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宗教在高校的网络传播与疏导方法体系建构

2017-03-28赵冰

理论导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方式创新网络传播宗教

赵冰

摘要:宗教的网络传播是宗教在信息社会继续生存、扩张的内在要求。目前,这种新型宗教传播方式已成为大学生初次接触,进而认识、认同宗教的主要渠道之一。虽然大学生信教人数未必会就此出现大规模增長,但帮助其科学、理性地认识宗教本质,提高其对宗教网络传播内容的辨识力和抵御力,已成为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亟需解决的新问题。对此,应从知识、文化和信仰三条路径系统切入,变被动应对为主动疏导,结合线上、线下两个阵地,为学生提供宗教以外的精神替代选项,挤压宗教在高校的生存空间,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和疏导方法体系。

关键词:宗教;网络传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疏导方法;方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3-0083-05

2016年4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全国宗教工作会议时指出,要高度重视互联网宗教问题,在互联网上大力宣传党的宗教理论和方针政策,传播正面声音。同时,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科学世界观宣传教育,引导他们相信科学、学习科学、传播科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方面意味着宗教的网络传播已经是中国各宗教的活动常态和主要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如何将大学生实际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和网络传播规律三者有机结合,有效传播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方针政策和主流价值理念,化解宗教在高校网络传播的消极影响,已成为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亟需解决的新问题。

目前,宗教的网络传播已成为大学生初次接触宗教的主要渠道之一。依靠互联网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低成本、跨时空以及平民化等特性,宗教的影响力及“势力范围”正在我国出现新一轮的增强和扩张。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中,随着移动和固定网络终端设备的普及,包括宗教信息在内的各种非主流思想、舆论在网络上大肆传播,通过网络接触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进一步推动了宗教在该群体中影响的稳步扩大,使宗教的网络传播成为大学生“三观”形塑关键期及切实提升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有效性过程中一个无法忽视的新变量。针对相关问题,国内虽有研究,但却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相关论述更多是就事论事,忽视了只有将其置于宗教在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下进行考察,才能更全面、客观地分析其影响和走向的必要性;其次,多关注宗教在高校网络传播的影响和挑战,对“网络传教”在大学生中的真实情况、实际效果探讨不足;再次,将整体的传播过程割裂,多从大学生受众、互联网传播媒介和宗教网络传播的效果等入手,较少涉及作为传播者的宗教行为体的动机、手段和目标等方面的剖析;最后,相关建议和方法更多是被动应对,而非主动疏导,欠缺系统性。

为此,本文拟立足宗教网络传播趋势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态势,综合受众和传播者两个角度客观分析宗教在高校网络传播的真实情况和实际效果,并尝试将知识传授、文化传播和信仰塑造三条路径系统有机结合,创新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和“三位一体”的疏导方法体系。

一、宗教的网络传播及其在中国的基本态势

宗教的网络传播,简称“网络传教”,狭义上主要是指以宗教行为体(包括组织和个人)为主导,以扩大教徒规模为目的,以现有宗教行为体以外的广大非教徒为对象,利用互联网为传播载体,向其传播宗教观念、教义等,推动非教徒转化为教徒的一种新型传教方式。由于其指向现有宗教行为以外的非教徒,属于“群体外传播”,因此可精确称为“外向型网络传教”。此外,在广义上,“网络传教”还包括“内向型网络传教”,即,在现有宗教行为体内部进行的“群体内传播”,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在网络上开展各种宗教活动,进行广义传播,坚定教徒已有宗教认同,巩固宗教价值观在现有教徒中的基础。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目前宗教界外部通常意义上的“网络传教”大多指“外向型网络传教”。

在国内,宗教的网络传播大致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如,早在1996年,南京大学BBS上就出现了“圣经版”。同样是在1996年,少林寺也开通了中文网站,这一设立时间甚至早于梵蒂冈罗马教廷的官方网站。此外,中文的道教和伊斯兰教网页、网站也于90年代末21世纪初开始出现。[1]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互联网技术和产业实现了高速发展。网民总量和互联网普及率长期居于世界前列,[2]有力推动了中国境内各宗教的网络传播的飞速发展。据粗略估计,2001年互联网上仅有基督教和天主教网站7100多个,[3]而到2015年8月,该数字已突破千万,为18,320,00个。此外,与道教、伊斯兰教、佛教相关的网站、网页数量也至少有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在数量增长的同时,“网络传教”的形式早已不再拘泥于单纯的网站,宗教音视频、宗教博客、微博、虚拟宗教社区、宗教聊天室、宗教QQ群、宗教微信群、宗教微信订阅号等等,几乎涵盖国内所有常用的网络应用形式。

总体来看,经过近20年的发展,国内宗教的网络传播活动始终呈现出两个鲜明特征:第一,发展速度和总体态势与互联网技术创新同步。宗教内在的生存、扩张需求,推动宗教主体具有较高的互联网依赖度与敏感度。每当创新性网络应用出现,他们往往是最早的使用者和推广者。此外,中国居于世界第一的互联网普及率和网民基数,也为“网络传教”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雄厚的受众基础。第二,青年是“网络传教”等各种网络宗教活动中占比最大、最活跃的群体。截至2016年1月,10-39岁的网民的比例已达751%。其中20-29岁的网民比例为299%。[2]这种年龄结构大致反映在当前各种网络宗教活动中。

可以说,“网络传教”等网络宗教活动在国内的迅猛发展,是各宗教在信息社会继续生存、扩张的内在要求。只要宗教在短时间内不会消亡,互联网技术持续渗入中国社会各个角落,宗教的网络传播就会继续创新、发展和深入。而作为未来教徒主要来源和网络时代的中坚力量——青年人,尤其是具有一定文化层次和强烈探索欲望的大学生群体,自然是各宗教“网络传教”的重点“关照”对象。

二、宗教网络传播在高校中的情况及评估

1994年我国正式成为连接国际互联网的国家。同年开始至1998年,我国的互联网建设首先在高校中取得了快速进步。高校校园网建设、应用的初步展开,使青年大学生在互联网使用上走在了社会前列。[4]经过十年发展,至2008年,中国1700万在校大学生中,95%以上都已成为网民。[5]目前,中国网民中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群体的互联网使用率、普及率已接近“饱和”状态。[6]也就是说,截至2015年7月,在全国约25477万在校本专科学生中,[7]几乎所有人都已成为网民。他们是虚拟空间中最活跃,接受信息最快、最多,受其影响最大、最深的人群。此外,高校学生普遍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和固化的关键时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充满着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对生命意义的渴望,对人生价值的期待及对未来生活、发展的憧憬。同时,在面临理想与现实之间脱节的考验和挫折时,也比较容易产生悲观、沮丧的挫败感,甚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极端倾向。这些共性心理特征使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波动通常比其他年龄群体频繁,更易陷入矛盾、彷徨和苦闷,更需要归属感和精神寄托。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大学生群体普遍对宗教或能够给予心理支持、精神慰藉的精神产品具有一定内在需求。因此,作为“E时代”中心理、思想、价值观念正经历急剧变化的“E世代”,大学生群体不仅容易成为宗教尤其是某些扩张型宗教“网络传教”的瞄准目标和优先对象,而且也是深受“网络传教”潜在影响最深的人群之一。

首先,在传播者层面。纵观国内各大宗教,目前最热衷于向青年学生进行“网络传教”的就是基督教。有海外传教士曾明确指出,要与“E世代”的群体沟通,最好的方法就是以其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语言,利用电子科技上的知识和技巧培养其成为“神”喜悦的人。[8]如,标榜为海内外大陆背景“年轻知识分子心灵家园”的“海外校园”传教机构,不仅善于从青年学生普遍关心的学业、事业、感情、家庭、社会等焦点话题切入,而且还精心编织了一张由网站、博客及豆瓣、人人网、聊天室、微博、微信等各种“时髦”应用组成的传教网络。从传教效果看,这种“神形并重”的传教方式也的确对年轻人具有一定作用。如,面向20至45岁的中青年人,多讨论新闻热点、文化思潮、家庭职场、个人成长等话题的传教电子杂志《境界》,自2013年注册“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及“微信”公众号以来,平均每篇文章的点击量达20多万次,单篇文章最高点击量甚至高达170多万次,[9]受众颇多。

其次,在受众层面。大学生群体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潜在信教群体,同时也是“网络传教”最主要的受众目标。具体来说:第一,大学生群体对宗教信仰的态度总体比较积极,一定程度的“宗教热”在其中确实存在。2008年11月对上海7所高校150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在不信教的学生中,有675%的学生对宗教持有不同程度的兴趣,有292%明确今后可能信教,不确定的高达602% ,只有106%明确表示今后不会信教。[10]此外,对内陆省份的调查得出了类似结论。如,2014年对陕西15所高校1500人进行的调查显示,85%的学生表示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但绝大多数学生对宗教表示宽容,半数以上表示今后可能要信宗教。[11]而相似的结果也反映在2015年对山东7所院校1900余人的调查中。[12]这意味着尽管被测大学生在地域、专业、民族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他们对宗教的看法却相对一致、正面,一部分学生甚至对宗教表现出了极大兴趣。第二,信教学生的整体比例虽不高,但在总量平稳状态下,部分地区或学校学生教徒人数仍在持续增长。纵观国内样本超过1000人的调查,非少数民族地区和非民族院校的信教学生比例一般在4%至20%左右。极个别的调查中,也曾出现过最低3%、[13] 最高30%的个案。[14]但多数调查显示,除了福建和广东一些地区大学生教徒人数相对偏高外,[15]中国大部分地区大学生教徒比例为10%左右。如,2010年对吉林省七所高校、山东六所高校,2012年对北京63所高校、湖北13所高校以及2014年陕西省15所高校的相关调查现示,大学生教徒比例分别为:1011% 、1411%、969%、891%和148%。[16]但尽管如此,局部地区和高校中信教大学生的数量却始终在增长。如,李志英在2003年、2005年和2008年的三次大样本调查显示,大学生教徒的比例分别为92%、1385%和163%,[17]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此外,对江西五所高校的调查也显示,“学生信教的比例从 2002 年至 2008 年一直呈现上升趋势,由 79%上升到125% 。”[18]而2014年针对广东大学生的跟踪研究甚至得出了3年间具有“宗教信仰取向”大学生净增长5%,总体比例接近30%的数据。[19]第三,在大学生接触宗教的多元途径中,互联网已成为最主要的渠道之一。据笔者不完全统计,2005年后全国各地110份实证调查中,有56份明确指出了“网络传教”在当代大學生接触、认识、认同宗教过程中起到了突出作用。如,早在2005年,对合肥三所高校的研究表明,通过网络等方式了解宗教的学生数量仅次于阅读宗教书籍,超过了传统的人际传播。[20]2014年的另一项的调查甚至得出了通过网络接触宗教的学生比例高达4967%的结果,该比例要远高于传统的宗教传播途径。[21]尽管这两项调查受样本数量、地域等方面的限制,得出的数据存在偏高可能,但却可以反映出一个基本事实:“网络传教”在当代大学生中已经具有相当的受众基础。互联网已与家庭、朋友、图书、影视及宗教自身“魅力”的吸引等传统因素并列成为当代大学生接触宗教的主要途径。

总体来看,目前通过网络接触宗教的学生比重一般为10%至30%,以20%左右居多。如,2010年、2011年、2012年三份对全国各地大样本量调查显示,分别有166%、262%和244%的学生从互联网渠道了解、认识宗教。[22]值得注意的是,在另一项调查中,问卷设计者并未在选项中列出“浏览宗教网站”一项,但仍有74%的学生在“其他”选项中主动填写了该方式。[23]这说明大学生已经不再单纯、被动地接收“网络传教”信息,一部分人在宗教需求的驱使下,会主动搜索网上宗教信息。不仅如此,长期关注宗教网站,加入虚拟宗教团体等各种网络宗教活动,[24]已成为大学生教徒的基本宗教活动方式。[25]但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受众对外界信息的接受心理与习惯,非教徒最终转变成真正的教徒,是社会环境、文化氛围、个人经历和心理、媒介使用、信息需求、媒介和信息供应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在合适时间针对合适群体,结合正确的传播技巧,进行长期或者多次传播,才可能真正发挥作用,并非单纯“网络传教大数据”的“狂轰乱炸”就能实现。因此,尽管宗教的网络传播已成为大学生初次接触宗教、获得宗教信息的主要渠道,但也不应过分夸大其作用和效果。“网络传教”目前在大学生群体中扮演的更多是所谓“福音预工”的角色。

综上所述,宗教的网络传播已成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塑过程中一个无法忽视的新变量。由其携带的海量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向大学生展示了“更全面”“更鲜明”“更亲和”的宗教形象和“更具说服力”的宗教理念。这种契合信息社会发展方向的新型传教方式,能够潜移默化地推动大学生宗教态度的正向转变,并且巩固该群体中本就普遍存在的亲宗教倾向。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应对宗教网络传播与高校社会主义主流价值体系建设之间越来越明显的张力,找到一条既符合大学生心理、思想和价值观念发展规律,又兼顾其学习、发展、生活需求与现实,同时又契合网络传播生态及大学生信息选择、接收习惯的创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之路,帮助其科学、理性地认识宗教本质,提高其对宗教网络传播内容的辨识力和抵御力,已成为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迫切任务。

三、构建“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疏导方法

宗教在高校网络传播的主要目的,是以对大学生极具亲和力的网络传播方式,将宗教理念推送给其中的潜在信教者,并通过持续的传播活动,使大学生了解宗教思想、感受宗教“魅力”、认同宗教理念、激发宗教热情,进而推动有神论的宗教价值观逐渐对部分大学生原有的无神论价值观进行替换,并最终通过线上、线下各种传教活动的综合作用,将其最终转化为教徒。对于这种新型的意识形态争夺方式,最根本的化解策略就是以意识形态对意识形态,以网络传播对网络传播。从知识、文化和信仰三条路径系统切入,变被动应对为主动疏导,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三位一体”的疏导方法体系,探索既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趋势和传播规律,又符合大学生思维发展特点与实际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

首先,在知识传授维度,着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部分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科学认识宗教本质,为其客观评价宗教现象提供工具。

目前,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体系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内容相对分散。这种将宗教作为一般性的历史、社会问题来处理的编写方式,虽有利于能够引导学生将宗教作为众多意识形态中的普通一种来看待,最大限度推动宗教的“去神秘化”和“去敏感化”,但也存在一定缺陷。第一,不利于大学生全面、深入、客观地理解宗教。特别是对那些亲宗教和可能皈依的学生来说,宗教知识对他们具有较大吸引力。如果课堂教学能够“先入为主”地提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宗教实际及国家基本宗教政策的系统知识,引导其客观、理性地认识宗教的本质和纷繁复杂的宗教现象,就可以极大提高其对各种传教方式,包括“网络传教”的“免疫力”。第二,不利于提高思政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教学重要性的认识。2014年的一项相关调查显示,在课堂讲授过宗教内容的思政教师中,一部分人没有严格遵循教学基本要求,授课内容随意性较大,一些如“中外宗教文化”类的知识性的内容,一定程度挤占、取代了更具意识形态色彩的宗教问题教育内容。还有约一半的教师没有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应有的宗教问题教育。[26]这导致思政课本应发挥的引导大学生全面、客观、理性认识宗教问题的主渠道作用极大弱化。

针对这种情况,其一,在备课过程中,亟需提高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重视程度和知识储备。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学习读本》和《中国的宗教问题和宗教政策》作为教学参考书,弥补教材在宗教理论教育方面的不足。其二,在课堂教学中,结合与大学生关系密切及容易产生困惑的宗教问题,针对不同课程的教学重点,增补相应的宗教内容。如,在“原理”课上,可着重就宗教的产生、本质及最新发展进行剖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宗教的长期性、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进行“概论”课教学时,可以结合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执政经验,阐释我党一贯的宗教政策,包括尊重宗教自由,在坚持党对宗教工作领导的前提下,团结宗教界人士,发挥宗教界的积极作用,促进政教关系和宗教关系和谐,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基础”课中,需要增加相关宗教法规。而“纲要”课教师可以结合反帝反封建历史,帮助学生分析中国宗教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的必要性,以及抵御境外宗教渗透,积极开展宗教对外交往,妥善处理宗教人权、宗教争端等内容。

其次,在文化传播维度,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生活和体验至上的先进文化产品满足大学生的文化渴望和心灵需求,充实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宗教信仰以外的精神替代方案。

宗教既是意识形态,更是文化。因此,除了在第一课堂增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教学外,在第二课堂用先进、包容、多元、新颖的主流文化产品占领校园文化“市场”,满足大学生偏多元、重体验的文化需求,也是鞏固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教学效果、缩小“网络传教”受众规模和影响范围的主要途径。为此,可以尝试建立“三重文化立体传播系统”。

第一,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打造契合网络生态和大学生接收习惯的新型传播方式。在新型网络传播境遇中,随着大学生信息获取途径的便利和多元,传统的主流文化“单向传播”模式受到边缘文化“多向传播”模式的空前挑战。过去的强制性灌输不仅在内容上缺乏现实性、针对性和吸引力,而且在形式上限制了大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不仅主流价值的传播效果大打折扣,许多学生甚至产生了消极、厌烦和抵制心理。因此,除了提高主流文化产品的可读性、亲和性和艺术性外,更要注重传播方式、教育方法对大学生的迎合性。如,将主流文化产品网络化,摆脱形式单一、风格刻板的缺点;以大学生的信息、服务和娱乐需求为切入点,提供内容丰富、娱乐性强、风格活泼的主流文化产品,扭转大学生对其空洞说教、枯燥生硬的偏见。以此实现潜移默化的正面教育和引导,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第二,发掘传统文化精华,创新传播渠道,强化其时代感和实效性。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务实”“理性”“中庸”“敬鬼神而远之”等朴素的无神论精神,有利于大学生理解宗教的本质,客观分析宗教现象,并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与宗教保持距离。另一方面,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具有浓厚兴趣。有调查显示,大学生中只有1%不想学习传统文化,高达96%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有重要作用。[27]这表明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巩固社会主义无神论阵地,抵御“网络传教”不仅必要,而且可行。为此,可以依托校园网和知名网络平台,建设一批贴近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传统文化栏目;或者结合传统文化课程,设立师生网络互动平台,将传统文化传播由课堂引向课外,由线下转入线上。

第三,立足校园文化生活,充分利用“线下”和“线上”两种形式、两类资源,提供兼具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的校园文化产品,营造理性、科学、客观、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学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活动空间,通过不同活动、载体和方式体现大学内部成员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社群文化。[28]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有效的校园文化传播方式和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尤其是信息选择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将无神论教育寓于其中,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因此,可以探索校园文化活动“线上”传播、参与、反馈与建议平台建设,使校园文化生活成为满足大学生精神需求和填补业余时间的主要选项。

最后,在信仰塑造维度,结合网络传播规律和学生思想、心理发展规律,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落实、做实,挤压宗教在高校的生存空间。

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下,网络技术已成为教育活动基本要素之一。它带来了一种新的学习生活方式,创造了一种新的话语符号和体系,造就了一种新型的权威力量,开发出新的人的发展性资源。[29]也就是说,网络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早已超越了单纯信息获取工具的定位,而演变为一种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甚至生存状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也需摒弃那种在网络上堆砌文字、空洞说教、缺少互动、疏于维护的“表面功夫”,建立起既重形式、更重内容,能够“触动心灵”的常态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机制。

第一,要深入发掘现有网络资源的潜在价值,通过培养大学生对校园网和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使用习惯,提高网站“黏着度”,在耳濡目染中内化、强化其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理念的认同。调查显示,大学生普遍关注的是时政信息、娱乐信息和社会焦点、热点问题。[30]27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据此切入,结合学生需求、爱好和关注话题,在上传学习、生活信息的同时,将时政信息、社会热点、娱乐消息和优秀思政课教学视频等及时发布于校园网和思政网站,并进行必要评论、分析和引导,以此培植学生“黏着度”,让其成为大学生校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信息来源。此外,思政教师还可以充分挖掘学生认知度较高的成熟平臺,如,建立思政QQ群,思政微信,思政微博、博客,思政社交媒体等等,综合发挥各自优势,在轻松、愉快的网络氛围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

需要指出的是,在培养学生使用习惯的过程中,有三点需要注意:其一要注重“议题设置”并在大学生中树立“舆论领袖”。从学生兴趣、爱好出发,并非一味迎合,不加甄别地转发信息,而是要以培育正确价值取向为根本,引导学生关注“正能量”。其二要注重网站的整体设计。校园网和思政网站能否在内容丰富性、风格活泼性、语言生动性、界面友好性、互动便利性等方面做到成功结合,直接决定了其是否受大学生欢迎。为此,网站主办者一方面要建立常态化维护机制和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学生的使用意见;另一方面还可以尝试让大学生参与网站制作、管理和维护,保持其真正贴近学生心灵与需求。其三要注重引入新技术。大学生对互联网创新相当敏感,及时引入最新的网络应用方式,既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时代感、先进性,又能改善学生的网络使用体验,增加其黏着度。

第二,加强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和情绪宣泄网站建设,建立隐私保护制度,及时疏导学生思想困惑,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挫折、困难,而非消极避世,甚至寻求宗教慰藉。社会转型使大学生面临诸多压力与困扰,一定程度导致了他们的内心冲突与失衡,加剧了其内心的脆弱。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现出了自卑、压抑、焦虑、忧郁、恐惧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宗教崇拜不仅给予他们慰藉,舒缓了紧张情绪,而且还满足了他们对世俗生活的许多需求和渴望。[31]因此,化解高校“宗教热”的根本渠道就是通过大学生乐于“敞开心扉”的渠道,将心理疏导落到实处,完善大学生情绪宣泄渠道和心理减压机制。但目前许多高校中的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并未真正发挥作用。对天津11所高校的调查就显示,学生对于网上心理咨询服务大多持否定态度,其重要原因是“熟人太多”。[30]139因此,除了加大网络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建设,设立班级心理委员,监测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等,还需调整相关制度,保护学生隐私,允许学生在特定条件下匿名登录,将学生思想、心理问题化解在校园之内,推动大学生在遇到心理和情绪问题时,选择校园网络圈内的主流排解渠道,而非圈外的包括宗教在内的非主流资源。

结语

宗教的网络传播是宗教在信息社会中存续和发展要求的必然体现。只要宗教在短时间内不会消亡,它对大学生主流价值理念的形塑和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冲击就会一直存在。如果疏导不力,不排除出现大学生教徒人数大幅攀升,甚至动摇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理念在高校主导地位的可能。因此,应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青年工作提出的“四进四信”要求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基础上,以符合网络传播环境、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信息接收习惯的方式,完善、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同时在“线上”和“线下”主动回应宗教网络传播的挑战,在知识、文化、心理、信仰等方面,引导学生科学、客观认识宗教的本质和宗教现象,全面巩固、切实提升主流价值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在高校中的承载力、掌控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汤伟侠.INTERNET上的道教文化[J].世界宗教文化,2000,(2);马中平.网上伊斯兰教一瞥[J].世界宗教文化,2000,(2).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 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1/P020160122444930951954pdf.

[3]刘金光.国际互联网与宗教渗透[J].中国宗教,2003,(8).

[4]张再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4.

[5]周旭.1700万大学生95%是网民430万人青睐网上购物[N].重庆晨报,2008-04-29.

[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 3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3/P020140305344412530522pdf.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本、专科分性质类别学生数[EB/OL].http://wwwmoegovcn/s78/A03/moe_560/jytjsj_2014/2014_qg/201509/t20150909_206744html.

[8]舒穗生.认识E时代的沟通方法[J].今日华人教会,2009,(2).

[9]刘阳.扩张你我的境界[J].普世丰盛通讯,2013,(54).

[10]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课题组.松江大学城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报告[M]//中国宗教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72-273.

[11]王永智.西部青年知识群体宗教信仰及民族政策认知——以陕西部分高校大学生的调查为例[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

[12]林希玲.高校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研究[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6).

[13]税国洪,唐孝云.大学生宗教价值观调查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9).

[14]廖志诚,谢小芬.现状与反思: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研究——基于福建省属高校的调查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15]陈伟民.中国傳统宗教对当代大学生影响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以福建省部分高校为例[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寇爱林.当代大学生的宗教观及信仰教育对策研究——基于广州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实证调查[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0).

[16]赵良,温成涛.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张生元,张子礼.大学生宗教信仰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山东省六所高校的实证调查[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王民忠,陈晓宇.大学生宗教信仰与个体特征关系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14,(5);龚胜生,何小芊.湖北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应对机制[J].湖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王永智.西部青年知识群体宗教信仰及民族政策认知——以陕西部分高校大学生的调查为例[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

[17]李志英.关于大学生信教的若干问题[J].科学与无神论,2010,(3).

[18]李海晶,徐朝亮.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探析及反思[J].教育学术月刊,2009,(11).

[19]卢远.对高校宗教渗透问题的再思考——基于网络环境的视角[J].高教探索,2014,(1).

[20]邵一江,王迅.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以安徽合肥高校大学生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06,(11).

[21]刘福忠.上海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2).

[22]余金花.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调研报告[J].思想理论教育,2010,(17);孙尚扬,李丁.北京市大学生对基督宗教态度的调查报告[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刘秀伦,侯治水.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其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7).

[23]刘骞,杨正宇.宗教渗透背景下大学生信教的原因及其应对——以同济大学为例[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5).

[24]龚胜生,何小芊.湖北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应对机制[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

[25]田慧丽,汪明.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调查与分析[J].天中学刊,2012,(10).

[26]左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宗教问题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1).

[27]金霞.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态度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8).

[28]刘承功,尹冬梅.德育新理念与学生工作管理创新实践[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

223.

[29]张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0.

[30]杨庆山,史瑞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

[31]王康.论社会转型与当代大学生的宗教皈依[J].世界宗教研究,2012,(2).

【责任编辑:宇辉】

猜你喜欢

方式创新网络传播宗教
从《大鱼海棠》看中国动画与新媒体的关系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