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小学不书面考试,不打分评价

2017-03-27

江西教育B 2016年12期
关键词:书面评语课程标准

上海市教委近日发布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指南,从而将“等第制”评价覆盖至整个小学阶段。“等第制”评价主要特征是不进行书面考试,不用分数评价,不排名,上海从2013年起在小学一、二年级实行。数据表明,“等第制”评价与学生学习状态呈显著正相关。

据介绍,“等第制”评价以上海市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不同年级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从“重分数”转向“重素养”,在关注学业水平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良好习惯养成,并以“等第+评语”的方式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习的诊断和改进作用。对各学科而言,“等第制”评价从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成果三个维度展开。其中,语文评价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表达三个方面,数学评价内容包括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四个方面,英语评价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句法、语篇五个方面。

在评价方式方面,上海鼓励教师根据具体评价内容合理选择评价方式,倡导评价的校本化实施。对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评价,可以通过日常观察、作业分析、过程记录等方式获取信息;对于学业结果,可通过口头测验、书面测验、表现性任务、作业分析等方式获取信息。

上海倡导采用“等第制”和评语相结合的方式呈现评价结果。等第可采用A、B、C、D或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来表达,评语内容除了客观描述与等第相一致的学习结果,还要提出合理且可操作的改進建议。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董少校)

猜你喜欢

书面评语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书面表达之叙事描写类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流沙河语录及诸家评语
书面表达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作文评语探讨
如何写好作文评语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