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观察为景增色
2017-03-27李旭东
李旭东
[摘 要]写景物也需要观察,更应做到四结合:“定”与“动”结合;“虚”与“实”结合;“动”与“静”结合;“浓”与“淡”结合。
[关键词]写景;观察;四结合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3-0020-01
写事物需要观察,写景物也需要观察。景物描绘得生动、形象,是作者用一双慧眼细致观察的结果。法国诗人阿拉贡说:“什么事物最妙?善良的人,睁大眼睛瞧。”就是告诉我们,观察要细心和全面。
一、“定”要与“动”结合
定点观察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观察景物,要选好合适的观察点,选取恰当的视觉角度,如同攝影作画一样,是有的放矢的观察。这种方法适合于典型环境里的自然景物的描写,焦点醒目,个性鲜明。如杨小琴同学的作文《冬游鹰咀山》里这样写道:“站在山顶上,头顶上是一片蔚蓝的天空,北面是一块块陡峭不平的山地,地里是一片片绿油油的冬麦,此时不得不惊讶于二牛抬杠,冬日里还能送出春帆;南面是一排排整齐的新疆柳,好像是路边检阅的队伍,放眼望去,远远的太子山,巍峨险峻,白雪皑皑。”
但事物是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即使是同一景物,角度不同,呈现出来的面貌和效果也不同,这就需要把定点观察和移动观察结合起来。用移步换景时,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其次要把移步后的景物具体展现出来,使读者看到一幅绚丽多彩、内容丰富的生动画面。如赵红同学的作文《走进秋天》里这样写道:“路过乡园边,走在小径上,这边的棵棵松树依然昂首挺胸,那边的丛丛翠竹依然精神抖擞。瞧,是谁那样赶趟儿似的给杜鹃姑娘换上了红装?你瞧她似羞非羞地涨红了脸,真是所谓的‘霜叶红于二月花。
走进树林,远远传来了秋蝉支支动人的心曲。夕阳西下时,你会惊奇地欣赏到一曲优美的田园笛声。这是山野孩子自制的双管竹笛发出的,声声流入心田。此时此刻,你是否融入了大自然?
轻轻地趟过小溪,轻踩着青青的草儿,悄悄地来到田野。一股泥土的芬芳便伴着清风向你扑鼻而来,细闻,还带着丝丝谷子的甜味……”
二、“虚”要与“实”结合
实景是能感知的现实之物,虚景是未出现之景。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描写景物能使景物更形象。如《沁园春·雪》中实写的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虚写的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样写不仅打开了行文的思路,而且使写景画面富于立体感和艺术性。
三、“动”要与“静”结合
最妙的景色,要有灵动之处,即有生命,有灵性。写景时动静结合,以静来凸显动的活力与灵动,以动来衬托静的柔婉与淡雅,正像风景画中山有水相伴,月以云依托,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一种是化静为动,直接把静景写活,赋予静态景物以流动感。如《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钻”字,生动地表现了春草的活力。另一种是以动衬静,以声态显静。如刘自珍同学的作文《美丽的校园》中这样写道:“教室里特别的安静,只听见同学们写字的沙沙的声音。”唐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用人语的分明衬出了空山的静寂。动静结合得好,可以给人一种如见其景、如临其境之感。
四、“浓”要与“淡”结合
苏轼诗云:“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话内含一个审美观念,即写景不可只“浓”或只“淡”,而应该“浓”和“淡”恰当地搭配起来。“浓”就是要浓墨重彩,即对景物的某一部分进行工笔细描;“淡”就是用粗放式的语言勾画景物的轮廓。
怎样做到“浓”呢?就是要求与主题关系密切的景物,调动五官感觉,细致观察事物。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眼睛,只有去仔细观察了,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过程或事情的来龙去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要想观察出个究竟来,就得将眼、鼻、口、耳、舌、手等所有感官都调动起来。如《春》中:“‘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句从触觉写了春风的柔和。“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这句从嗅觉写春风的芳香。“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这句从视觉写了春风的和悦。如此把春景描绘得生动细腻,栩栩如生。只有展开合理的想象,把景物的状态、颜色、声音、气味描写出来,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再说“淡”,就是要求与主题关系间接的要写得粗淡一些,简洁一些。如《湖心亭看雪》可谓是张岱文笔简练,不事雕琢的传世之作。全篇行文很少使用形容词,也不借助特别的修辞进行细致的刻画,而是纯用白描——不施浓墨重彩、不加烘托渲染,只用寥寥几笔就勾勒出鲜明生动的风景。“惟长堤一道、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量词的精妙使用,突出大雪漫漫中人与物之渺小,令人产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之感。
因此,“浓”与“淡”要配合着用,大处粗,小处细,两者相辅相成。
总之,写景物要注意四结合。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为情所设,情景交融才是最根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