋友们和他相扶相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他想和他们在一起再重温一次那些流金的岁月。于是,“魏建民和他的师友们重温经典”这个主题也就顺理成章地出现了。

“在60岁生日的这一天,将老师、战友、朋友都聚过来,可以说我们成功地演绎了经典。会场坐无虚席,掌声不断。”魏建民满足地说。

一肩担起的音乐会,坎坷又温暖

在筹备这场音乐会之前,魏建民听到了太多不认可的声音,来自家人的、朋友的,也有来自业内的。大家都有一个疑虑,这样一场不迎合市场,不追求利润,没有劲歌热舞,没有美女鲜肉的纯粹的美声音乐会能成功吗?会有人买票来看吗?全靠一个人的私人积蓄投入来支撑,他撑得住吗?如果最后真的无法达到收支平衡,老人家能承受得了吗?

其实众人的担忧魏建民都懂,他自己又何尝没有担忧,没有疑虑。“好多人反对,都是因为怕我承受不了这个压力。包括乐团里,包括音乐家协会,都有这种声音。若真是赔大了,到时候怎么弄?可是我这个人有个特性,只要是我想干的事儿,别人就拉不回来。”魏建民说。

其实说到底,是心中那一腔对音乐的热血,那一颗为了音乐而跳动的歌者之心,让他抛开了一切,为了圆梦,也为了给自己为音乐痴狂而上下求索的人生一个交待!

好在,吾道不孤!

魏建民在筹备音乐会的过程中虽然磕磕绊绊,充满坎坷,但总有朋友向他伸出手,帮他渡过一个个难关。没有钱去做广告,也没有钱去投入宣传,怎么办?他广泛地发动人脉、关系,“既然咱们关系不错,你就给我宣传一下吧。”魏建民回忆起自己当时的困境,却豁达地笑着说,“就靠我多年的兄弟姐妹们去给我宣传和帮助群策群力了。还都去买票,越和我好的人越买票,他们用这种方式来支持我!”说到这里,他的声音微微哽咽了,怎么可能不感动呢!

结果在大家的义务宣传和帮助下,在音乐会开演之前,票就都卖出去了。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但魏建民却在组织演出过程中遇到了无数伸出援手的人,确定剧场、灯光、音响、录音、录相,小到节目单,大到场地租金,每一个过程都给魏建民减到最少,甚至是免费。“比方说剧场,天津大礼堂收费当然是有标准的,是政府管理的。但人家一听你60岁了搞这么个事儿,我们怎么能不支持呢?后来他们请示领导,就减掉了不少钱。”魏建民说,“你再说这个非常专业的灯光音响这一套设备,基本上给我减了百分之四十的费用。这也是给我的巨大的支持。因为他们知道是我个人掏钱来做这个事,看到了我的压力,也力争帮我做到最好的效果,还花最少的钱。帮我做了许多工作。还有节目单,也是专业设计师孙悦只收了成本费给做的。”魏建民说几乎每一个环节都是这么弄的。

还有来到音乐会演出的十余位著名歌唱家们,也全都是于百忙之中分文不收來支持他的……“朋友老师们都非常尽心,对我这件事都非常支持,他们都在参与演唱、指挥……”说着说着,魏建民动情地湿润了眼眶。

一次人生的转折,

爱好与事业完美对接

魏建民1956年在天津市出生,家里兄弟姐妹四人,他排行第三。1960年,赶上节粮度荒,父母为了全家人的生计而常年在外奔波劳碌,经常把他一个人锁在家里去工作。每当那时他便嚎啕大哭,街坊邻居却说,瞧这孩子,是块唱歌的料,哭起来没完没了,而且声音清脆、响亮。“后来这说法就变成了我从小就有唱歌的天赋了,就是唱歌的本钱。”魏建民笑着调侃道。

魏建民的家地处海河旁边,小时候,人们过河到对面去,要乘坐手摇的摆渡船过河。“那时,我经常在海河东西的摆渡船上,为来回过河的人们唱歌、唱样板戏。没有其他的原因,就是喜欢唱歌。几十年过去了,当时的景象至今还历历在目。”魏建民说。

其实魏建民还真算得上是从小就被发现有唱歌的天赋。在上学的时候,只要有唱歌方面的活动,老师肯定把他安排上。学校的小喇叭每次广播前,都有他唱的歌在播放。在天津四十二中学上初中的时候,学校组织了一个40人左右的乐队,负责音乐课兼指挥的杨文华老师非常看重他。“记得我当时特别喜欢在乐队的伴奏下,演唱李双江老师的《我爱五指山 我爱万泉河》这首歌。虽然当时水平不高,但在各学校的文艺汇演中也是小有名气了。我当时就想,要是能得到李双江老师的指点,哪怕是一会儿,那将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呀!没想到,6年以后,我成了李双江老师的学生!”说起这一段,魏建民哈哈笑着,明显有些小得意。

在高中将要毕业的时候,有一次他参加天津市河西区在工人俱乐部的一次演出活动。“节目演完以后,有一位穿着军装的人到后台来找我,问我喜欢当一名军人到部队去唱歌吗?又鼓励我去报考部队的文艺兵。听到这样的问话,我当时真是不敢想象。我家出身不好(地主),当时能当兵的人又很少,要是能凭唱歌参军,当时的感觉是,这真是有点光宗耀祖了。”正是因为这一次简单的对话,魏建民萌发了参军的念头,最终穿上了军装,成为了天津警备区文艺宣传队的一名文艺兵。“爱好唱歌让我穿上军装,走上部队的舞台为战士演唱,后来到地方,又指导、参与企业的文化工作,这些无疑对我的人生轨迹,起到了决定作用。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爱好和特长,也许完全是另外的成长经历。”魏建民说。

有时命运就是这么神奇,在歌声中,他热爱的歌唱与他的事业、未来完美对接。

一个上下求索的歌者,执着坚定

1980年,魏建民调到了北京,在卫戍区一师宣传队期间,他组织了一个基层连队的演唱组,以自己对部队、对兵的热情,带领这个演唱组在北京军区的文艺汇演中获得了第一名,为此部队给他荣立了三等功。

喜悦吗?当然。但更让他喜不自胜的是,在北京期间,他成为了梦寐以求的李双江的学生。为了这一天他努力了很久,也等待了很久。

进入部队文工团后,对于魏建民这个热爱音乐却没有什么音乐理论基础的小兵来说,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如老鼠掉进了米缸里,一心扑在了学习音乐上。在天津警备区宣传队,他跟蔡虹老师学习,她是原总政歌舞团、志愿军文工团的独唱演员,电影“英雄儿女”的主题歌就是她唱的。然后又跟赵光新老师学习,他原是中央乐团的独唱演员。再然后又跟天津音乐学院的夏重恒老师学习,他是著名的声乐教育家。还有天津音乐学院的韩宝林老师。“我跟韩老师学习的4年中,打下了很好的声乐基础。”还有总政歌舞团的程志老师。以及魏建民从小就喜欢、崇拜的李双江老师、杜吉刚老师。

正是经过了多位老师的教授和指导,厚积薄发的魏建民才在热爱的音乐之路上走得越来越远,越来越稳。

说起拜师李双江时的情景,魏建民有些乐不可支。那是1981年,当时是在李双江的家里,被推荐到李双江面前的他很紧张,“李双江老师可不是谁都收啊,大师级的音乐家啊,我紧张啊!但是呢,我是军人出身,又年轻,挺冲的,上来就把我是个什么状况说了,然后就问老师您收不收我?”李双江说:“那你就唱个歌吧。”魏建民当时唱了一首李双江的歌,《我爱五指山 我爱万泉河》,还没唱全,只唱了一段,李双江当时就说:“小鬼,我收下你这个学生了。”幸福来的如此突然,喜悦来的如此猛烈,魏建民终于如愿以偿了。

从此,为了和李双江学唱歌,刻苦的他大年三十都不回家,就在琴房里练声。“我特别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双江老师在送给我的意大利歌曲集题词中写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条道路是可行的。把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民族传统结合起来,发展下去,为建立我们中国的民族声乐学派而奋斗!”几十年来,魏建民牢牢地记着老师的教导。

说到跟李双江老师深厚的师生情,魏建民还讲了一件趣事。

“在跟双江老师学习期间,有一次,我在北京剧场看老师的演出,手里拿着纸和笔,本来想做点观摩记录,我记得特别清楚,老师当时演唱的是《怀念战友》这首歌。可当老师在台上饱含深情、眼含热泪的演唱,入情、入境,完全使我不能自已。我在台下泪流满面,钢笔水浸湿了我的军帽!从那以后,我的演唱风格有了较大的提升,更加注重‘以情带声”。

人生最怕执着二字,正是由于在声乐艺术上的执着追求,使魏建民做人做事的状态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我想干的事情,只要是看准的,不管有多困难,多艰险,我都是义无反顾地去拼、去搏。”所以,才有了《走长征路 感师友恩 抒中华情 唱盛世歌——魏建民和他的师友们重温经典大型交响音乐会》这一音乐盛事。但这依然不是他追梦的终点。

“在保持歌唱能力的基础上,未来我还想成立演出公司,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弘扬社会正能量,体现自身价值。目前公司的名称已经起好:‘民哥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争取将此公司打造成天津市、乃至全国,都有点影响的公司。”说到这里,魏建民哈哈大笑,意气风发,颇有些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意味。

猜你喜欢

双江师友歌唱家
探索英语学科“和谐互助”教学模式
树叶都是歌唱家
陈帆
割席分坐
长不大的调皮蛋歌唱家
草丛里的歌唱家
重视师友评价,促进高效互助
李双江歌唱艺术50年系列活动拉开序幕
李双江:“想不年轻都难”
李双江 将军歌唱家背后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