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寒冬清晨,“脑梗”易发的秘密

2017-03-28范薇

大众医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脑梗脑血管病神经内科

为何寒冬清晨易发“脑梗”

冬季是脑梗死发病高峰期,此期就诊患者数可增加一倍,且多于清晨发病。冬季清晨易发生脑梗死的关键因素,首先是冷刺激,冬季气温骤降易导致脑血管强烈收缩;其次,人在夜间入睡后,迷走神经兴奋,血压较白天偏低,血流缓慢;第三,夜间长时间处于睡眠状态,水分摄入较少,血黏度较高,一些前列腺疾病患者可因夜间排尿增多而致血黏度更高。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易导致脑部血供减少,甚至中断,发生脑梗死。

值得注意的是,脑梗死可发生于夜间的各个时段,通常所说的“清晨多发”,其实是在夜间发病的脑梗死患者多于清晨才被发现。

如何识别“脑梗”征兆

① 运动神经功能障碍

突然口角歪斜、口角流涎、说话不清、吐字困难、失语或词不达意、吞咽困难、一侧肢体乏力或活动不灵活、走路不稳、行走如踏棉絮或突然跌倒。

②感觉神经功能障碍

面、舌、唇或肢体麻木,黑蒙或一时视物模糊,耳鸣或听力改变。

② 意识障碍

精神萎靡不振,嗜睡或整日昏昏沉沉,性格反常(如突然变得沉默、表情淡漠、行动迟缓或多语烦躁),短暂的意识丧失。

③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疲乏无力,出虚汗,低热,胸闷,心悸,突然出现打嗝、呕吐等。

如何应对突发“脑梗”

发生脑梗死后,病情较轻者可表现为言语困难、口眼歪斜等,严重者可出现肢体偏瘫、晕厥,甚至昏迷。当患者出现上述情况时,家属必须保持冷静,立即呼叫救护车,带上患者的病历本及就诊卡,将其平稳送至医院,以便尽快接受全面检查和针对性处理。送医途中,若患者已昏迷,家属应将其头偏向一侧,避免窒息。

经检查(头颅CT、磁共振等)明确为脑梗死后,需根据患者的疾病阶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脑梗死溶栓的窗口期为起病后4.5小时内,由于清晨发现脑梗死的患者,多无法明确起病时间,此时多采取抗血小板治疗及其他对症治疗措施,如消除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五招”预防“脑梗”来袭

脑梗死会对患者的神经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以下五招可帮助脑血管病患者安全度过寒冬清晨这一疾病“危险期”。

①坚持体检 坚持年度体检,及时发现脑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②控制危险因素 存在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者应及时治疗,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高血压患者尤应重视血压的控制,警惕血压波动、夜间血压偏低诱发脑梗死。

③补充水分 中老年人在入睡前和夜间醒来时可适当补充水分,稀釋血液,降低夜间发生脑梗死的风险。

④调整服药时间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可将服药时间调整为下午或睡前,提高夜间血药浓度,增强抗血小板作用,预防夜间脑梗死。

⑤定期随访 有脑梗死病史者,出院后应坚持定期随访和康复训练。患者宜在出院后1个月内随访,此后每3个月随访一次,评价预后,监测康复效果,预防脑梗死再次发作。

专家简介

范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秘书。擅长诊治脑卒中、帕金森病、癫痫等神经内科疾病。

高级专家门诊:周一上午、周三上午

猜你喜欢

脑梗脑血管病神经内科
脑梗患者应知晓的几个事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耳鸣是脑梗引起的吗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脑梗治疗过程中再次加重的原因分析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
全方位护理在脑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益气祛瘀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