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笔精到形美神足
2017-03-27田伟
田伟
(江苏省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
摘 要:优秀的书法作品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线条美、结构美、章法美、形神兼备,欣赏者还需具备较高的文学修养。
关键词:线条;结构;章法;气韵;修养
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书法作品是书法家审美情趣、文学修养、书写技巧等各种素质的综合体现。我们欣赏书法作品不仅可以从中得到艺术美的享受,还可以体味到作者的创作心境和思想内涵。同一件作品,欣赏者的评价也是有差异的,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说明由于欣赏者受审美学识的不同、时代环境的改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享受美感的程度也是各不相同的。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笔者认为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线条美
一件书法作品的美丑与否与其点画笔法到位与否有着直接的关系,线条要笔笔到位,长短粗细适中,笔法丰富,浓淡相宜,体现变化美。元代赵孟頫在《兰亭跋》中云:“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书法的线条美具有力量感、节奏感和立体感。书写时相同线条要避免雷同,例如颜体“三”字,三横高低、长短、粗细、曲直、走向均形态各异;同一作品中的相同字也要避免线条雷同,例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其中二十一个“之”字写法极尽变化之能事,洋洋洒洒,无一雷同,王羲之用娴熟的笔法表现出笔墨的浓淡相宜,有骨有肉,或收或放、或慢或快、或藏或露、或断或连、或动或静;被誉为魏碑第一的《张猛龙碑》,点画多变,形态各异,众多点画,无一相同,书法劲健雄俊,运笔刚健挺劲,斩钉截铁。
二、结构美
书法作品光有精美的线条是不够的,字的结构还必须端正平稳、布局紧凑,给人以稳健之感,体现结构美。有些古帖中的字看似不稳,实质是险中求稳,通过线条淋漓尽致的变化表现出字的结构之美。元代赵孟頫在《兰亭跋》中云:“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汉字各种字体都因笔画的变化而形成不同形态,要使字的笔画搭配适宜、匀称得体,研究其结体必不可少。正如清冯班在《纯吟书要》中所云:“先学间架,古人所谓结字也,间架既明,则学用笔。间架可看石碑,用笔非真迹不可。结字,晋人用理,唐人用法,宋人用意。”又云:“书法无他秘,只有用笔与结字耳。”可见,结构在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例如《张猛龙碑》中的字结构外疏内密,忽大忽小,忽方忽圆,收放得宜,欹侧取势,结体精密有奇趣,不愧是魏碑优秀的范本。
三、章法美
字有了线条美和结体美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组合成优美的篇章,它才能发挥线条美和结体美的作用。还必须与书写者的学识、气质、人品、素养等结合起来,将线条、结体赋予灵魂,才能产生神采,进入高层次的艺术境地。整幅作品的布局,是否字字流畅,笔断意连,字的大小、正侧是否变化合理,用墨是否干湿变化合理,笔画粗细变化是否合理,落款印章是否合理。章法布局要疏密有致,既要考虑到留白、又要考虑到疏密度,正如古人所说:“密不透风,疏可跑马。”这样随着整幅作品的上下引带关系的加强,审美气韵也随之体现出“入木三分”“力屈万夫”的力量美感,给人以“精、气、神”的完美体现。书法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曾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这段文字实际上揭示了书法创作中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兰亭序》其章法疏峻,结字顾盼,表现出的是王羲之饮酒微醉后的朗达潇洒,物我两忘,不愧为博涉众美的经典之作,读其文、赏其书、品其趣,是一种非凡的艺术享受。而颜鲁公的《祭侄文稿》开始疏朗,用笔凝重,可以看出作者开始时较为理智,而中后部分则任意挥洒,随心所欲,每每观之则有悲愤之感油然而生。
此外,欣赏者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学识修养。这就要求我们欣赏书法作品时,还要适当地了解其创作的时代背景。书法作品和文学作品一样,书法家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心境写出的作品也是不一样的,如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是和友人相聚在愉快的心境中写下的,作者在宴酣之余,笔走灵蛇、兔起鹘落,一挥而就,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大行书”;而唐朝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则是为纪念侄儿在安史之乱中不幸身亡而写的,悲愤之情夺腔而出,作品笔画浓淡、疏密有致、大小不一,被誉为“天下第二大行书”。因此,我们一定要把作品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评论和欣赏,那才是最完美的欣赏,这就要求我们要多读古代汉语书籍,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只有博览群书,才能提高我们的艺术欣赏水平,对书法艺术的解读程度也就大不相同了。
综上所述,优秀的书法作品必须形美神足,形神兼备。我们学习书法的过程实际是个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过程,欣赏过程中我们必须综合运用各种书法技能、技巧和书法理论知识,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审美评价能力,尽力按作者的創作意图体味作品的意境,努力做到赏中有评、评中有赏。只有当我们对一件书法作品有了较高层次的认识和领悟,我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到它的精髓。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