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外流背景下的家庭离散与老人自杀问题透视
2017-03-28徐京波
徐京波
摘 要:劳动力大规模外流使得农村家庭结构的完整性受到极大冲击,许多离散型家庭出现。离散型家庭主要包括留守家庭、隔代家庭和空巢家庭。通过对豫东地区8个村庄自杀案例的实证分析发现,在这三种家庭类型中,老人自杀原因存在较大差异:留守家庭中老人自杀的主要原因是婆媳矛盾。在隔代家庭中,抚养孙辈的经济压力与对孙辈照顾的代际矛盾是老人自杀的主要原因。而在空巢家庭中,日常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的缺失是老人自杀的主要原因。因此,应根据离散家庭类型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群体制定不同的制度与政策,从而构建可操作性较强的农村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关键词:劳动力外流;家庭离散;农村老人自杀;空巢家庭;留守家庭;隔代家庭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7)02-0066-06
引 言
在农村自杀群体中,老人自杀率最高。景军等在2010年指出,改革开放后农村女性自杀率下降,而老年自杀率上升,2000年以后的10年,老年人自杀占农村自杀总数的7919%,而20世纪80年代则只占24%[1]。刘燕舞在《农民自杀研究》一书中,预测未来10~20年内,中国农村老人自杀潮将加剧[2]。
目前国内对自杀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科,更多将其视为个体的生理或心理问题,缺乏对个体外社会因素的关注[3]。基于上述缺陷,许多学者转而从社会学视角思考自杀现象及其发生机制,最为经典的分析当属迪尔凯姆,他从社会整合与社会规则两个方面对自杀的类型原因进行了分析,确立了以社会事实解释自杀现象的基本原则。他认为“我们撇开个人动机和想法,直接考虑自杀是随着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宗教信仰、家庭、政治团体、行业团体等)发生变化的”[4]。基于迪尔凯姆对自杀研究的社会学扩展,国内许多学者在对农村自杀问题研究中也开始关注社会因素。通过对相关文献梳理,目前学界对农村老人自杀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探求村庄结构与农民自杀之间的关系。刘燕舞根据血缘联结度和规则维控度,将村庄结构分为团结型社会、分裂型社会和分散型社会,不同的村庄结构导致不同的自杀特征:团结型村庄中年轻媳妇的自杀率较高;分裂型村庄中青壮年男子的自杀率较高;分散型村庄中老年人自杀率偏高[2]。(2)吴飞分析了“过日子”与农村自杀的关系。“过日子”是对农民生活过程的提炼,它是由出生、成长、成家、立业、生子、教子、养老、送终、年老、寿终等一系列事件构成。过日子中的某个环节没有处理好就会引发自杀行为的产生[5]。(3)贺雪峰基于湖北京山的调查,提出了农民死亡观与农村老人自杀潮之间的关系,当地村民“不信鬼神只信科学”的唯物主义态度塑造了这一地区农村老人自杀严重的特征[6]。(4)陈柏峰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了代际关系变动与农村老年人自杀的关系。认为代际变动产生的代际冲突和代际间关系失衡是老人自杀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5)杨华则从“结构—价值”变动的错位角度分析了南方农村自杀潮。认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结构-价值”错位的时期,农村老年人价值观变化较慢,乡村社会结构快速变动,价值观与社会结构互动导致农村老人自杀[7]。
总体而言,学界对农村老人自杀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进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1)根据村庄结构划分自杀类型过于笼统,在同一村庄结构中也会存在不同群体的自杀。另外,对村庄结构的划分忽视了农村劳动力外流这一背景,主要是按照劳动力流出之前的村庄血缘关系和村庄社会规范进行划分的。当今劳动力外流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已经对原有村庄结构和社会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不同区域的乡村社会呈现出的结构特征差异不再明显。 (2)从死亡观分析农村老人自杀现象,一方面仍然延续心理学或精神学科的研究思路,忽视了对社会因素的关注;另一方面“不信鬼神只信科学”的唯物主义态度具有地域局限性,仅仅适合对类似湖北京山地区老人自杀的解释。另外,农村的“结构—价值”错位这一视角是对上述两种观点的综合。一方面,村庄结构较为宏观,农民价值较为主观抽象,对具体老人自杀问题解释力不足;另一方面,这一错位的产生时间局限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一时期农村老人自杀问题不是特别突出,反而农村妇女自杀问题较为严重。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2000年以后,农村老人自杀问题日趋严重。(3)“过日子”和代际关系变动两个视角已经开始关注家庭对自杀的影响,但是两者更多关注大量劳动力外出之前的家庭结构,这一阶段的家庭结构尽管趋于小型化,但仍然是较为完整的,家庭結构并没有离散。
上述研究忽视了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导致的家庭离散这一因素。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从乡村流向城镇,从农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这一人口流动的重要特征是大多数农民工不能以家庭为单位整体迁移,使他们的家庭处于一种离散化状态[8]。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2014年16 336万外出农民工中,举家外出的仅为2127%,将近80%的农民家庭处于分散状态。这一变化使得农村家庭结构受到较大冲击,联合家庭、主干家庭、核心家庭等农村传统家庭模式逐渐减少,隔代家庭、空巢家庭、留守家庭等不完整的家庭模式逐渐增加。在离散家庭中,由于家庭核心成员缺席,对家庭功能和家庭关系产生较大影响,从而会在赡养、扶病、精神慰藉、家庭矛盾化解等方面产生问题。本研究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对河南豫东地区8个村庄进行了实地调查,获得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资料。因为河南省是人口流出大省,特别是豫东地区人口外流规模较大,农村家庭离散问题较为严重,具有典型性。因此,从家庭结构离散视角,对农村老人自杀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类型离散家庭中的老人自杀原因,从而提出分类干预的政策建议。
一、留守家庭与农村老人自杀问题
在劳动力外流之前,主干家庭是农村社会的主要家庭模式,夫妻和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代同堂家庭。本研究为了将其与隔代家庭、空巢家庭进行区别比较,因此将留守家庭狭义界定为原主干家庭中的男青壮年外出打工,而老人、妻子、孩子仍居住生活在农村社区的家庭类型。在这一家庭结构中,导致老人自杀的主要原因则是婆媳矛盾。在原有主干家庭的婆媳矛盾中,儿子可以在母亲和媳妇之间进行调解,具有“双面胶”的作用。而现在具有调解角色的丈夫外出,使其“双面胶”的粘合作用失效,婆媳矛盾缺少润滑剂,矛盾难以消化,导致婆媳关系持续恶化。S1的自杀是一个典型案例。
S1S是自杀案例姓名中姓氏的第一个拼音字母,1是被访者顺序为第一个,下同。,女,64岁,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结婚后,生育了一男一女,老两口与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一起生活。由于在家种地收入较低,儿子常年在东莞电子厂打工,每年只有春节回家。老两口在家种了4亩地,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老伴儿身体不太好,其实主要是S1在种植。自儿子结婚5年来,S1与儿媳经常吵架,主要是因为一些日常琐事。比如:儿媳起床晚了,婆婆做饭晚了,照顾小孩照顾的不好了,儿媳不干农活了,婆婆嫌自己买东西买的多了等,有的时候还会大打出手。S1自杀的导火索是因为儿媳自己回娘家时间太长,把孩子放在家里让她带,而且家里麦收是春忙时节,忙不过来,心情非常压抑。儿媳回来之后两人大吵了一架,而且儿媳把家里好多东西给砸了,老人S1一气之下喝农药自杀了。
除了婆媳之间矛盾之外,还存在因妯娌之间矛盾而产生的婆媳之间的间接矛盾。这往往发生在多子家庭,父辈生育至少两个儿子,而跟随其中一个儿子居住构成主干家庭,而其他儿子与自己未婚子女构成核心家庭,不与父辈一起居住。当主干家庭和其他核心家庭中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父辈与其中一儿媳及其孙辈一起居住,构成不完整的主干家庭,其他儿媳与各自未婚子女一起居住,构成不完整的核心家庭。妯娌间原本生活环境和家庭教养各不相同,两人之间之所以“亲”,乃是因为嫁了同一家族的兄弟。事实上,妯娌之间是毫无血缘关系的,也是最容易产生矛盾的,而家庭核心成员的外出使其矛盾更加恶化。而妯娌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老人对不同家庭的投入程度,她们往往认为老人对所在主干家庭的投入最多。X4的自杀较为典型。
X4,女,68岁,有三个儿子,目前老两口与最小的儿子一家居住在一起,由于小儿子外出打工,所以与小儿媳妇及其两个孩子居住在一起。大儿子和二儿子两家单独居住而且也都外出打工,其妻子与孩子留守在家。大儿媳妇、二儿媳妇认为老人帮小儿媳妇带孩子、干农活,对她们的孩子不照顾,也不帮她们干农活。因此,大儿媳妇和二儿媳妇以此为理由不赡养老人。而小儿媳妇则埋怨大儿媳妇和二儿媳妇不赡养老人,不照顾老人,老人日常照料、看病等都是由她一家照顾。因为这些矛盾,大儿媳妇、二儿媳妇与小儿媳妇、婆婆经常吵架。X4自杀的导火索是因为老伴生病住院,X4向大儿媳妇和二儿媳妇要医疗费,两个儿媳妇不给,引发争吵,而且大打出手,老人一气之下,在大儿媳妇家门口上吊自杀。
婆媳关系是一种重要的家庭关系形式,婆媳冲突是婆媳关系的不正常表现。新中国成立以前,在婆媳关系中,婆婆占据绝对优势。新中国成立以后至改革开放之前,在婆媳关系中,媳妇地位有所提升,但是婆婆仍居主导地位[9]。20世纪80年代在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分家潮的出现,媳妇权力与地位上升,婆婆权力与地位下降,这段时间是婆媳矛盾的焦灼期,矛盾非常多[10]。在劳动力大规模外流之前,农村的婆媳矛盾已经呈现出严重态势。青壮年流出之后,由于核心家庭成员角色的缺失使这一问题进一步加剧。从S1和X4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在婆媳矛盾之间出现了断层,这使得婆媳在面对日常生活中的矛盾时,只能选择面对面的交涉,缺乏具有调解作用的中介人角色,而老人的儿子最适合扮演这一角色。因为他是老人的子女,具有血缘关系,成人之前一直与父母居住在一起,对母亲有较深的了解。他也是媳妇的丈夫,具有婚姻关系,结婚之后一直与媳妇居住在一起,对媳妇也了解较深。但是这一重要的家庭角色,因外出打工而缺失,从而导致婆媳之间沟通路径不畅,矛盾加剧,甚至导致自杀行为发生。
二、隔代家庭与农村老人自杀问题
隔代家庭是另一种不完整的家庭模式,青壮年夫妇外出打工,将子女留给父辈照顾,从而形成断代,家庭主要由祖孙两代组成。由于经济压力与传统生活观念,大多数老人选择继续留在农村生活。一方面从事农事活动,另一方面抚养教育孙辈。老人本应在代际继承交接之后完成家庭主角退出,但是由于子代外出务工,家庭参与弱化,使老人重新成为家庭的主角[11]。在隔代家庭中抚养孙辈的经济压力与对孙辈照顾的代际矛盾成为老人自杀的两个主要原因。L3的自杀是隔代家庭经济压力的一个重要体现。
L3,男,67岁,与老伴和两个孙子一起生活,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女儿嫁到县城,很少回家。儿媳妇出车祸去世,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儿子由于媳妇车祸去世,大部分钱都花在找对象上了,根本不往家汇钱,而且也很少回家。一个孙子在上初中,一个孙子上小学,两个孩子的日常开销较大。老两口在家主要以種粮食为主,农闲时间L3帮人家盖盖房子打打零工。由于年龄越来越大,L3打零工的活越来越少,所以家庭负担越来越重。去年L3帮别人盖房子打零工时,突然晕倒,是脑血栓,花了大量医疗费,还是没有彻底治好,导致半身不遂,为了不再增加家庭负担,老人在治疗期间选择了自杀。
在对河南省“空心村”留守老人调查中发现,569%的被访者仍然从事农事活动,344%的留守老人认为生活费不够用,456%的留守老人生活费勉强够用[12]。因为在许多隔代家庭中,既要负担自己的生活支出,又要负担第三代的生活费用,较大家庭开支,导致留守老人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从而从事过度劳动,使身体状况进一步恶化,从而增加了医疗支出。因较高医疗费用而选择自杀的老人不在少数。
在另一部分隔代家庭中,第三代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用则由父辈和子辈共同承担,从而产生“给多少钱合适”“钱怎么花”“钱都给谁花了”的矛盾。许多外出务工子女担心或怀疑汇给老人的钱,更多地花在老人自己身上或者老人其他子女的孩子身上,当老人向子女要孙辈生活费和教育费用时会产生较大冲突。W5的自杀与上述矛盾有较为直接的关系。
W5,女,71岁,与老伴和大儿子的孩子、二儿子的孩子一起生活。大儿子和二儿子夫妻都在外打工,常年不回家。因为W5老两口年龄较大,不能从事农事活动,收入基本上靠两个儿子供给,两个儿子每三个月给汇1 000块钱。随着老大孩子上初中,要住宿,而且各种资料费越来越多,花销越来越大,所以钱不够花,老人就向老大多要一些钱,一个月多给200块钱。结果老大儿媳妇非常生气,说老人向老二要钱少,向他们要的多,向他们多要的钱都花在了老二孩子和老人自己身上了。过年回来,老人向两个儿子要点钱,去看病,老大不给,说他们平常比老二给的多,里面已经包括老人看病的钱了。后来因为这事情吵来吵去,老人一气之下喝药自杀。
W5的自杀是由于父辈与子辈之间产生了信任危机,特别子辈对父辈失去了信任。一方面,外出打工使子辈与父辈之间空间距离拉大,从而导致两者之间的情感距离与心理距离拉大。另一方面,外出务工子女长期缺席农村生活场域,对父辈与子辈的留守生活质量缺乏准确判断。在传统乡村社会,家庭成员的信任度是比较高的,这是基于日常生活中的交流、互动、互助,彼此之间建立了信任机制。子辈长期生活在乡村社会之外的陌生人社会,已经远离基于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熟人社会,所以其行为方式、意识观念都已经发生了变化。
在主干家庭和核心家庭中,祖父母与孙辈之间更多是一种情感上的互动,而在隔代家庭中,祖父母要承担起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抚养、照看等多种责任[13]。由于留守老人年龄较大,对孙辈的照料工作力不从心,在照料孙辈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安全、教育、生活等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祖父母会产生愧疚感,也会使两代人之间产生矛盾。
X2,65岁,女,两个女儿,没有儿子,与老伴和小女儿的4岁外孙一起生活,组成隔代家庭。老两口种点地,平常两个女儿也往家里寄钱,家里的生活还算可以。有一天,老伴下地没有回来,X2在厨房准备做午饭,小外孙在堂屋自己玩耍,不小心将给老伴烧好的开水弄洒了,导致大面积烫伤。治疗花费大量医疗费也没有完全恢复。X2自己非常自责,老伴也对她大骂一通,最终的导火索是女儿回来对老人的责备,而且话说得很难听,并且不再让老人带孩子了,X2在自责和别人的谴责中选择了自杀。
在调查中发现隔代家庭分为“生产性为主”隔代家庭和“消费性为主”隔代家庭。前者祖辈在“45~59岁”之间,外出务工子辈在“20~30岁”之间,孙辈在“0~9岁”之间,在这一类隔代家庭中,父辈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身体较为健康,完全可以胜任对孙辈的照料,甚至将其视为日常生活中的乐趣。而后者祖辈年龄较大,一般在“60~74岁”之间,子辈在“30~40岁”之间,孙辈一胎在“10~15岁”之间[14],重孙辈在“0~9岁”之间,有的祖辈照顾一个孙辈,有的同时照顾两个孙辈。老年人经济压力较大,而且身体状况较差,照料孙辈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在访谈中许多老年人认为自己不能胜任照顾孙辈的工作,往往是勉强维持祖孙两代的生活。因此,在对孙辈的照料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和代际矛盾。而老人自杀现象也往往发生在“消费性为主”的隔代家庭。
三、空巢家庭与农村老人自杀
与留守家庭、隔代家庭相比,空巢家庭成员结构较为单一,子辈和孙辈都不在身边,主要由留守老人组成。许多空巢家庭都是由留守家庭和隔代家庭转化而成的。由于儿子在城市生活质量的提升,留守家庭中的儿媳妇和孙子也会迁入城市。另外,随着隔代家庭中孙辈的成人,也会因升学而离开家或外出打工。农村空巢家庭往往是留守家庭和隔代家庭后一阶段的家庭形式。因此,空巢家庭成员的年龄较大,一般在75岁以上。在空巢家庭中,日常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的缺失是老人自杀的主要原因。X7的自杀与缺乏日常生活照料存在较强的联系。
X7,女,79岁,老伴去世三年了,两个儿子及儿媳常年外出打工,孙子被X7和老伴带大后也都外出打工,一个女儿外嫁到浙江,平常基本不回家。X7一个人居住在大孙子的房子里,平常自己照顾自己。眼睛患有白内障,眼睛视力逐渐下降。老人要去看病,但是子女都不在身边,没有人带她去,导致她病情加重,左眼失明,右眼模糊。这也使得日常生活更加不便,许多家务劳动无法完成。X7几次给在外打工的子女打电话让带她去看病,子女都以工作太忙而推诿。老人在绝望中选择了自殺,由于自己居住,平常与村里其他人来往较少,自杀后一周左右才被发现。
在传统乡村社会,子女是老人晚年生活照料的重要提供者。而随着农村大量劳动力外流,使得日常生活照料的家庭资源减少,老人更多属于自我照料。而且空巢老人都经历过繁重农事劳动和照顾孙辈的任务,因此健康状况较差。在豫东8村调查中发现,80%以上的空巢老人都有慢性病,30%以上的老年人有严重疾病,有曾经住院治疗的经历。通过X7这一案例,可以发现空巢老人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生活尚能自理,一旦出现疾病,日常照料缺失这一问题将会凸显,不利于老人康复[15]。虽然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等社会政策已经普及,但是对空巢老人而言,病情的及时发现、住院期间的照料和出院后的康复照料等工作,上述政策是无法完成的。在空巢家庭中,家庭照料资源缺失的同时,社会化照顾资源严重不足,在城市社会较为常见的社会养老机构、社区便民服务及来自志愿者的照料资源,在农村社会发展较慢,甚至处于真空状态[16]。日常照料缺失,特别是生病期间日常照料的缺失,导致空巢老人生活更加艰难,健康状况更加恶化,从而产生累赘感、受歧视感和自责感,使他们选择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另外,精神慰藉的缺失是空巢老人自杀的另一原因。在留守家庭和隔代家庭中,由于与儿媳或孙辈一起居住,精神上还有依靠,孤独感较弱。而在空巢家庭中,由于子辈和孙辈的外出,导致情感上和心理上孤独,寂寞感增加,很容易患上抑郁症甚至有轻生的念头[17]。Z6的自杀是精神慰藉缺失的典型体现。
Z6,女,82岁,自己独居,老伴已去世两年。儿女和孙辈都常年在外打工,平常很少回来。原先老伴在世,孙辈由她照看,精神生活还算丰富。随着老伴病逝、孙辈外出打工,老人的精神状态发生了较大变化。平常基本也不串门了,与邻居交往频率减少。由于老人没有电话,与子女基本上没有联系。Z6去世前还经常自言自语,有的时候还会大哭。由于老人所居住的房子位置较偏僻,周围邻居都外出打工,房子都已经空了,因此Z6自杀后十多天,才被前去给她送结婚请帖的村民发现。
Z6这一案例,是笔者在豫东X村调查期间亲身经历的一起自杀事件。与Z6一样,农村空巢老人生活方式单一,精神生活困乏。子女外出务工回家频率较低,而且空巢老人年龄较大,不会使用手机、网络等通讯工具,与子女联系较少,从而导致子辈与父辈之间情感疏离。另外,休闲娱乐活动缺乏,这是因为休闲娱乐设施供给不足,在调查的8个村庄中,都没有文化广场、路灯、老年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晚上基本上在家看电视,看完电视睡觉。白天一部分身体状况较好的老人要从事农业劳动,身体不太好的老年人,白天的活动范围也仅局限于自己住宅内,因为当今农村外出串门聊天减少,邻里关系逐渐疏远。以上我们可以看出,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更多局限于家庭范围内,空巢独居老人精神慰藉更加缺乏,因为在子女外出之后,配偶是精神慰藉的重要提供者。配偶去世,会对空巢老人在精神上产生更大打击,从而产生消极情绪。因此,调查获取的案例中,空巢独居老人自杀数量更多。
四、结论与讨论
目前学界对农村老人自杀的研究更多局限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前的农村社会,研究中所搜集的老人自杀案例也是发生在这一时期。但是这一时期的乡村社会自杀群体较为分散,包括老人自杀、妇女自杀和青壮年劳动力自杀,老人自杀不是特别突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部分村民外出务工,但是数量较少,而且更多流向距家较近的县城或周边乡镇企业,回家频率较高,这一时期的家庭结构较为完整,主干家庭与核心家庭是农村的主要形式。农村老人自杀潮的出现是在2000年以后,在调查的豫东地区,这一时间阶段也是劳动力大规模外流的时期。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使得农村家庭结构的完整性受到冲击,许多离散型家庭出现。在离散家庭中,由于家庭核心成员缺席,对家庭功能和家庭关系产生较大影响,从而产生了许多家庭问题,这些问题与农村老人自杀存在密切联系。因此,本研究从家庭离散视角分析农村老人自杀问题,不同的离散家庭类型,老人自杀的原因存在差异性。离散型家庭主要分为留守家庭、隔代家庭和空巢家庭,在这三种家庭类型中,家庭成员构成是不同的,因此所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也是不同的。在留守家庭中,老人自杀的主要原因是婆媳矛盾,主要包括婆媳之间的直接矛盾和因妯娌矛盾而产生的婆媳之间的间接矛盾。在隔代家庭中,抚养孙辈的经济压力与对孙辈照顾的代际矛盾成为老人自杀的两个主要原因。在空巢家庭中,日常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的缺失是老人自杀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应根据不同的离散家庭类型进行划分,深入挖掘不同类型的离散家庭中所面临的生活困境和生活需求,制定不同的制度和政策,从而构建现实性与可操作性较强的农村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 景军,吴学雅,张杰.农村女性的迁移与中国自杀率的下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20-30.
[2] 刘燕舞.农民自杀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
[3] 陈柏峰.代际关系变动与老年人自杀——对湖北京山农村的实证调查[J].社会学研究,2009(5):157-176.
[4] 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43.
[5] 吴飞.“论过日子”[J].社會学研究,2007(6):66-85.
[6] 贺雪峰.农村老年人为什么选择自杀[J].热风学术,2009(3):5-1.
[7] 杨华.“结构—价值”变动的错位互构:理解南方农村自杀潮的一个框架[J].开放时代,2013(6):46-53.
[8] 刘筱红,施远涛.“四化同步”发展下留守妇女家庭离散问题治理研究——基于中西部六省农村的实地调查[J].人口与发展,2014(1):81-89.
[9] 郭俊霞.家庭关系变迁中的已婚妇女自杀现象研究——以鄂南三村为个案[J].思想战线,2015(5):81-87.
[10] 刘燕舞,王晓慧.农村已婚青年女性自杀现象研究——基于湖北省大冶市丰村的个案分析(1980-2000)[J].青年研究,2010(1):65-79.
[11] 周献德,沈新坤.外出打工对中部农村留守家庭生活社会适应的影响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09(11):138-140.
[12] 郑永扣.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226.
[13] 孙奎立,孙岳,王文峰,等.农村隔代留守家庭儿童生存策略研究[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6(1):61-67.
[14] 李全棉.关注隔代家庭[J].人口研究,2004(4):33-35.
[15] 朱强.家庭社会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177.
[16] 张大勇,于占杰.家庭支持网与农村空巢家庭养老问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334-339.
[17] 陈成,杜兴瑞.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13(9)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