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又多了个“共产党”

2017-03-27

新传奇 2017年6期
关键词:绿营民意共产党

台湾又多了个“共产党”

2月4日,“台湾人民共产党”在台南市宣布成立。实际上,台湾此前已有5个以共产党为名的政党,这是第6个。此事的有趣之处,是时间和地点的象征意义——民进党全面执政9个月、一点红色萌芽于“绿色大本营”。

林德旺表示,目前有意加入“台湾人民共产党”的有1000人,他计划一年内把党员发展到3万人

“共产党”推动两岸关系发展

在台湾,组党比较简单,只要党员超过30人,就可向当局申请成立,一般来说也不会遭到刁难,哪怕是国民党和民进党都很感冒的“共产党”。

在谈到组建政党的初衷时,“台湾人民共产党”发起人林德旺表示,国民党不争气,民进党搞均贫,所以党成立的宗旨“为主张现代式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坚持‘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和平”。

他在接受采访时说,蔡英文当局推动“新南向政策”,但台湾的发展不能只局限在东南亚,东南亚虽然劳工便宜,可以设厂生产,但外销出口的市场仍在大陆与欧美,尤其是大陆市场,台湾必须维持与大陆的经贸及文化交流,对台湾才有利,只要对台湾经济好的事,就要交流,常交流。

把自己的主张提出来了,那么目前有多少人想要加入呢?林德旺自己表示,目前有意加入“台湾人民共产党”的有1000人,他计划一年内把党员发展到3万人。

其实早在1994年,台湾农民、前民进党资深党员王老养就在台南县新化镇“共产山庄”成立“台湾共产党”。

不过,台当局却迟迟以“不合法”为理由,拒绝对其进行登记注册。直到2008年台湾“大法官会议”通过“释宪”,该党才最终成为“合法政党”。

该党号称有党员2000多人,外围亲近者约20万人,自称“最正宗的共产党组织”。

王老养在岛内知名度相当高,经常开着印有“共产党”大字、插着红旗的招牌式丰田车在岛内进行宣传。

2009年3月底,台湾“内政部”同意“中华民国共产党”成立,陈水扁的堂弟陈天福出任该党“总书记”,党旗直接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不过,在当了短短5个多月的总书记后,陈天福就宣布,他的支持者无法接受在共产党前面加上“中华民国”名字,加上他在党内没有实权,因此决定成立其拥有实质领导权的新政党。2009年10月1日,陈天福一手主导的“台湾民主共产党”正式成立。

按陈天福的说法,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日子,他选在当天成立“台湾民主共产党”,是要祝愿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走向康庄大道。

相比之下,2009年8月成立的“中国共产联盟”,既没有名人效应,也缺乏蓝绿选边站的连带关系,成立后很快就默默无闻。

目前该党党员不超过300人,成立目的是救济灾民为主,积极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相信万物是可以和平共存的,是台湾所有政党中宣传马克思主义最积极的一个政党,但也没有任何政坛代表人士。

不过,这些岛内“共产党”无一例外都热心推动两岸关系发展。2008年时任海协会会长陈云林首度访台,“台湾共产党”动员支持者前往陈云林下榻饭店欢迎,并打出“共产党欢迎共产党”的旗号,一时抢光了“独派”呛声队伍的光彩。

台湾“蓝消绿长”态势出现转折

无论如何,“共产党”的出现,是台湾民间对民进党当局不认“两岸一中”的一个强烈回音。

而把近期一些事连起来,就可更清晰低看出,岛内已持续了两年多的蓝消绿长态势,已出现转折。

2017年元旦,台湾南投人魏明仁在彰化组织了一场盛大的升旗典礼,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国共产党党旗。岛内统派上街抗议时打出五星红旗是常事,但民众如此郑重其事地选择良辰吉日举行升旗典礼并宣誓与“台独”作战,则是头一遭。

台湾竞争力论坛2016年底的一项调查显示,岛内“中国人认同”回升至52%,比2015年度多出近6%。

不同机构的调查数字出入很大,但两岸学界多同意,马英九执政的8年,虽然两岸关系大幅改善,却是岛内中国人认同下降最快的时段,甚至比陈水扁时代降得还多。

现在蔡英文当政,这一数字又开始见长。比如,2016年,中国国民党党员人数逆势增长,新增党员11312人、恢复党籍人数5399人,共计16711人,比2015年的10357人多出6354人,增长约六成。

这种现象有一些客观原因(比如即将举行的党主席选举),但多少反映出,弥漫全岛的绿色恐怖也让国民党的价值重新凸显。台湾的统“独”民意,也每每跟大环境相映成趣。两岸靠得近了,疑虑和恐惧反而潜滋暗长;民进党推开大陆,岛内希望两岸和合的声音又开始壮大。

台湾民众重新认识到两岸关系重要性

民意如流水,蔡英文所没想到的是,执政才几个月,岛内民意就如此迅速地朝她不乐见的方向迁移,支持率已跌至33%。其所推行的“去中国化”、经济新南向、狠斗国民党等政策,在大陆看来就是“倒行逆施”,在岛内明白人看来,也至少是“不务正业”。

台湾大多数人最在意的东西永远只有一个,就是经济。经济搞不好,任你说破天也是没用。民进党只会搞政治,经济只会越来越差,被看破手脚是迟早的事。更多台湾人到时候会认识到,“独”不过是个假议题。

岛内蓝绿民意变化,对大陆同样有借鉴意义。为什么大陆一再对台湾示好、让利,岛内反而出现蓝消绿涨的势头?而民进党上台后,岛内民意却又反转?大陆应该如何把握、因应这样的民意变化?

有种结论看上去很解气:大陆前8年对台湾太好了,强硬才是王道!但如果没有前8年的两岸变暖,今天台湾人就不会真切感受到冷。

两岸之间有一个巨大的绳结,其形成足足用了100多年。现在想用8年就解开它,未免太过乐观。现在两岸冰冻,台湾人反而有机会抽身观察对比。

大陆对台政策从来十分重视台湾民意。过去8年,大陆强调“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并且对处于弱势的绿营保持相对友好和克制。那时大陆希望让绿营也认识大陆并转变观念,所以经常允许绿营人士在相当宽松的条件下来访。

现在,绿营政客也好县市也好,不公开说承认“九二共识”休想过来。大陆惠台措施,也直接指向认同“九二共识”的台湾民众。

也就是说,岛内支持“两岸一中”的民众越多,大陆对台政策越软,反之则越硬。假设有一天岛内蓝营彻底不见了,那两岸就唯有针尖对麦芒一条路了。

而岛内民意受几个因素影响。一是岛内政局,如前所述,蔡英文当局正在充当反面教材,让岛内民众重新认识两岸关系的重要性;二是岛内蓝绿基本盘的变迁,对大陆不利的是,岛内绿营20多年的“去中国化”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台湾年轻人的国族认同问题不小,而老一辈蓝营支持者正在凋零;三是大陆对台政策是否能做到缓急有度,恩威合宜,注重细节和放眼长远;四是大陆政经发展情况,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只要大陆继续崛起,拿出足够的软硬实力,台湾自然归心。

大陆之所以重视台湾民意,是因为在意同胞的感受和利益,也是因为不放弃和平统一的希望。但如果纯以政治家的冷酷眼光看,台湾民意可能就没那么重要了。比如李光耀就曾说,台湾内部的统“独”支持率毫无意义,两岸必将统一,这是两岸实力对比所决定的。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2.4、《环球时报》2017.2.4等)

猜你喜欢

绿营民意共产党
共产党为人民百年千年万年
共产党是好琴手
论抗战时期罗尔纲的清代兵制研究
建议究竟代表多少民意
共产党颂
共产党到底是共产党
曾国藩为什么不让绿营转型,而是另起炉灶拉起湘军?
曾国藩为什么不让绿营转型,而是另起炉灶拉起湘军?
汇聚民情 畅达民意
绿营聚众数万搅局“陈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