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茶叶贸易的网络营销市场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2017-03-28任晨晨孙善辉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网络营销管理模式

任晨晨 孙善辉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现代茶叶网络营销营造出的网上购茶环境将会使网上消费机体里注入新的活力,用互联网手段来营销茶叶来弘扬茶文化也是文化营销的完美结合。及时革新销售理念和营销模式,通过创新和发展,能够实现消费者网上购物、交易、支付以及各种商务金融活动的新型茶叶营销模式。针对茶叶网络销售进入市场的难度分析以及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得出现代茶叶贸易的网络营销中发生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生产经营的具体管理模式。

关键词:茶叶贸易;网络营销;管理模式

基金项目:宿州学院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互联网+茶网络营销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经济腾飞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茶叶行业的成熟与发展,对国内很多的茶叶企业提供了广阔的良机和市场空间。市场经济情况下,如何开发有限的资源来提升整体的竞争力,是茶叶企业相当关注的问题。现代人喜欢利用各种网络平台,来完成那些本应在线下进行的购物。因此,企业要对网络营销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并扩大力度。新经济形势下,网络营销可以说已变成真正的主流。针对各地的茶叶企业,应当利用网络平台,对茶叶文化进行全面地传播,增强自身的发展潜力。

一、茶叶贸易网络营销现状

茶叶可以说是历史相当长远的产业,应当注重创新并积极适应信息社会的变化需求。茶叶营销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并坚持自主创新,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茶叶网络营销,也是在该背景下出现和推行的。近几年,国内出现了很多的电商购物平台,其中知名度比较广的有淘宝、京东网。上述平台,慢慢变成茶企开拓網络市场的直接载体。基于该在线营销模式,很多新创办的茶企业也开始崭露头角。

信息时代,传统营销承受着很大的冲击,很多传统产业所推行的营销策略,在这个网络时代也感觉有些力不从心。除此之外,深加工、药理研究等关联领域均有所开拓和创新,这就有助于找到茶叶更多的应用领域,增强广大消费者对茶叶的品读。互联网技术有了全面的腾飞和进步,很大层面上推动电子商务走入全新的高潮期。茶叶本身的销量和开发价值均会得到全面地提升,使得茶类市场的网上购物也成为网上消费的最重要热点之一。

二、国内茶叶网络营销的市场分析

(一)经济效益良好,市场潜力巨大

网络营销实际上是网络技术和信息传播之间相互融合的产物,它的出现正慢慢地取代过去的营销思路、手段等。茶叶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这意味着我国茶叶市场还有巨大的潜在人群及可观的潜在消费量。对茶叶销售而言,网络营销可以说是相当可行的,应当利用时机做出创新。网络营销较强的交互性、使用的便捷性、服务群体的广泛性以及支持自由定制。淘宝网对茶叶方面的网销情况同样进行了统计,70%甚至更多的用户均有意从网上选购喜欢的茶叶。而该类数据足以证实:茶叶销售已经从之前的实体店,慢慢向网络的方向上转变。

(二)茶叶品牌鲜明,营销理念先进

作为面向所有主体、开放程度较高的线上平台,网络设置门槛较低,信息化潮流下,很多茶企利用电商平台纷纷找到了新的出路。有了年轻群体的引领,不少新兴茶叶品牌渐渐了解营销技术,并利用网络来对茶叶进行营销。营销过程中,他们注重寻找全新的营销技术、要领,目的只是希望能够让用户购买到优质的产品,并获得很好的体验。包装方面,茶叶商同样掀起了一场重要的革命。因此,包装被融入了时尚、新潮等色彩,也受到国内越来越多人的比较热衷和追捧。

(三)茶企业规模小,销售渠道简易

很多实体茶叶商家因为销售萎靡不振,人工、店租等成本与日俱增而不堪重负,转向线上市场是行业发展趋势。网络营销方面,茶叶还没有开拓出非常巨大的规模。考虑到网店没有设置很高的门槛,无需积攒过多的成本,不少小企业纷纷跻身于网络市场。此类企业中,不乏有很多是地道的茶农。除此以外,茶叶合作社也可能会在平台上进行集中销售。经营过程中,该类网店不存在什么中间环节,价格相较于行情有一定的优势,且销售方式也比较便捷。

三、茶叶贸易在网络营销过程中市场困境及其分析

(一)营销推广不足,方法陈旧

网络营销方面,茶叶贸易还没有找到非常短时、奏效的推广方式,这也是它和其他产业之间还不能相及的地方。茶企尚未对茶叶贸易做出有效的宣传,且推广手段还不够现代化。很多企业仅仅是将企业和产业名称、公司地址以及联系方式等公布在网页上。显然还不足以引起消费者的关注,更不能引导他们真正去消费某款产品。传统的推广手段,对茶叶贸易非常的不利。而这些也足以看出网络营销本身所起到的优势,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挖掘。

(二)诚信原则不利于推广网络市场

营销阶段中,茶叶质量的优劣,决定了它在市场中的定价。网销时很多消费者都不懂得对茶叶的档次进行鉴别,对商家无法给到足够的信任。特别是在网络营销模式下,不少消费者抱着“必须亲眼见到、亲手摸到,才能了解产品品质”的戒备心理。因此目前未形成网销方面的规范体系,商家不讲信用,这是茶叶得不到推广,网销绩效不佳的重要原因。

(三)没有意识到网营市场内在的潜力

有不少实体茶企,仍然是把销售的主体置于实体行业,尚未了解到信息化背景下开拓网络市场的价值和意义。不少企业已懂得网络建站来对产品进行推广和销售。不过,该类网页仅仅是展现主打的产品和信息,而并未做好后期的维护。至于利用网站和同行对手之间展开竞争和赢得销量,更是没有可能。实体企业应当注重开拓网络市场,并培育合格的网络人才。

(四)缺乏茶叶相关的营销人才

茶企应当积极开发网络营销,而那些了解茶叶,能够熟练运用互联网操作技术的综合性人才,可以说相当的稀缺。茶企需要的人才类型非常多,如懂得产茶、擅长保鲜、精通电商、懂得制作网页、善于修图、了解网络金融以及专注于品牌推广等。能够掌握两项以上技能的人,在这个行业中并不是很多。我们必须意识到网络营销必定要以足够的人才为支撑。虽然这些工作看起来没什么含量,却一项都不能缺少。

(五)不具备很好的信息处理能力

信息社会对海量的信息进行及时传递、做好有效处理,是最为普遍的需求。作为常见的农产品,茶叶对信息拥有很强的时效性,然而现实的情况却并非如此。不少网站虽已建立,但内容却没有做任何的更新;部分网站,公布的信息甚至已经失效。对茶叶网销而言,类似情况显然是非常不利的。若不建立专业的数据库,茶叶信息很难有保障可言,其价值也得不到提升。由此也可能造成茶叶营销受到很大的阻碍,信息无法达到共享。

四、针对茶叶贸易在网络营销的发展对策

(一)促进高效化经营,提供标准化服务

目前茶产业处于转型阶段,在对茶叶进行网销时,应注重提升茶企自身的经营水平,缩短品牌和广大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促进高效化经营。可按照用户对浏览信息的价值和大小排序,对网页做出合理地整体布局,引导设计趋向于标准化。客服人员应当定期对客服话题库及其相关内容做出有效的更新,注重累积和提供规范的网络服务。此外,政府应当面向企业制定恰当的决策和制度,引导茶企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经营绩效和管理水平。

(二)注重网络营销,促进多层次推广

網络宣传,说到底是为了塑造品牌,提升企业的影响力。从宣传方面来看,各地区的茶企均未形成合力,产品未得到全面地深加工。基于该类问题,企业应当对深加工给予重视,通过多种渠道来提升产品自身的附加值;同时,应通过多层次手段来推进网络宣传。和规模较大的网购平台之间展开合作,携手举办促销活动,免除运费,对购买件数较多的客户发放红包、优惠券等。

(三)打造响亮的产业形象,健全茶叶营销市场

茶叶网络营销已在中国持续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然而很多企业手中都没什么足够的资金,营销模式、手段不太先进,不善于打造用户心中的口碑。首先,企业应当根据茶叶的质量进行定价,切不可对价格做出频繁的更改,这对规模销售和行业稳定相当不利。其次,应坚持诚信为本,面向消费者供应那些质量达标、价格优惠的产品。最后,在对市场进行开拓的过程中,应当了解品牌形象的塑造意义,保持基本的商业素养,做到行业自律,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可靠的产品。

(四)培养专业的茶叶网络营销人才

我们都知道,人力资源可以说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应建立起茶叶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投入一定的资金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网站。利用当今先进的网络计算机技术,结合电子商务的趋势,网站建设要求包括美观的网页设计、清晰的导航、推广、邮箱、论坛、链接等内容。同时,应构建不同层次、不同等级相互联合的教育体系,推崇和壮大农业职业教育,培育更多懂互联网技术、精通电商操作要领、了解网络金融及其相关知识的人才。

(五)打造出一支强有力的推广团队

在将茶叶销售与互联网营销模式融入过程中,必须始终围绕两个重点开展。一是茶叶产品的推广与普及,另一个是网络销售体系的建设。其中,在产品推广普及过程中,尤其要重视自身品牌的塑造,只有形成品牌效应,有固定的客户群体,才能确保茶叶在销售过程中,更容易被市场所接受和认可。此外,互联网营销模式中,极其重要的就是要构建完善的网络销售体系。只有销售体系到位,才能确保茶叶销伟及时。构建强有力的网络营销和网络推广团队,是互联网茶叶营销模式的核心要求。

结语

信息化背景下,网络营销可以说是各地茶企开展贸易的必然选择。事实证明,该种选择是正确、可行的。茶企在坚持走网络营销这条道路上,应当适时地对思想做出转变,勇敢面对时代的变化,坚持思想、技术两个方面的创新,探索茶叶在线贸易的营销方案。相信茶叶网络营销企业能够注重提升企业自身的经营水平,形成配套的管理体制,并打造良好的市场口碑和销售业绩。

参考文献:

[1]桂燕玲,潘东城,方成刚.茶叶网络营销现状、问题及对策[J].云南农业科技,2012(S2):163.

[2]刘哲.论茶叶网络营销[J].财经农业经济,2010,10:53.

作者简介:

任晨晨(1994- ),男,安徽芜湖人,宿州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2014级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生,研究方向:大学生创业模式探究;

孙善辉(1979- ),通讯作者,男,安徽萧县人,宿州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教师,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猜你喜欢

网络营销管理模式
“三只松鼠”网络营销模式分析
校园网络营销探究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基于承包商管理的系统化基建安全管理模式的分析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汽车行业如何“玩转”网络营销——以宝马MINI PEACEMAN为例
网络营销也玩“田忌赛马”
竞网:打造网络营销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