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理解沉默

2017-03-28柴灵静

中学生天地(B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哲人同龄人写日记

柴灵静

为爱找方法

我有问题,我有一个问题,我有许多问题……

有问题?与其纠结,不如来问他。

请把困扰你的问题写成2000字以内的信,寄给本刊特邀“知心哥哥”——夏烈老师;而他愿做一名“信使”,邀请一位合适的“神秘答主”,来与你笔上对谈,一起“为爱找方法”。

请将信件寄往“浙江省杭州市文三路求智巷3号中学生天地杂志社”,收信人注明“夏烈老师”;或通过电子邮件發送给责任编辑(邮箱就在本页底)

“为爱找方法”的神秘答主:

您好!

我要向您提出的问题,是我两三年来都百思不得其解的——如何理解沉默?

我平常看很多书,尤其爱看历史、哲学、诗歌。我第一次看到诗人西川 “历史仅记录少数人的丰功伟绩/其他人说话汇合为沉默”的诗句时,整夜都在想这句话,以至于彻夜不眠。我想起了很多很多事情,有历史上的、有身边的,有中国的、有外国的……

小时候,外公喜欢给我讲《三国演义》。每讲到赵子龙在长坂坡前凛然对敌、杀进杀出时,外公总是特别慷慨激昂:“此乃大英雄也!斩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然而愚顽的我并不在乎英雄,只想着:那些被取了首级的人是谁?他们有怎样的生活和壮志?他们是否有妻儿老母在家等待……对弱者的同情,让我自幼便对“英雄”充满了敬畏,要知道,“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历史书告诉我,德国法西斯用“英雄主义教育”蒙蔽了无数热血少年——他们以为自己为国而战,死得光荣。当我震惊地了解这些过往后,为之涕泣,为之呐喊:沉默者,你可曾忏悔!我不相信,血腥教育里竟没有一个老师明白学生会因此成为法西斯主义的祭品!可是,他们不由自主地选择了沉默,因为舆论环境,因为权势逼人,因为事不关己。

从前我爱上网,可如今我渐渐抽身网络——那上面种种谎言万千喧嚣,真知灼见凤毛麟角。我合上电脑打开书,以自己的沉默应和哲人的沉默。哲人的沉默是一种独唱。我喜欢“予欲无言”的孔子,喜欢“凡不可说的必须沉默”的维特根斯坦。于是问题来了,我发现无法与同龄人交流内心所思考的,只能进行寻常的对话。我试着和他们探讨一些问题,但却显得我太奇怪。怎么说呢?独自思考的感觉有时很幸福,有时也略有寂寞。

幸好,我有一项从小坚持的习惯,那就是写日记。我7岁时开始在母亲的监督下写日记,如今我16岁,9年时间几乎不曾间断。我的日记有絮絮叨叨,有三言两语,有时只是一个草率的关键词——它们都是我独特的精神观感,我称之为“内在视觉”。

从“内在视觉”的角度去看世界,使我能在转瞬之间捕捉生活中有价值的细节,能在同龄人一起回答问题时,说出更独到的见解。老师说我的文字简单朴素,却胜在有灵气。我更敏锐、更清醒、更投入、也更超脱,我和一切既贴近,又保持距离,从而保证我独到的“创造”。

是了,我把我的一切称为“创造”。我渐渐明白,别人的东西再伟大,也不属于我。我永远成不了莎士比亚、歌德,但我宁愿少读他们的不朽杰作,也不愿意放弃一个瞬息的灵感,写下我易朽的文字。因为古今中外,茫茫人海,只有一个我。

我从小不擅长嬉闹,长大后,愈发喜欢安静和独处。别误会,我并不是个孤僻的人,相反,在生活中,我人缘挺不错,而且还是义工,是各类社会实践者。我尝试和许多大人交流,虽然他们平日行色匆匆言语无多,但真正坐下耐心倾听,便知每一个沉默的灵魂都有倾诉的渴望。这也是我为什么执着地追寻着“沉默的意义”的原因。

这个问题也许没有答案吧?但我很想听听您的想法,让我多一些思路,您漫谈也无妨!

猜你喜欢

哲人同龄人写日记
我会写日记
琵琶哲人刘德海与他的《哲学笔记断想》
生活上的哲人
带着比赛的心情写日记
感觉“被同龄人抛弃”,不过是错过一班车的焦虑
莫等闲, 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What Statistics Show about Study Abroad Students
怎样写日记
本是同龄人 互为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