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学性文本的教学策略

2017-03-28何玉珍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7年3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

何玉珍

[摘 要]中高年级语文教材中文学性文本明显增多。教学这类文本,教师要运用陌生法、矛盾法和还原法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深入品析文本的意蕴、探寻创作规律、感知创作意图,掌握解读、品析这类文本的基本方法,从而提升文学性文本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文学性文本;教学策略;文本意蕴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7-0039-01

进入中高年级之后,小学语文教材中文学性文本明显增多。因此,阅读教学就不能停留在文本的浅层,而要真正走进文本,引领学生品味精妙妥帖的语言、感受精致独特的构思、体悟丰富真挚的情感,从而感受文学性作品的内在意蕴,提升学生对文本的品鉴能力。

一、紧扣语言特质,运用陌生法深入品析丰富意蕴

这里的“陌生”,是指作者在写作中运用了与众不同的写法,与其他普通类文本完全不同的地方。事实上,优质的文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独特的艺术构思。要想真正走进文学性文本的内核,就要读出文本的陌生之处,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苏教版教材中的《安塞腰鼓》一文以真挚奔放的语言、独具一格的形式、丰富大胆的想象成为文学性文本的典型代表。这篇课文借助安塞腰鼓火烈、豪迈的特点,展现了黄土高原奇伟磅礴的气势和后生们勃发的生命活力。整篇文章最吸引眼球的就是其陌生化的语言,如,“一群茂腾腾的后生”“光与影的匆匆变幻”“在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升华!”“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等。当学生圈画出这些语言之后,教师出示作者刘成章的生平和他回忆创作这篇文章的经历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到作者的语言风格正是由于他受到了黄土高原的浸润与滋养而形成的。同时,教师还通过视频来诠释这些陌生化语言所形成的表达效果。如,在教学“光与影的匆匆变幻”时,教师引领学生观看安塞腰鼓表演的视频,感受后生们在表演过程中动作的迅疾、膀臂的挥动、流苏的飞扬,体会它们飞速流动的视觉之美,从而对“光与影”“匆匆变幻”所指向的描写现象进行认知体验,理解作者用词的精妙与妥帖,促进学生对文学性文本陌生化表达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对这样的文学性文本,不少地方要么看似淡而无味,要么就是难以理解。如果从独特的陌生化视角出发,就能揣摩出其独特、丰富的意蕴来。

二、依托内容情节,运用矛盾法深入探寻创作规律

很多文学性文本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其情节设置和内容铺陈都彰显出明显的矛盾之处。而这些矛盾看似影响读者对文本内容和核心主旨的体悟,但如果转变视角,这些矛盾往往能成为读者深入文本内核的切入口,从而支撑起对整篇文本的解构框架。

如,在教学《船长》这篇小说时,不少学生都提出质疑:船长已经成功救出了船上所有的人,他的职责已经完成,为什么要选择与船共沉呢?这一矛盾看似从文本内容的理解入手,但实际上蕴藏着小说独特的创作特点。于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对比:如果让哈尔威船长选择弃船逃生,对表达效果会有怎样的影响呢?在深入对比过程中,学生发现如果哈尔威船长弃船逃生,就难以在读者的内心形成震撼的力量。当学生认识到这一点时,教师从小说文体的特点入手,让学生了解小说创作的悲剧色彩,更易于强化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凸显小说创作的主题。

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正是紧扣学生发现的矛盾之处,并通过对比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体悟到小说悲剧色彩所形成的表达效果。

三、紧扣表达意愿,运用还原法深入感知创作意图

一篇文学性文本,作者所想要具体呈现的、隐蔽的,甚至是省略的,都是精心设置的结果。所谓的“还原法”就是要让学生在体悟时,将作者没有经过艺术加工的原型凸显出来,从而更好地引领学生深入文本,辨析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彰显出来的独特智慧。

还以《船长》一文的教学为例。在危急之时,船长哈尔威与大副之间有一段精彩的对话。从内容上来看,这一段文字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转换视角,从言语形式上来看,就会发现所有的对话都没有提示语,而且每句话都很简短、急促。為什么作者要这样来描写这一段人物对话呢?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还原对话的具体情境。在运用还原法之后,学生理解了这样写的原因:简短急促的语言形式以及略去提示语言的方式,凸显了人物对话的节奏之快,这与当时紧张、危急的形势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与故事发生的情境、人物的形象特点有着紧密的联系。

试想,如果仅仅从语言文字入手,不对当时的情境进行还原,学生就无法真正感受这段人物对话所彰显的独特技法。而这一绝佳的教学资源,也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总而言之,文学性文本与普通类文本有着较大的区别,需要教师引领学生深入、通透把握文本内容,帮助学生掌握解读、品析这类文本的基本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