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当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2017-03-27唐小城

科教导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当代启示人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

摘 要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唯物史观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从人的需要、人的活动及其能力、人的社会关系、人的个性以及实现条件多维度阐述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并且从重视职业教育、以学生为本、组织多样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普遍交往、注重培养学生个性五个方面阐述了对我国当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职业教育 当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2.002

Abstract On the issue of the man's all-round development, is the cor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ttention problems. This article from the needs of the people, human activities and their ability, social relationships, the person's personality as well as the realization conditions of multi-dimensional elaborated the Marx person's full scale development theory's basic connotation. This article also from the emphasis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take the student as this, organize various activities, guides the student to participate in the general contact, pay attention to cu ltivate students' personality five aspects elaborated the person's full scale development theory enlightenment on contempor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Keywords Mans all-round developm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标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做了首次科学的阐述。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全面才能的自由发展”、“个人的独创和自由的发展”。

1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

第一,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需要相联系。首先,强调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动物与环境是充分协调,世界可以满足动物的需要。但人的生存光靠适应环境是不够的,人必须通过发展来实现生存。新的需要的产生是人之为人的必然要求,为了创造人的历史,人需要全面自由的发展。其次,强调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个体的发展是群体发展的前提,而歷史的发展则是个体发展的总体展现。 “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①

第二,人的活动及其能力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曾经痛斥“资产者把无产者不是看作人,而是看作创造财富的力量。资产者还可以把这种力量同其他的生产力-牲畜、机器-进行比较。”②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必须是价值的创造能力和享用能力都得到均衡的发展。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主要指个人创造物质、精神、社会和人的价值的能力,包括劳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管理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第三,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制约着人的生产、生活活动。如果一个人的“生活条件使他只能牺牲其他一切特性而单方面地发展某一种特性,如果生活条件只提供给他发展这一种特性的材料和时间,那末这个人就不能超出单方面的、畸形的发展。”③“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④个体的发展程度取决于社会关系的发展,取决于周围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使人超出畸形发展的生活条件即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第四,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个性需要全面、自由、充分发展,而个性的形成又取决于个人生产的内容和方式。马克思认为,人的个性自由发展是指人在潜能、身心需求和能力等方面得到充分发挥和满足。实现和发展人的个性,离不开个体所属的社会。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人们普遍交往的建立,使得人们摆脱了各种事物的束缚,个人才能充分表现出个性特点,人才能够自由全面发展。

第五,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从社会制度、生产力和教育三个方面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所需具备的现实条件。共产主义制度的先进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保障。”⑤社会私有制和旧式分工的消灭,使人摆脱了畸形或片面发展的可能,使得人的全面发展有了可能。“可见,消灭私有制和旧式分工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未来新社会的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直接途径。”⑥

2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我国当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为在职业教育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前提,正确认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对于我国当代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第一,重视职业教育,引导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然要求教育同生产相结合。当前,职业教育作为把人力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桥梁,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途径。现代职业教育构建了相互衔接跨越终身的教育与培训系统,能够满足现代人持续发展的需要,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动态实现。职业学校可通过不同的专业设置、教育内容和形式充分发挥个体的潜能。个体自主、自觉地选择为将来投入到专业学习当中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有利于最大程度地挖掘个人相关方面的潜能,实现个体的个性化发展。职业学校应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使学生快速完成向职业人和社会人的转变,最终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

第二,在职业教育中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成长需要。职业学校的学生正是十六岁左右的青少年,他们思维活跃,活泼好动,兴趣广泛,渴望在学校中提升自己,为顺利踏入社会作好准备。作为学校,首先应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比如,建设功能齐全的多媒体教室,开放自习室,建设温馨的学生宿舍,开放图书馆,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料,提供充足的实训器械和设备等等。其次,职业教育中课程设置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对于必修课学校统一组织安排外,可以适当设立选修课,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和生源素质以及学生未来就业需要,抽调优秀教师开设选修课,由学生根据自己需要进行选择,每學期完成一定课时的学习任务。组织教师做好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最后,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第三,组织多样活动,提高学生的全面能力。与普通中学以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为核心不同,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全面能力的提高,职业学校应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目的。职业学校既要完成基础课、专业课的教学任务,更应加强专业课和技能实训课程的安排,强调学生劳动动手操作能力,把实际操作贯穿于整个理论教学过程中。另外,学校团委、教务科、学生科应联合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等。同时,注重德育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不仅懂得提高价值创造和生产的能力,也应提升价值的享用能力,使得价值创造和享用能力都得到全面发展。

第四,引导学生参与普遍交往,建构合理社会关系。人的发展必须在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和社会交往中获得。在不断多元化的社会关系中,人获得多方面的规定性,成为越来越全面性的人。在职业学校教育中,应该重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去理解、尊重、爱护和关心他人,学会以宽容、协作的精神对待他人。教育学生懂得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社会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对人类、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意识,塑造学生高尚的品德,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心态。良好的社会关系是人的需要的满足和人的能力发挥的重要前提,只有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人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因此,应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层次的社会交往,锻炼各方面的能力,丰富和发展社会关系,为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第五,注重培养学生个性,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和选择性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强。不同的个体在兴趣、爱好、性格、气质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在选择发展方向,进入专业领域学习后的差距也会逐渐表现出来,在职业教育完成后也会进入不同的职业领域。职业学校应对不同个性类型的学生加以关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需要。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不是讲求一切,或者是只强调学习单一技能,应积极为学生创造宽松、自由、民主的环境和条件,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使学生能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选择学习内容、方式和时间。并且,允许学生业余参与社会实践,使工作和学习这两种活动互为调剂。珍视学生的个性与需要,有针对性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1版(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62.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95-296.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95.

⑤⑥ 唐小城.浅析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87.

猜你喜欢

当代启示人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视域下的共享发展理念
浅论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宋代分路取士与凭才取士的论争及其启示
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理论的异同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当代启示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