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2017-03-27张祖华
张祖华
摘 要:艺术在生活中处处可见。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在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加学生的音乐审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小学作为培养学生音乐乐感的重要阶段,在学生的音乐启蒙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学生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音乐学习垫定了坚实的基础。现阶段,小学音乐新课改给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新教学模式,以体态律动教学为基本的出发点,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体态律动;有效教学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坚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學理念,创新音乐教学模式,引进新型的体态律动教学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美感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欣赏水平。音乐课堂中的体态律动教学,即指导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通过用身体的运动来感知音乐的旋律,从而将这种体验转化为对音乐的认知和理解。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引进体态律动教学模式很有必要。本文通过分析三种新型的小学音乐体态律动教学模式,希望为新课改下的小学音乐有效教学提供借鉴。
一、借助多媒体进行体态律动,使学生掌握节奏
媒体技术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动态的图画、优美的乐曲和形象的视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多媒体教学技术被引进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更能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乐感,从而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例如,在讲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人教版)《健康歌》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记忆全部歌词内容,感受歌曲中跳荡的音乐节奏,指导学生根据音乐进行身体的律动,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在进行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播放《健康歌》的教学视频,使学生先感受本首歌的音乐节奏,之后教师给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本首歌的乐谱,即“重音,轻音,整体旋律等”,使学生进行初步的感知。学习完成后,教师带领学生跟着视频的讲解进行身体的扭动,用身体的节奏去感知音乐的节奏,从而提升对本首歌的整体感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在合理情境中进行体态律动,使学生掌握节拍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设置具体的、可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可观的、可触摸的教学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例如,在讲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人教版)《民族的舞步》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掌握《秧歌舞》这首歌的音乐节拍,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设置具体的体态教学情境,认真感知《秧歌舞》的音乐律动,从而提高学生对民族秧歌舞的整体认知。在进行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指导班里会跳秧歌舞的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现场表演,从而带动全班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之后教师给学生讲述本首歌的重点和难点,即“本首曲子的曲式结构、乐谱律动特点、轻重音特点等”,并引导学生进行歌唱,熟悉歌唱的技巧。之后教师给学生讲述秧歌舞的基本步法“四步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基本的走动,配合音乐的节拍,踩住“重音”进行练习,并使学生同伴之间进行练习,从而激发学生的音乐感觉和音乐认知,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具体情境的模式促进了学生的参与,一方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学习。
三、在小组合作中进行体态呼吸的练习
在小学音乐新课改中所倡导的合作学习,是指教师在课堂合作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乐感和音乐鉴赏水平,从而促进教师的高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
例如,在讲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人教版)《大河之舞》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掌握乐曲《大河之舞》的音乐节奏特点,结合与本首曲子相应的踢踏体态律动练习,掌握练习中的呼吸节奏,从而促进对本首曲子的理解。在进行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并在每个小组设置一名组长,配合教师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接着教师指导学生跟着曲子的节奏对曲子进行整体感知,感受节奏的快慢和律感。之后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体态律动练习,教会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掌握体态的呼吸节奏和速度,使自己的呼吸由慢到快,跟着音乐节奏进行呼吸,感知自己的身体律动,从而对音乐进行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在小学音乐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创新音乐教学模式,引进新型的体态律动教学,从而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知,培养学生的乐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崔蕾.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科普童话,2016(23).
[2]刘伟,张会艳.小学音乐教学中体态律动运用现状的调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