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数学教学的实施

2017-03-27高洁丽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订单式中职高职

高洁丽

【摘要】根据教育部关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招生管理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国家在每年的普通高校招生时,对普通高职高考的录取比例进一步减少.中职的数学教学如何适应以就业为目标的中职数学教学,同时又兼顾到少数的高职高考,是这场改革给我们从事中职数学教学的工作者提出的一大难题.中职数学教学如何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改革的出路在何方,需要我们积极探索.

【关键字】高职高考;教学观念;多样化教学;订单式培养模式

最近,教育部颁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招生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从2007年起,普通专升本招生计划按不超过当年应届普通高职(专科)毕业生5%的比例安排,并纳入当年普通本科招生计划总规模.这一新的政策,意味着今后中职高考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强,虽然国务院对珠三角地区的中职学校高考的招生录取比例有所增加,但根据去年的高考成绩的统计结果,我校每年能考入高职院校的学生不超过当年毕业学生总数的20%,也就是说80%的学生都将面临就业的出路.企业需要的是技能型的人才,在全社会普遍推崇全面的产业升级.整合劳动资源的今天,专业的技能人才可以为企业节省很多的成本,显得尤为重要.中职教育要承担起为社会输送技能人才的责任,让每名学生都能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技术人才.在中职数学教学中,以就业为指导实施数学教学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一、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转变教学观念

2009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申报中等职业教育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选题的通知》,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课、文化基础课等必修课程教材进行了规划并统一编写.明确规定: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人文科技素养为基础,以为专业教学服务为重点,以“够用实用”为原则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本校近三年来的学生的研究,收集数据如下:

表近三年××学校的入学新生与毕业人数

新生人数就业人数就业人数百分比

2010入学新生9502013年毕业人数65068.42%

2011入学新生9802014年毕业人数70071.42%

2012入学新生10022015年毕业人数80079.80%

表格很清晰地显示出近几年来中职毕业生就业人数在不断增加,中职学校的教学工作要与社会的需求相接轨.中职学校的招生对象基本是本地的生源,他们对本地的经济现状和风土人情都有很深的见解,尤其是语言的沟通方面.多数的企业都愿意招收本地生源,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本地的生源比较有保障,劳动人口的流失率相对较低.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是时候我们要转变我们传统的教育学生向高职高考进军的观点,而是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对学生就业的层面的研究上.对80%需要就业的学生来说,数学作为基础文化课,除了为专业课教学服务之外,要充分发挥它的另外两个作用:一是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知识与能力基础,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发展潜能;二是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完善的人格奠定知识基础.学习数学不是靠机械性地背诵公式,而是要寓教于乐,寓情于教,让学生在充分了解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学习.

二、以就业为中心,实施多样化教学

以笔者所在的广东省东莞市为例,每年中考的学生数大概有四万多人,中考成绩按照900分计算,中等职业学校新生的主体主要是300分左右的学生.数学的平均分大概60分左右(总分120分),这些学生群体,在时尚方面,对外界新事物的接受、模仿能力非常强;在知识的追求层面,对理论学习的理解、接受能力非常薄弱,知识零碎,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十分有限,只是习惯性地机械模仿,数学基础十分薄弱.根据高职高考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将数学教学内容进行了删减,主要有: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包括指数函数与三角函数);数列;平面向量和解析几何(直线和圆锥曲线部分).在教学过程中,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引导,强调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自我练习,以“授人以渔”为终极目标,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招生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我校主管教学的相关领导和一线的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对数学的教学不断地改革:兼顾高职高考的需求,多数专业的新生一年级第一个学期每周4课时,第二学期每周2课时;而对于数学知识应用比较少的专业,如幼儿师范、电脑美术等班级一直都是采用每周2课时的模式;企业管理班级和数学的练习比较紧密,一般都采用每周4课时的模式.这一决定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在周课时为2节的有限时间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我们在课堂的教学中更多强调的是直观形象的感官教学和简单知识的记忆.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中应用,不仅可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函数”是中学数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是以运动变化的观点对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一种刻画,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避免手工绘图的速度慢和不精确的弊端.课堂教学中,可以用几何画板根据函数的解析式快速做出函数的图像,并可以在同一个坐标系中做出多个函数的图像,如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做出多个幂函数图像,比较各个图像的形状和位置,归纳幂函数的性质;还可以做出含有若干参数的函数图像,当参数变化时函数图像也相应地变化,从而有利于学生认识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加深了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可以给教师教学带来便利,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便于理解和接受,活跃课堂氛围,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将这些信息技术教给学生.新版的教材中比較侧重学生对数学辅助工具的应用,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计算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器的功能不断增强.如CASIO公司推出的fx-991ES型科学计算器已经能够按照自然书写格式进行输入和显示,并且具备表格、解方程、进行函数运算、和向量的运算、进行概率与统计的相应运算等多种功能.因此,要把计算器的使用作为基本技能,在指数、对数运算和三角函数的学习中,可以大大节省课堂时间,简化教学程序.为此,我们多次在数学的第二课堂中举办计算器应用知识竞赛,既为了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计算器)的技能,也是为了方便数学计算,让数学的学习简单化,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分层教学,以多变的教学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必需的知识.前面说到的对有志参加高考的学生开设高考辅导班是分层教学的一个方面,它解决的是只有20%学生的学习问题,而面对更多的80%,我们需要更加灵活的策略.一般来说,在中职一年级的时候,多数的数学知识与初中所学部分有很多的联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是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的.但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渐出现了不同的格局.就我们学校而言,财务与会计管理班和商务英语班学生的基础相对扎实,学习也比较刻苦,对这些学生,可以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并在课堂中适当加入一些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而在计算机专业的班级,只能够给他们一些最基本的要求,会根据例题的模式解答相关的习题即可.而针对专业的不同,课堂的侧重也有所不同,对财会专业,对与其专业相关的利息问题、存款计算、投资收益等问题可做详细甚至拓宽的解析;对计算机专业,要偏重逻辑问题中的“是和非”等,与其所学的数字电路相关联,真正实现基础学科为专业学科服务的目的.

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以就业为导向数学教学相结合

职业教育要适应社会对实用性人才的需求,就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以就业为导向,是实现职业教育服务就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依托企业办学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企业参与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完善就业导向的重要途径.所谓“订单式”人才培养就是以企业的用人标准制订教学计划,设置专业、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学生毕业后在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校企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自2007年以来,大力发展物流专业,并利用寒假、暑假期间组织教师到深圳某物流公司集体学习,根据在企业学到的相关情况,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对基础文化课程也做了一定的调整.而“订单式”的人才培养,依托企业的指导,可以让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就能够掌握企业基本的操作常识,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够掌握相关的技能,创造更多的社会效应,还可以更早地给学生进行定位,使之明确目标而继续学习.因此,学校要对这种行之有效的与社会密切关联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付诸实施于教学中,而作为在一线教学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需要改变教学的过程、环节和教学模式,更好地为专业知识服务.虽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工作增多了,但效率却可以成倍地提高,教学效果也可以得到更多的肯定.

总之,中职数学教学也是一块不可忽视的阵地.当前,中职数学已由原来的主要学科地位转变为辅助专业课程的基础文化科,如何适应社会的需要,如何让中职的数学教学更好地服务于专业教学并支撑起高职高考的重要学科,是我们需要长期探讨的问题.我们从事中职数学教学的工作者都要有坚强的信念,为培养技术型的人才而尽心尽责.

【参考文献】

[1]于建华.分层式教学增值式评价[J].职教通讯,2005(2).

[2]張剑平,刘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韩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初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招生管理工作的通知[Z].国办发[2006]38号.

猜你喜欢

订单式中职高职
宇航通用单机订单式管理模式构建与实践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山西临猗:开展订单式培训 打造劳务输出品牌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质量管理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