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基础工作探析

2017-03-27韩江涛王智浩

参花(下) 2017年4期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工作

◎韩江涛 王智浩

高校辅导员基础工作探析

◎韩江涛 王智浩

随着国家在高校招生政策的调整,目前我国各大高校相应地扩大了各自的招生规模。辅导员是学校实施学生管理以及道德教育的主体,是学校和学生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对高校辅导员的基本要求,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进行了探讨。

高校辅导员 基础工作 要求 对策

一、对高校辅导员的基本要求

辅导员的工作涉及到大学生的多个方面,因此辅导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日益提升。首先是工作要细心。由于辅导员工作性质的特殊性,要从细微之处着手,从内在着手,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善于观察每一位学生的一举一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将问题在萌芽状态得以解决,避免出现不可控的局势。其次是要有爱心。辅导员这一职业是跟学生接触最多的,因此辅导员集老师、长辈、亲人于一身,要从心里关爱每一位学生。最后是要有耐心。在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需要处理大量的学生及学生之间的细枝末节的问题,容易让辅导员出现职业倦怠的问题,这就要求辅导员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将足够的耐心给予学生。

二、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素质差

目前的大学生大多出自独生子女家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这也是目前当代大学生的普遍问题。他们普遍没有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理能力也较差,这就导致大学生在失败和困难面前往往容易出现抗压能力差的问题。

(二)沉迷网络

当代大学生普遍接触计算机网络较早,对网络有一定的依赖性。网络对于大学生是双刃剑,导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无法正确利用网络,加之家长对大学生无法实现监管,很多大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沉迷于网络的世界而无法自拔,并因此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三)对未来迷茫,没有规划

对于刚刚从高中这一强压环境走出来的大学生,进入大学开始,往往对未来充满了迷惑。加之大学环境的自由性,很多大学生不能将课余时间充分利用,没有奋斗目标,对大学生活也没有系统的规划,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还会产生厌学情绪,逃课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高校辅导员工作应对之策

(一)转变管理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学生群体的特点也随之有所不同,传统的辅导员管理学生的方式日益呈现出力不从心的趋势。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学生管理的方法上,要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要,转变管理思路。“管理”学生的理念一直是传统的辅导员工作的核心,顺应时代的需求,辅导员应转变角色,化“管理”为“服务”,辅导员应尽自身最大的能力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从根本上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成长。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辅导员工作的教育本质,是真正地完成我们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大学期间,辅导员集老师、长辈、亲人于一身,在大学生成长的道路上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因此,作为辅导员,更应以引导者和关怀者的身份,指引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实现工作网络化

现如今,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均离不开网络,实现辅导员工作的网络化是大势所趋。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们应更加关注学生们在网络上的表现,随时随地关注学生的动态,默默地关注学生各方面的变化,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困惑;二是将辅导员的日常工作网络化,充分利用当下较为流行的QQ、微信等社交软件,将学校的各项通知、政策传达给每一位学生,这也为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生动的互动提供了平台,拉近了与学生们之间的距离,便于开展工作。

(四)提高自身素质

育人先育己,已经充分说明了辅导员要在品德、作风、知识等方面成为学生的楷模。所以辅导员首先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的一言一行都会有一种直接的教育效果,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说辅导员要有较高的道德素养以及严谨的思想作风。其次就是要不断充实自己的文化知识,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的传播与更新的速度也非常快,所以辅导员要想取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就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生感兴趣的相关方面的知识,才能在实际的工作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有更强的说服力。

(责任编辑 刘月娇)

韩江涛,男,硕士研究生,河北大学,研究方向:国画人物;王智浩,本科,河北美术学院,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猜你喜欢

辅导员大学生工作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不工作,爽飞了?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大学生之歌
选工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