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合作场域下的学校特色课程创建

2017-03-28戴春霞

中小学德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陶行知家校校本

戴春霞

摘 要家校合作场域下的学校特色课程创建须梳理学校自身的文化脉络,围绕“悦群”核心理念,扎根“行知文化”土壤,吸纳“新教育”理念,构建特色课程文化图谱,在实现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有效互动中,共享“悦群”美好生活。

关 键 词家校合作;特色课程建设;行知思想;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7)03-00-03

燕子矶中心小学坐落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发源地——南京晓庄,这里是中国近代乡村教育运动的发源地和最早的试验场,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论即发轫于此。多年来,博大精深的行知教育思想与理论一直引领着学校的发展。燕小人沿着“生活、共同生活、愉快地共同生活”的行知轨迹,逐步明晰了“悦群”教育特色。

在特色发展过程中,学校一直将研发校本课程作为助推器。学校扎根“行知文化”土壤,不断吸纳与融入新的教育理念,借助家校共育,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八悦”课程体系。“八悦”课程围绕“悦群”教育之核心词“悦”,包括悦燕、悦陶、悦视、悦读、悦心、悦动、悦研等八个子课程,将学校、家庭和社区资源纳入其中,共同促进燕小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溯源:追寻“八悦”课程家校合作传统

“八悦”之“悦”,源于学校文化特色核心词“悦群”。“悦”即高兴,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愉悦感;“悦”还有使愉悦之意,即帮助他人或群体愉悦,在群体中获得快乐。因此,“悦群”意指学生的一种学习生活状态:高兴、愉快、快乐地聚在一起,相处、合作、共事、互助。“悦群”教育践履行知教育思想,以“快乐学习 悦群生活”为办学理念,扎根学生的学校、家庭与社区生活,构建生活教育的实验学校,打造儿童文化的研究基地。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1]燕小人认识到,社区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便有了第一本校本教材《社區伴成长》的诞生。教材主要由教师收集的社区人文历史、民间工艺等资料编写而成;旨在利用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区,培养其热爱社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怀,践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和一”[2]之行知思想。由于对校本课程的理解尚不成熟,教材的编写与使用都遇到了重重困难,如何创新校本课程成为困扰学校的难题。之后,学校在调研中发现,家长和教师对于“电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干扰问题”反映尤为强烈,便又开发了《电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校本教材。

这两本教材源自学校对陶行知思想的理解和践履,是燕小人对于家庭和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初探索,这为“八悦”课程体系建设积累了宝贵财富。随着栖霞区教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研发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已成为学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迫切需要。于是,学校一方面鼓励教师加速自身的专业成长,不断提高家校合作能力;另一方面组织教师走出去,聆听窗外的声音,吸取优秀学校的课程建设经验。在此过程中,我们在海门邂逅了朱永新教授引领的新教育实验,燃起了研发校本课程的新热情。

新教育倡导的新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实践性课程。在课程的编制实施上,实践的活动、为了实践的活动、教师指导为主的课程活动、儿童自动为主的课程活动、严肃紧张的课程活动、轻松愉快的课程活动应当交错调配。这与行知思想具有诸多相通之处,尤其是新教育提出的让父母更多地参与学校生活,与孩子共同成长等理念,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2013年,燕子矶小学加入新教育实验团队,成为新教育挂牌学校。由此,学校扎根“行知文化”土壤,吸纳新教育理念,展开了新的校本课程研发之旅。

二、构建:绘制“八悦”课程文化图谱

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新”包含自新、全新和常新,即要培育学生适应社会并能良好地生存于这个社会的各种意识与能力,如此方是新教育的需要。[4]课程的丰富性决定了孩子生命的丰富性。燕小人认识到,校本课程建设必须整合学生的学校、家庭与社区生活资源,才能丰富学生的生命成长,让燕小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于是,学校尝试将家长和学生都视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主体,编写了《陶爷爷对说》校本教材。包括四个板块,一是问答篇,以儿童提问陶爷爷回答的方式,鼓励师生、家长一起收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常见问题。二是故事篇,讲述与陶行知相关的教育故事,并在故事下面点出其中的哲理。三是歌谣篇,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陶行知创编的歌谣,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开展爱国、劳动等教育。四是学陶篇,收录学生学陶诗歌创作作品,让学生也成为校本课程编写的重要成员。《陶爷爷对说》的编印和学习,在师生、家长中掀起了一股学陶师陶的热潮,燕小人第一次真正感受到校本课程的魅力。

与此同时,燕小吸纳新教育理念营养,深化对“悦群”的理解,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新教育十大行动:即构建书香校园:悦游书海、奠定底色;师生共写随笔:悦思点滴、自主成长;聆听窗外声音:悦入社会、行知合一;培养卓越口才:悦言己见、展示风采;构筑理想课堂:悦逐智慧、生命共鸣;建设数码社区:悦合资源、心系家乡;推进每月一事:悦养习惯、终身受益;缔造完美教室:悦建文化、铸就梦想;研发卓越课程:悦研儿童、幸福人生;家校合作共建:悦构网络、携手共进。“十大行动”涵盖燕小人完整的校园、家庭和社会生活,为“八悦”课程构建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在此基础上,2014年,学校围绕悦群教育理念,整合已有的三本校本教材,整体设计了“八悦”校本课程框架(见下图)。

燕子矶中心小学“八悦”课程图谱

这一框架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分为健康的身心、艺术的修养、智慧的头脑和家乡的情怀四个板块。课程以儿童为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秉承行知先生的课程观,吸纳新教育理念,实现了学校、家庭和社区资源的有效整合。

“八悦”课程图谱的设计过程,让燕小师生重温了学校历史,深化了对行知思想的认识和理解。更重要的是,燕小人在新教育十大行动中,深刻体验到家校合作的意义和价值。越来越多的家长参与到课程建设之中,深度浸入学校生活,与孩子共同成长,成为许多家长的行动自觉,这为“八悦”课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行动:家校共享“悦群”美好生活

“学校是河道,课程是河流。”[3]历史悠久的区域文化需要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才能生生不息;“社会即学校”,学校教育也需要不断融入社会元素,才能促成学生的社会化发展,获得幸福的成长。“八悦”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根植栖霞生动的社会生活与历史积淀,在师生、家长和社区的精心培育下,开出了绚烂的格桑花。

悦燕课程旨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区,融入社会,培育家乡情结。学校号召学生和家长一起走进社区,收集燕子矶地区的名胜古迹、历史文化遗迹、民间工艺、诗词歌赋、民风民俗等资料,为课程积累素材。学校与燕子矶街道文化站联系,聘请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到校展现“非遗”技艺,宣传“非遗”文化,如省级非遗“舞龙”、市级非遗“扎风筝”“抖空竹”,区级非遗“莲湘舞”等。学生深受震撼,在传承人的影响和帮助下,组建了“手龙队”和“莲湘舞”社团,并多次应邀参加“扬子社区行”等活动,受到居民的好评。

悦心课程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从密切亲子关系着手,引领家长深度参与校园生活。如在园林式校园创建中,学校邀请家长参与环境设计和景点命名。在家长的热情支持下,校园增添了“悦群十景”:雏燕展翅、新燕池、陶子沐辉、燕语亭、陶声唱响、悦群墙、悦教园、培英园、悦读角、竹石恋歌。十处景观样样别致,名称别具一格。家长还提供了许多悦群小故事:《心中有别人》《拉车的故事》等,丰富了景观的诉说,故事中蕴含的团结合作、友善分享等精神,于无声中镌刻在孩子心中。学校组建了“小导游”团队,鼓励孩子们在家长开放日、家长会上,为家长介绍学校景点,锻炼口才。

悦陶课程则通过发掘家长资源,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深入理解行知文化。在家长的支持和帮助下,通过参观陶馆等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和家长一起收集陶诗和陶歌,共同创编学陶童谣和儿歌等。悦陶课程的实施让行知思想深入人心,成为学生和家长共同遵守的文化准则,有效提升了家长与学生的文化素养。

悦读课程则以“构建书香校园”和“师生共写随笔”的新教育十大行动为基础,旨在以阅读促进学生智慧成长。学校统一设计并发放亲子阅读记录卡,请家长和孩子一起记录悦读,并定期开展亲子阅读经验交流会和亲子图书义卖等活动,营造悦读活动氛围;每学期结束,学校还会评选书香家庭,为获奖家庭颁奖,营建良好家风。

丰富的课程实践有效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自发成立了个性鲜明的社团,并统一定名为“悦群艺友社”。其内容包括民间工艺、文学艺术、学习技艺、创造新艺等,并由此构成了悦创课程。书法课程、小书虫课程、中国鼓课程、踢毽子课程、种植课程等成了家长发挥特长的天地。家长积极参与课程设计和实施,与孩子一起切磋技艺,共同成长。

“八悦”课程建设凝聚了燕小师生、家长和社区的精神和力量,学校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为“八悦”课程“量身定做”了标志——格桑花。格桑花是高原上最美的花朵,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其藏语是“格桑梅朵”,格桑即幸福,梅朵即梅花。“八悦”课程中的每一个(花瓣)各自独立,却又因共通的“悦群”理念(花蕊)而融为一体。我们希望,在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共同努力下,每一个燕小孩子都像格桑花一样,顽强生长,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方明.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6.

[2][4]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48-50.

[3]朱永新.新教育讲演录卷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

(作者单位:南京市燕子矶中心小學

江苏南京 210033)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陶行知家校校本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陶行知夜归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