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控火焰切割件切割变形的工艺控制

2017-03-27陈丽

科技资讯 2017年1期

陈丽

【摘要】:钢板在进行火焰切割加工的过程中,产生变形是比较常见问题,变形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加工质量,严重的还会给加工构件的使用造成影响,最终导致产品成品升高。本文主要以我公司出口到澳大利亚PN机车的切割零件为例,首先分析了在切割过程中零件产生变形的主要原因,然后针对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通过分析研究能够提高数控火焰切割件的质量。

【关键词】:数控火焰切割;切割变形;工艺控制

中图分类号:TG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a)-0000-00

0引言

数控火焰切割机的控制系统是数控系统,主要切割部分使用的是氧气加丙烷等气体,然后对金属材料实施切割处理。工作原理是使气体达到金属材料的燃点,将其进行熔化后进行切割分离,然后在通入高压氧气,将残渣吹掉,切口产生[1]。由于这种加工方式能够切割的钢板比较后、成本非常低,所以被广泛使用在各种机车车辆行业。但是,由于火焰的温度非常高,切割钢板会产生较大变形量,因此,必须要研究出如何避免变形的出现,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质量。

1产生变形的原因

金属材料在进行火焰切割加工时产生变形的主要原因如下:

(1)金属材料在轧制或开卷时必然会产生比较大的内应力;

(2)金属材料在进行切割处理时,局部受热加速,材料沿切割方向迅速膨胀,火焰周围也会急速膨胀,切口处会形成较大应力,且难以消除,如果应力超过材料本身的趋势强度,就会产生塑性变形;

(3)冷却过程中,金属材料在切割时由于温度变化会产生变形,周围母材会形成比较大拉应力。由于这种受热和冷却的不均匀性,材料的内部应力不可能全部抵消,正是由于这种内部应力的产生,导致整个零件会产生不同程度形变,零件整体尺寸会发生变化,表现也会出现不同形状的變化。

2切割变形分析及控制

出口澳大利亚PN公司的零件非常多,从实际切割过程入手,仔细分析出发生变形的主要原因,进一步提高工艺水平,有效控制变形量是生产的目标。

2.1单一规则零件的切割

以PN机车构架上的某一零件为例,该零件的厚度为10mm,该零件形状非常规则,可以使用几个割嘴同时进行切割,零件的宽度方向尺寸比长度大。图1中1-A模型中所说明的是三只割嘴同时工作的数控程序,箭头方向即割嘴走向,虚线则为割嘴的空程。每只割嘴切割完A的所有孔之后从a点引入后进行A出的外表面切割,然后在将B出所有孔切割完成,再从b点切割B处的外表面。

事实表明,按照这个切割程序所完成的零件,大部分都会形成一定的变形,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孔中心线处较之图纸尺寸发生偏移,最大偏移量为4mm。

产生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零件长宽比例比较大,长边受热后内部应力不平衡导致出现变形。图1中,a点开始切割A,钢板静止不动,零件边缘处的边1和边2内部应力基本平衡,零件此时没有变形。但是在进行边3处的B切割时,因为2与3距离非常近,所以进行3处切割的时候2同时被加热,此时的边2与边1内部应力就出现不均匀的现象,边1处的应力会迫使整个边1进行收缩,钢板框架就会整体偏移,割嘴慢慢切割零件下端时,加上之前的孔已经移动,就会形成如图3所示的变形。

经过上述分析得出,使用图1中1-B进行切割时,A和B可以当做是一个整体,先加工内孔,然后按照1-7的顺序将零件所有边进行切割,边4是共用边。如此一来,切割B后,边2与边4内部应力相同,切割A时,边4与边6内部应力相同,钢板框架不会因为切割应力发生形变,这就保证了整个零件的尺寸准确性。

长方形板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长宽比比较大的规则形状的零件,使用常规切割方法会出现旁弯现象,因此可以使用如下加工方法:多割嘴一起工作,先将长边进行切割,待钢板温度下降至常温后在进行短边切割。如果两次切割中的火焰强度偏差不大,零件两个长度方向同时受热,所以就不会发生变形情况。

2.2单一异形零件的切割

以PN机车车架中的某零件为例,其厚度为6mm,异形件且外形比较大。要想提高此类零件的材料利用率,就会选择套料的方法进行加工。图1中3-A是常规数控程序,每只割嘴从a点引入进行A的加工,然后以b点开始加工B。大量事实表明,此种加工方法变形率基本会维持在50%左右,因为该板材厚度比较薄,所以其整个变形量会高达5-7mm。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出切割时,后续加工的边2较之先加工的边1长度较大,因此边2处的内应力会大于边1处,而又因为边2是凹边,所以凸边会阻止一部分变形的发生,综合应力影响之下,零件变形不大且框架不会出现偏移;B边切割时,后续加工的边4应力较之先钳工的边3要小很多,而钢板凸边只能阻止边3处的部分变形,这就导致整个工件出现比较大的变形量。

经过上述分析,使用图1中的3-B切割模型,A处程序保持不变,进行B处加工时,b点引入,逆时针切割,此时B处的综合应力不大,此处变形量较小。不管零件形状如何,只要是零件比较长且尺寸比较大时,间断切割法是保证变形量在可控范围内的最佳加工方式。此种方法主要是在零件周边事先设置一些不需要加工的点,用来将零件连接,避免出现较大变形量,待工件冷却后再进行加工。

2.3多零件套料切割

如果在一张较大的板材上进行多出切割,一般会进行套料加工,此时因此板料变形的因素就比较负责。要想使得内部应力不大,方向和顺序要控制的好。

2.3.1切割方向

切割方向选择好的话可以保证最后切割一侧能够有效分离板材。如果切割过早或者钢板大部分已经分离出去,周边框架内部应力就不会消除,最终导致整个框架的变形,关键尺寸也无法保证。

2.3.2切割顺序

切割顺序对于切割变形的影响非常大,经过大量实践经验总结出,通常会按照“先内后外、先小后大、先圆后方”的加工方式[2]。先内后外就是指先进行板料内部零件的切割;先小后大是指先加工尺寸小的零件,此时热量不大,不能对零件产生影响;先圆后方是指先进行圆形的加工,热量会均匀传递,内部应力保持平衡。

2.3.3应用SigmaNEST套料软件

SigmaNEST中包含有先进的自动套料程序、加工轨迹最佳选择以及自动化管理的自动套料软件。在避免变形中,具有非常多的方法可以选择,如留割、搭桥、最小热量法等等。留割是指尺寸较大部分的零件一般要保留15-30mm部分,与母材连接,避免出现较大变形量;搭桥是指套料完成后,零件之间单独设置一些桥,将相邻零件当做一个整体,保证连接作用,避免出现变形现象;最小热量法是软件中会自动选择产生热量最小的行走路线,而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根据套料情况选择最佳切割方向,以减小变形量。

3结语

数控火焰切割过程中,选择变形量较小的加工方式,如留割、搭桥等等,选择最佳的加工方向以及加工顺序,制定变形量最小的加工程序,防止零件出现较大变形量,提高零件加工水平,以达到提质降本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施汉生,姜兴辰.氢氧火焰切割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冶金设备.2012(02)

[2]钱金川.分离式氢氧机在连铸坯火焰切割中的应用[J].金属加工(热加工).2011(02)

[3] 陈建平,马琳. 传统火焰切割技术在机加工领域的推广应用[J].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