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送血对临床用血安全的作用

2017-03-28程丽萍徐海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1期

程丽萍+徐海萍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送血对临床用血安全的作用。方法 812例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 将 2013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01例患者作为对照組, 将 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41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常规管理+护理送血,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 对比两组临床用血安全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用血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率0.7%低于对照组2.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用血质量管理当中实施护理送血, 以保障血液质量, 进而提高临床用血安全, 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建议在临床用血管理中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护理送血;临床用血安全;血液质量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1.078

Effect of blood transfusion nursing on safety of blood use in clinic CHENG Li-ping, XUE Hai-ping.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Shenyang Blood Center, Shenyang 11004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effect of blood transfusion nursing on safety of blood use in clinic. Methods A total of 812 patient with blood transfusion treatment, and 401 patients received from July 2013 to December 2014 as control group, and 411 patients received from January 2015 to June 2016 as observation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blood transfusion nursing,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Safety of blood use in clinic was compared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incidence of clinical blood use security risk events as 0.7%, which was lower than 2.7%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Blood transfusion nursing in quality management of clinical blood use can ensure quality of blood, improve safety of clinical blood use, and shows positive impact for clinical treatment in patients. It is suggested to be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in the management of clinical blood use.

【Key words】 Blood transfusion nursing; Safety of blood use in clinic; Blood quality

在临床疾病的治疗当中, 输血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为失血或缺血患者补充血液, 以挽救其生命。而血液质量则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医疗安全, 需要严格进行管理。在血液输送过程中, 如果管理不善, 无疑会影响血液的质量, 威胁临床用血安全, 轻则引起不良反应, 重则导致患者死亡[1]。因此, 加强临床用血质量管控十分重要, 需要从血液资源的采集、贮存和运输等环节着手, 重点加强送血环节的管控, 采取护理送血措施, 以保障患者的临床用血安全。本研究围绕本院在实施护理送血前后的临床用血情况进行分析, 探讨护理送血对临床用血安全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6年6月接受输血治疗的8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本院于2015年1月开始强化临床用血质量管理, 将 2013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0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将 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41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男209例, 女202例, 年龄最大82岁, 最小15岁, 平均年龄(51.2±13.4)岁。对照组患者男203例, 女198例, 年龄最大85岁, 最小16岁, 平均年龄(52.4±14.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常规管理+护理送血, 具体方法如下。

1. 2. 1 分析方法 结合以往临床用血管理的实际情况, 分析血液储存, 运输、站内交接、包装、发放等环节当中存在的问题。交接程序不完善、工作人员缺乏冷链意识、运输途中未放置冰源、温度监测不到位以及血液在室温条件下放置时间过长等, 均会影响血液资源的质量, 需要对以上风险因素严加防范[2]。

1. 2. 2 管理方法 加强血液资源管理, 在送血环节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在送血前, 需要对血液进行严格的检查, 隔离不合格血液, 对储血环境进行严格的清洁和消毒。加强储血和成分分离设备的维护, 加强冷链日常监测, 预防细菌感染, 保证血液资源的质量, 进而加强血液资源交接、发放、装箱及运输的质量控制。

1. 2. 2. 1 交接管理 严格按照《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送血, 送血工作人员将采集的血液送往成分制备地点, 并与成分制备工作人员做好交接工作, 需要对血液资源进行清点和核对, 确保无误后进行签字, 并予以记录, 该环节大约用时15 min。尽可能降低血液在室温条件下的停留时间, 必须在低温条件下进行成分制备操作。而成分制备与待检工作人员之间同样需要进行短暂的交接, 但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需要双方予以签字确认。然后由待检工作人员对合格血液进行贴签和包装, 并交付给成品库。在血液运输的全过程中, 需要多次进行交接, 要求严格予以管控, 任何环节都不容有失, 以保障血液质量[3]。

1. 2. 2. 2 血液储存管理 在2~6℃的温度条件下进行血液的离心操作, 在移库和装箱的过程中需要避免发生碰撞, 防止发生破袋。离心机保持预冷状态, 满足血液储存温度的不同需求, 合理予以控制, 并符合《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4]。

1. 2. 2. 3 血液运输管理 在血液运输的过程中, 需要使用放置冰源的储血箱, 使用合格的血液装箱设备, 以保持低温环境, 而在长途运输中, 则需要密切对温度进行监测, 确保血浆的新鲜程度。严格按照血液输送的相关规定来予以执行。在血液发放时, 需要尽量减少血液在室温下的停留时间, 避免冷冻的血浆和凝血因子发生融化, 预防细菌感染和血液成分失活。在整個血液运输过程中, 需要由医院委派专业的工作人员, 保证血液输送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提高护理送血水平, 进而保障临床用血安全[5-7]。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由于血液质量不合格而导致发生过敏反应5例(1.2%), 溶血反应3例(0.7%), 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2例(0.5%), 输血传染疾病 1例(0.2%), 临床用血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7%;观察组由于血液质量不合格而导致发生过敏反应2例(0.5%), 溶血反应1例(0.2%), 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0例, 输血传染疾病0例, 临床用血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率为0.7%;观察组临床用血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输血是临床急救当中的关键性手段, 其对于稳定失血过多患者的体征和改善其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的作用效果。随着血液资源库存的不断增加, 能够更多的应用于临床疾病治疗当中, 但是不合格血液的输入, 则会引起过敏反应、溶血反应、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以及输血传染疾病等不良事件, 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8-10]。这就需要针对影响血液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其中送血环节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血液质量。深入到血液储存, 运输、站内交接、包装、发放等环节当中, 基于规范、严格的制度, 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6, 11]。

加强风险防范, 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 对于血液管理的薄弱环节予以强化管理。建立冷链系统体系, 消除采供血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总结以往临床用血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的经验教训, 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完善交接程序, 提高工作人员的冷链意识。在血液运输途中, 做好冰源放置和温度监测工作, 保持低温条件, 以保障血液资源的质量, 对于相关风险因素予以严加防范[12-14]。

规范送血管理工作流程, 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以提高其业务水平, 纠正送血过程中的不规范、不合理操作, 保证血液交接、储存、运输等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严格进行送血监管,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控制操作环境温度, 加强储血、成分制备以及检验等相关设备的日常维护, 保证其性能良好, 并严格进行消毒和清洁。缩短交接时间, 并做好详细的记录。血液需要更多的置于低温环境下, 预防细菌感染和血液成分失活, 确保其安全、及时的输送到临床一线, 帮助更多的患者脱离病痛的折磨, 预防临床用血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对照组由于血液质量不合格而导致发生过敏反应5例(1.2%), 溶血反应3例(0.7%), 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2例(0.5%), 输血传染疾病 1例(0.2%), 临床用血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7%;观察组由于血液质量不合格而导致发生过敏反应2例(0.5%), 溶血反应1例(0.2%), 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0例, 输血传染疾病0例, 临床用血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率为0.7%;观察组临床用血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护理送血对于提高临床用血安全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 护理送血对提高临床用血安全具有积极的影响, 充分保障血液质量, 进一步提高临床用血安全, 为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提供重要的保障, 建议在临床用血管理中予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曹晓莉, 叶世辉, 张瑶婵, 等. 实施WHO血液安全战略, 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中国输血杂志, 2015, 28(5):587-589.

[2] 陈昌贵.浅述血液在血站滞留及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 2(19):3889-3890.

[3] 张雅西.血液储存时间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及临床安全输血分析.中外医疗, 2012, 31(13):2-3.

[4] 刘秋芳, 徐燕, 赵彦燕.加强血液质量管理以确保临床用血安全.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8):430-431.

[5] 梁静, 郑淑贤, 刘雯.单次或分批次配发血制品对临床输血安全的影响.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12):116-117.

[6] 贾春媛.采供血系统的冷链管理研究.中国卫生产业, 2016, 13(16):40-42.

[7] 任俊霞.分析血站对血液质量的管理与控制.当代医学, 2016, 22(4):17-18.

[8] 王华芬, 蒋福敏. 护理送血站对临床用血安全的作用. 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5):450-451.

[9] 葛白娟, 刘斌, 王淑贤.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临床用血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护理学杂志, 2011, 26(10):21-23.

[10] 王华芬, 宋瑶姿. 护理送血站组建及信息化管理. 护理与康复, 2011, 10(11):993-994.

[11] 郑英, 孔文兵, 赖清. 临床输血护理中的安全监控. 医学信息旬刊, 2009, 1(7):286-287.

[12] 张丽, 巴哈尔·阿不拉. 血液配送的流程改进与管理. 护理学杂志, 2012, 27(8):54-55.

[13] 陈剑苹, 徐玉兰, 朱妮. 临床安全输血中护理程序的应用.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2011, 24(3):360-361.

[14] 朱凤清, 李小珍, 卢佳. 领血专用箱在临床中的应用.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2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