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017-03-27程忠武
程忠武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丰乐镇中学)
摘 要:创新精神是每个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具备的一种品格。学生时代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最佳时期,学生思维活跃,往往对同一件事情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学生的这种创新精神需要教师不断地去发掘,并且加以培养,将学生在一点小事情上的创新精神扩展到其他事情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让学生在做一道题上往往有别出心裁的方法。学习也需要创新,尤其是语文这种开放性的课程,需要学生不断地思考,得出自己的观点,使创新精神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创新精神;品格;观念;思考;兴趣
初中语文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是语文学习的关键,学习语文不仅仅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它对学生的生活有所帮助。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中,教师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课堂上完全由老师一个人讲,课后布置大量的作业,学生被动地接受大量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这样,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才能得以实现,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一、创新教学方法,诱发学生兴趣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是学生能否认真学习的关键,学习虽然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但是教师也不要太过于死板,一味地追求安静、严厉的课堂,只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其能力。教育所要培养的是一个有自己的思想、有一定能力的人,而不是只会按照固有的思维模式去做事的人。
2.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学习是相互的,需要师生之间不断交流。教师通过交流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从而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学生通过交流,解决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课堂上教师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讨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观点,他们之间不断交流,学习好的带动学习差的,形成良性循环,在交流中带动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创设教学情景,注重思维训练
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训练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课前准备好相应的课件,可以用图片、视频等形式来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兴趣。在上课时教师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地去思考,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教师最后再进行点评,当学生的答案偏离重点时,不要马上去否定它,而是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来把握重点。每节课都进行这样的思维练习,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意识自然而然就提升了。
三、营造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传统教学观念,以教师为尊,教师一言九鼎,使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样的教育观念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的教育教学,沉闷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感到压抑,学生不敢过多地向老师提问题,或提出自己关于问题的独特见解,即使有学生斗胆提出自己的质疑,这个问题也很有可能被老师无情地忽略,长此以往,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极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1.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适宜学习的氛围是我在教学过程中致力去做的,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亦师亦友,亲近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正确的批判观念与质疑意识,学会正确、客观地评价他人,敢于对老师所讲、课本所述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发展,创新意识得到保护,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2.创设条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通过活动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使自身能力得到锻炼,精讲多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成绩。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注重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习,在自学中交流讨论,自行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意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以及独特的见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起引导作用。
四、思想启迪,走语文教学的“新路子”
丰富的想象力是人类所特有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养成,而发散思维也正是创新的基础,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应注重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精心选择一些有发散性的文章供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课文的学习中,面对一幅画、一篇诗意的文章,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在腦海中勾勒出一幅幅唯美的画卷。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讨论中学习。教师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创造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鼓励学生做一些小发明、小创造,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于漪.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英]约翰·怀特..再论教育目的[M].李永宏,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