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德课堂“即时情感”价值探微

2017-03-28卞小利

中小学德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残疾人品德儿童

卞小利

学生在教师营造的体验情境中往往会产生“即时”的情感触动。这种“即时情感”强烈但不易持久,却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价值。持续激活,并用梯度体验活动引领学生升华情感,通过课外实践让学生践行“即时情感”,拓展知行合一的途径,从而激活“即时情感”的价值,使其成为学生品德形成的原动力。

品德课堂;体验学习;情感体验;即时情感

G41

A

2095-1183(2017)03-0042-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品德课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激发其情感,成为许多一线教师的共识。然而,我们在实践中往往发现,学生在课堂上似乎体验颇深,情感得以触动,回到现实生活却“了无痕迹”:

案例一:“喝水的学问”一课教学中,教师创设了“尝一尝、看一看、摇一摇、议一议”等系列活动,加深学生的体验和认知。整节课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纷纷表示要远离饮料,多喝白开水。但是下课铃响后……

案例二:学生在“父母的难处”一课的学习情境中,情感受到触动,纷纷道出自己的心里话,主动表示会为父母分忧。然而在家校联系中,教师发现,他们回到家后依然会提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依然是父母在单方面付出。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情感并没有转化为实际的行动……

诸如此类的案例不胜枚举。笔者将这种学生在教师所营造的教学情境中当即产生的情感称之为“即时情感”,它影响着儿童后续的情感发展及道德养成。正如卢家楣所言:“情感具有社会性,是与基本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1]准确把握“即时情感”的特点,激活其教学价值,让“即时”走向“恒久”,它将成为学生品德形成的原动力。

一、持续激活,让即时情感于内在建构中生长

即时情感往往强烈但不易持久。它在特定情境下产生,尤其在课上的体验活动中更为强烈,易激起儿童心底的感受,引起共鸣,有时情感甚至出现了饱和和膨胀。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强烈的情感会逐渐褪去,被学生遗忘,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道德发展奠基。因此,我们需要持续激活这种情感,使其始终以一种积极的状态促进学生品德的自主建构。

例如,“游戏快乐多”(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一课旨在让学生感受游戏的快乐,激发其乐于参加游戏的热情;在游戏体验中感受规则的重要性,懂得如何做游戏才能更快乐,养成自觉遵守游戏规则的习惯。教师一般都会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亲历游戏,积极参与,感受游戏带来的愉悦。但这种愉悦的情感比较短暂,需要进一步强化。有教师在教学中进一步设计了对比体验游戏——“背夹球”,这一游戏要求学生遵守规则,紧密合作。学生通过游戏感受到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并通过观察游戏过程,“议一议”游戏规则的合理性,进而自主制定游戏规则;最后,学生根据自主制定的规则再次游戏。由此,学生深刻体会到规则对于快乐游戏的重要意义,而这将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游戏习惯和规则意识。

游戏是儿童生活的重要内容,儿童最初的世界观、价值观往往是在游戏中逐渐形成的。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激活儿童的即时情感,引导儿童快乐游戏,进而自主创编游戏,帮助儿童学会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二、体验叠加,让即时情感在“情感坡度”中升华

学生的即时情感往往会外显,但其蕴含的隐性价值远远超过显见的行为表现。对真善美的赞扬,对假丑恶的愤恨,这些情绪化的显性表现并不能够代表真实的道德行为,一些热闹的体验活动也并不意味着学生获得了深刻的感悟和情感的触发。我们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借助“有坡度”的体验活动,不断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促成其情感的升华。

例如,“想想他们的难处”(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一课教学中,学生在观看“千手观音”的表演中,心灵受到震撼,产生了帮助残疾人的强烈的即时情感,教师便趁势设计学生小组合作活动,制定帮助残疾人的措施。殊不知这种形式化的倾向,使得学生情感趋于表面化,肤浅的外在表现形式远不如关爱残疾人的隐性情感——以情化德,升华道德情感等更具德育价值。

笔者在课堂上进行了实践,先让学生进行对比体验:双手系红领巾和单手系红领巾,并将两次所用时间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带着“即时情感”走近残疾人;之后,进入下一个体验环节:“盲人拿笔”“你说我猜”,体验盲人和聋哑人的困难,学生的情感不断发酵;最后,让学生带着产生的即时情感,讲述课前在家里体验残疾人生活的经历。如此通过亲身参与,且有了前述即时情感的铺垫,学生的情感喷薄而出。

这一情感体验设计具有层次性,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心理体验。通过对比体验——走近残疾人;交流感受——了解残疾人;再次体验——理解残疾人;交流感悟——帮助残疾人,由此形成了梯度情感体验情境。学生的情感从困难重重——身残志坚——尊重帮助,达至更高的道德境界,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关爱残疾人。

情感是逐步提升的过程,教师可从学生的体验中指导、调整学生的道德行为。因而,我们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发现活动主题,进行有效的情感坡度体验,促使其将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品质。

三、正面强化,让即时情感与理性思考并行

“一个人的个性可以充分而自由地发展,但优秀人格的形成,必须有深厚的根基和正确的取向”。[2]兒童的即时情感往往形于色,不够稳定,且缺乏理性。他们会抑制不住感情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即时情感”的表达正是生命的萌芽,保护并有效发展这种原初的、真实的、质朴的情感,将有利于学生德行的长足发展。

例如,教学“李奶奶身上的伤痕”(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一课时,日军的残暴通过一张张令人发指的图片、一个个撼人心魄的数字等表现出来。对侵略者的恨,对同胞的爱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愤怒,他们言语激动,有的甚至声言“血债要用血来还”“拒绝和日本人交往”等等。

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小学生具有最淳朴的善恶观念,他们对于恶会天然地产生非理性的即时情感,难免会有一些过激的言论、冲动的行为。此时,教师的正确引导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向学生发问:“面对历史,我们能做些什么?”通过正面引导让学生体悟到,只有每个人都奋发图强,国家才不会受到欺侮。如此,才能引领学生学会正确对待历史,形成理性的历史观。

提高学生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是品德课重要的教学目标。为此,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创设探究活动,理性引导学生的即时情感,进而提升学生的认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

四、亲历情境,让即时情感在课外延伸中发展

鉴于“即时情感”不易持久、稳定等特点,我们需要拓展知行合一的途径,实现后续延伸。为此,我们要架起品德课堂与生活的桥梁,让儿童将“即时情感”辐射到课外,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并不断趋于稳定,成为推动学生发展的动力。

例如,在教学“不说话的朋友”(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一课时,教师在课上引导学生讨论公用设施缺乏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学生对此具有相应的生活经验,因此产生了共鸣,积极分享自己的切身感受;接着,教师引入了一个因公用设施被盗引起的悲剧故事,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进而激发起保护公用设施的情感。教师顺势鼓励学生调查身边公用设施的使用和保护情况,引导小公民们亲历“爱护公共设施”的道德情境,以行动践行“即时情感”,引领学生的道德生活。

课外延伸能推进学生的后续学习,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重视体验活动的整合与连续性,将即时情感变成一种动态生成性的资源,让学生在实践中调整情感,获得彼此联系、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课外的真实生活是“即时情感”不断发展并趋于稳定的沃土,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直面问题,将即时情感和真实的感受交融,形成认识、转化行为。由此,让情感和行为自觉融为一体,进而形成惯习,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86-187.

[2]成尚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案例式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28.

(作者单位:连云港师专二附小

江苏连云港 222023)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残疾人品德儿童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好学者贤
留守儿童
我骄傲
六一儿童
品德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