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滇池越冬水鸟同步调查研究

2017-03-27涂文姬杨启鸿金志堃

林业调查规划 2017年6期
关键词:红嘴鸥草海观察点

涂文姬,杨启鸿 ,刘 波,肖 军,金志堃,文 明

(云南森林自然中心,云南 昆明 650224)

滇池位于云贵高原中部,昆明市西南端,是中国第六大淡水湖,云南省面积最大的高原湖泊,也是水鸟的重要越冬地。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至今,陆续有学者对滇池的水鸟种类和数量做过调查研究,但尚未有该地区同步调查的报道。为掌握滇池越冬水鸟种类、数量及空间分布情况,以及评估越冬水鸟的栖息地现状及受威胁情况,2015年1月11日和2016年1月14日,作为云南省鸟类同步调查的一部分,调查组分别定点对滇池越冬水鸟进行了2次同步调查。

1 调查地点

1.1 概况

滇池是昆明市冬季水鸟主要集群地,是云南省重要的水禽越冬地之一,也是国家7个重要湖泊湿地之一。滇池位于昆明市主城西南,东经102°37′~102°48′,北纬24°40′~25°03′,湖面海拔 1 886.5 m,平均湖深4.3 m,湖面面积308.6 km2,南北长40 km,东西最宽为13 km。滇池呈南北向分布,湖体略呈弓形,弓背向东,东北部有一天然沙堤,将滇池水面分割为北侧的草海和南侧的“外海”(即滇池主体)2部分。其中草海面积10.7 km2,“外海”面积297.9 km2,容水量为15.7亿 m3,素有“五百里滇池”之说。滇池地区年均温14.5℃。最冷月(1月)均温7.5℃;最热月(7月)均温19.7℃。年降雨量一般为 1 035 mm, 多集中在6—8月。年均相对湿度75 %左右。形成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热同期,四季如春,干湿季分明的气候特点[1]。

1.2 观察点选定

参考《云南省鸟类同步调查实施细则》,根据具体地形、地貌和水鸟集群情况,以滇池沿湖带为主,在整个滇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易于观察的地方确定24个观察点(图1),每个点观察半径为1 km。(因2016年观察点S17施工不易观察,故在旁边另设了补充点S17-1)。

2 调查方法

2.1 调查方式

调查人员分为4个组,每组3~4人,每个组负责调查6个观察点。在统一的调查日,各组同时用单筒和双筒望远镜对所负责的观察点逐一进行观察。发现水鸟后鉴别水鸟的种类,统计水鸟的数量。每个观察点观察10~15 min。到达各观察点之间采用的交通工具为汽车,以减少路途占用的时间。调查在当天完成。

2.2 计数

对少于百只的水鸟或体型较大的水鸟采用直接计数法;对于数量庞大的水鸟(如白骨顶Fulicaatra)或经常处于飞行状态的水鸟(如红嘴鸥Larusridibundus)采用集团估算法,即以5只、10只、20只、50只、100只、500只、1 000 只或者更大的数量为计数单位,估算出鸟群中的个体数量。并只记录同一方向飞行的,逆方向飞行的不在记录范围内。

图1 观察点分布Fig.1 Distribution of observation points

2.3 栖息地分类

栖息地调查参照《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的分类系统,分为内陆淡水湖泊水域、库塘、水产养殖场、稻田/冬水田、农田、人工湿地等类型。

2.4 干扰和威胁程度确定

参考《云南省鸟类同步调查实施细则》,受干扰类型分为人为干扰、家禽家畜干扰、建筑干扰、其它干扰。受威胁因素分为农业生产、家畜家禽养殖、渔业、木材采伐、设施建设、盗猎、污染、自然灾害、旅游、交通等。受干扰和受威胁程度分为强、中、弱、无。

2.5 优势度划分

以调查到的各种水鸟的个体数占统计个体总数的百分比作为划分种群数量等级的标准,大于10%为优势种,10%~1%为常见种,小于1%为稀有种[2]。

3 结果与分析

3.1 种类组成

2次调查共记录到水鸟32种(表1),根据《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3]分类系统统计,隶属6目8科。从组成物种种类所属目上分析,以鸻形目种类最多,雁形目、鹳形目次之(图2)。从组成物种种类所属科上分析,鸭科最多,鹭科、鸥科次之(图3)。

图2 调查到水鸟的“目”组成Fig2 Compositionoforderofinvestigationwaterfowl

图3 调查到水鸟的“科”组成Fig3 Compositionoffamilyofinvestigationwaterfowl

3.2 居留型

依据《云南鸟类志》[4]进行居留类型分析,本次调查共记录滇池越冬水鸟32种,其中冬候鸟或旅鸟22种,占统计总种数的69%;留鸟8种,占25%;罕见鸟与夏候鸟各1种,各占3%。

3.3 各种类数量分析

2次调查共记录到 20 967 只水鸟。以年为单位统计,2016年为 11 645 只,2015年为 9 322 只;以目为单位统计,鸻形目最多,鹤形目、雁形目次之,鹈形目最少;以科为单位统计,鸥科最多,秧鸡科、鸭科次之,鸬鹚科、鸻科和鹬科都相对较少;以种为单位统计,红嘴鸥最多,白骨顶、赤膀鸭Anasstrepera次之。

3.4 优势度

根据优势度的划分标准,红嘴鸥与白骨顶为优势种,黑水鸡Gallinulachloropus、小Tachybaptusruficollis与赤膀鸭为常见种,其余为稀有种。

3.5 空间分布

综合2015年与2016年2次同步调查,32种物种中以红嘴鸥分布最广,整个滇池均有红嘴鸥分布,是昆明市红嘴鸥的主要分布地,其中以草海区域的海埂大坝分布数量最多;小、白骨顶、白鹭Egrettagarzetta等次之,滇池周边基本都有分布,只有个别观察点未观察到;鸭科主要分布于草海及滇池东南边;鸻鹬类分布不规律,零星出现;罕见鸟三趾鸥Rissatridactyla的出现位置为滇池东南边(表1)。

表1 滇池水鸟冬季同步调查结果

续表1

注:R—留鸟,W—冬候鸟,S—夏候鸟,M—旅鸟,O—罕见鸟,+++—优势种,++—常见种,+—稀有种。

从分布地点来看,滇池东南面的7个观察点(S12—S17)观测到的物种种类最多,共20种,占所有调查物种数的62.5%;其次为草海大坝处的6个观察点(S1—S6),共19种,占59.4%;滇池西面的6个观察点(S19—S24)观测到的种类最少,共11种,占34.4%(表2)。

3.6 栖息地

参照《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的栖息地分类,雁鸭类多栖息于内陆淡水湖泊水域,并多活动于开阔水域,鹬类和鹭类则多在人工湿地和淡水湖泊水域的岸边活动。

表2 各观察点物种分布

3.7 受干扰和威胁情况

滇池湿地受干扰类型有人为干扰、家禽家畜干扰、建筑干扰3种类型。人为活动带来的直接干扰与家禽干扰程度弱;建筑干扰在滇池主要是修路、湿地建设或旅游项目建设干扰,干扰程度为中。由这些干扰所带来的威胁主要有家禽养殖、渔业、污染、设施建设、旅游和交通等因子影响。设施建设、旅游和交通的威胁程度较强,其余威胁弱。

4 讨论

1)本次调查共记录到水鸟32种,与1997年韩联宪等人[5]记录到的26种相比,少了绿鹭Butoridesstriata、罗纹鸭Anasfalcata、白眼潜鸭Aythyanyroca、白眉鸭Anasquerquedula、斑嘴鸭Anaspoecilorhyncha和灰头麦鸡Vanelluscinereus6种,而多了普通鸬鹚、大白鹭、中白鹭、黄斑苇鸦、赤麻鸭、翘鼻麻鸭、金眶鸻、白腰草鹬、银鸥、海鸥、渔鸥和三趾鸥12种。本次在草海共记录到水鸟19种,与2007年吴忠荣等人[6]在草海记录到的20种相比,少了凤头潜鸭、普通秋沙鸭Mergusmerganser、白胸苦恶鸟、白腰草鹬和渔鸥,而多了白鹭、夜鹭、翘鼻麻鸭和琵嘴鸭。本次调查记录到的鸻鹬类只有4种,与2013年罗康等人[7]记录到的鸻鹬类20种相比,少了16种。此次调查在2年的同一时间段开展,每年进行1次,每次调查1天,时间有限,故有些水鸟未被观察记录到。然而此次调查有同步的特点,调查范围覆盖整个滇池且同步进行,可以避免因调查范围局限和鸟类移动而引起的遗漏,因此调查更全面,故比其他调查者记录到的种类多。

2)滇池越冬水鸟种类有增加趋势。一些云南省新纪录种不断在滇池出现,如三趾鸥[8]、黑腹滨鹬Calidrisalpina、彩鹮Plegadisfalcinellus[9]、中杓鹬Numeniusphaeopus[10]、蒙古沙鸻Charadriusmongolus[11]、白翅浮鸥Chlidoniasleucopterus[12]、铁嘴沙鸻Charadriusleschenaultii、弯嘴滨鹬Calidrisferruginea[7]等;一些种类消失多年又重新在滇池被发现,如白眉鸭、普通鸬鹚、红颈瓣蹼鹬Phalaropuslobatus等。这种趋势和滇池治理与保护成效显著有关。通过“四退三还一护”治理措施和湖滨湿地建设,滇池生态环境改善,水生生物在恢复与增多。

3)食物和安全感是影响滇池水鸟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浅水的草海和“外海”东部及南部记录到较多的水鸟种类,可能和这些区域食物丰富有关;草海特别是海埂大坝因有较多的人投食,红嘴鸥统计数量高。“外海”西部记录到的水鸟种类较少,可能与该区域水较深、公路离水面近、车辆多、食物少、安全感低有关。“外海”东部和南部都有大面积的浅水区,滩涂多,但东部(S7—S12)可能因紧邻市区、游人多、安全感低,记录到的水鸟种类相对较少;而南部(S13—S18)因远离市区、游人较少,安全感相对高,记录到的水鸟种类相对较多。

5 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食物和安全感是影响滇池越冬水鸟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因此对滇池越冬水鸟的保护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恢复湿地。环湖湿地公园的建设,部分倾向于园林类型的设计规划,满足了市民休闲娱乐之需,却未能完全满足水鸟栖息之求。再则,在部分还湖还湿工程中,一些地方出现已搬迁人员再返回湖边居住的现象,甚至利用滇池养殖鸭、鹅的现象。应进一步采取措施,促进湿地和水生生物群落的恢复,为越冬水鸟提供充足的食物和隐蔽场所。

2)大多数的水鸟对人为活动敏感,频繁的人为活动使其感到不安全。 调查显示,滇池紧邻市区的区域,在环湖湿地公园建成后,人为活动相对频繁,很多水鸟选择远离这些区域。另外,过多的人为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会超出湿地自身的修复能力,从而对其造成破坏。因此,越冬期在一定区域限制人为活动,让水鸟与人保持安全距离是保护越冬水鸟的有效措施和必要手段。

3)调查过程中仍然发现有捕鸟的现象存在,这不仅对鸟类造成直接伤害,重要的是还会对其数量和分布产生影响。因此,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加大对捕捉野生动物行为的处罚力度。

[1] 云南地州市县概况编辑组.云南地州市县概况昆明市分册[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2] 郑光美,张正旺,宋杰,等.鸟类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509.

[3] 郑光美.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二版)[M].北京:科技出版社,2011.

[4] 杨岚,杨晓君.云南鸟类志[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

[5] 韩联宪,陈崇祥,初涛,等.云南昆明滇池冬季水鸟调查[C]//第四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0:270-278.

[6] 吴忠荣,刘越强.滇池草海越冬水鸟种类、数量与栖息环境调查[J].林业调查规划,2008,33(3):33-35.

[7] 罗康,白皓天,吴兆录,等.滇池湿地的鸻鹬类及铁嘴沙鸻和弯嘴滨鹬云南新分布[J].四川动物,2013,32(6):926-931.

[8] 赵雪冰,吴金亮,杨明,等.云南鸟类新纪录—三趾鸥[J].四川动物,2009,28(5):752.

[9] 赵雪冰,和之雪,陈明艳,等.云南省鸟类新纪录—黑腹滨鹬、彩鹮[J].四川动物,2013,32(1):59.

[10] 赵雪冰,和之雪,王英,等.云南省鸟类新纪录—中杓鹬[J].四川动物,2013,32(1):155.

[11] 李飏.云南省鸟类新纪录—蒙古沙鸻[J].四川动物,2013,32(1):115.

[12] 魏天昊,舒树森,杨君兴,等.云南鸟类一新记录—白翅浮鸥[J].动物学研究,2008,29(3):334-333.

猜你喜欢

红嘴鸥草海观察点
我省4家农民合作社被列为部级观察点
烟雨草海
威宁草海
草海初冬
观鸟——威宁草海
德阳的客人
我国城市常见的红嘴鸥
清明节期间全国祭扫民众达1338.7万人次
红嘴鸥
博士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