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自主选择过程中学习品质的养成教育

2017-03-26江苏省丹阳市新区普善幼儿园彭解华孙丽萍

家教世界 2017年15期
关键词:区域游戏幼儿

◆江苏省丹阳市新区普善幼儿园 彭解华 孙丽萍

区域自主选择过程中学习品质的养成教育

◆江苏省丹阳市新区普善幼儿园 彭解华 孙丽萍

“小学化倾向”让幼儿教师谈虎色变,甚至畏惧提及“学习”“技能训练”等相关敏感性的词汇。然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一再强调“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区域活动强调是生态化的,具有开放性、对话性等特点,幼儿游戏活动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无目的地自由快速流动、超“热门”区域、“冷门”区域等现象。我们也发现如果教师没有任何目标的观察和介入,任由孩子自由游戏,部分幼儿的游戏会很长时间处于一种低水平简单重复操作的循环中。同时,许多孩子表现出逃避困难、缺乏探究欲望以及心浮气躁等不良学习品质特征。因此,我们从实际出发,积极提供物质、技术、经验支持,帮助孩子在游戏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一、游戏前未雨绸缪,设计区域选择计划

(一)个人区域选择的准备与计划

1.提供充分的前期支持,保障孩子会选、可选。

首先,充分适宜的个体经验支持。尤其是小班幼儿认知对行动有直接依赖性,他们的认识活动非常具体,只能理解具体的事情,不会做复杂的分析综合,只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做直接的推理。游戏来源于生活,幼儿只有具有丰富的知识经验,才能更好地参与游戏。例如小班幼儿年龄较小,知识经验不足,对操作性强的区域常常是绕道而走,因此教师应帮助幼儿丰富经验。个体经验应该包括常见工具的使用、操作方式的多样性(包括撕、卷、揉、搓、压、贴、粘、夹等)、制作对象特征鲜明等。中大班幼儿能力逐渐增强,可以增加一些工具使用方面的经验积累,例如:剪、拧等;同时还要注重对幼儿经验面的延伸与拓展,空间、速度、沉浮等科普知识的普及。其次,充分适宜的材料支持。为什么有些区域总是被“争抢”,另外一些区域却总是很受“冷落”,这样的差别与投放的材料是否满足孩子“可操动”“可互动”“有乐趣”三者之间有密切关系。因此材料的投放尽量考虑以下因素:安全、可操作;材料种类适宜、有层次、数量充足;材料特征差异明显、易感知;材料的环保性和多次利用性。最后,充分适宜的工具支持。这里的工具既应该有操作工具,也应该有学习参考工具,例如:静态图片类工具书、动画电脑多媒体等,让孩子能够动手有支持,动脑也有支持。

2.制定个人区域选择计划。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品质的第一步就是养成良好的制定计划的习惯。许多孩子选择游戏不是遵从自己的内心,而是别人玩什么,我就玩什么,结果是接触了又发现自己没兴趣,于是不停地去更换游戏项目,始终确定不了自己的目标。幼儿区域游戏应该是有目标的,但它具有隐形、特别化的特点。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容许实际结果和目标之间存在差异。引导孩子能够制定个人游戏计划,并根据计划去执行自己的游戏,便是向目标踏踏实实地迈进。计划可以是延续性的,也可以是生成性的,但是要让孩子根据自己“最想干的事”去制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步指导幼儿:第一,帮助幼儿明确每个区角的名称、内容、材料摆放的位置、区域规则;第二,引导幼儿在进区域前问问自己“我今天最想干什么”(生成性的)“我昨天还有什么没完成”(延续性),制定出两个区域选择目标以供备选。尤其延续性计划的制定更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不怕困难、不怕挑战”的学习意志品质;第三,随身携带自己的记录本和笔,将一日活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记录本对幼儿游戏的意义非常大:1.这是日记的最初模型,帮助孩子养成爱记录的好习惯;2.随机把自己的思路和构想可以从脑海中的“想”转化成“画”,这是思维到实践的飞跃;3.养成科学严谨的做事态度,帮助自己成为一个有逻辑的人,同时记录下来的东西也便于自己查阅和同伴交流互动。

(二)“延续”+“排位轮动式”的班级区域整体调控方案

有了个人选择方案,却还是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可能会存在许多人同时拥挤进一个区域。每个人都是进自己计划好的区域,这是无可厚非的。如果采用简单的方式如“剪刀、石头、布”游戏或者“谦让、礼让”道德鼓励,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有些孩子的“让”是被迫的,甚至有点“道德绑架”的感觉。如何给孩子一个相对民主、自主的方式呢?让他们心甘情愿又长期有效呢?于是我制定了“延续式”+“排位轮动式”的班级调控方案。首先,明确每个区域可容纳的人数,孩子们自己制定区域明示牌,张贴在该区域醒目的位置,以供对比;接着,“延续式”选择,即需要继续完成挑战的幼儿先进区域;最后,“排位轮动式”选择,即例如本班40名幼儿在集体活动时分成5排,每排8人,第一天从第一排开始自主选择区域,第一排完成后,接着第二排、第三排直至第五排结束;第二天便从第二排开始,第二排完成后,接着第三排、第四排直至第一排结束……依次循环,这样每个孩子都有优先选择的权利。如果面对某区域“人数已满”时,可以启用自己的备选区域计划。这样对每个孩子来说机会是平等的,也不用老师时刻帮忙调节人数、调节争抢等矛盾,孩子完全能很快地进入自己喜欢的区域,无目的串岗的现象几乎消失了。

二、游戏过程中的学习品质培养

(一)鼓励幼儿克服困难的“三求助”方案

幼儿园老师非常爱孩子,常常会说:“宝贝们,遇到困难要找老师帮忙。”渐渐地孩子在成人的这种教育思维影响下越发地依赖他人,也常常听孩子这样推卸“是某某没有怎么样”。渐渐地,我们的孩子害怕遇到困难,面对困难离开他人就无从下手。如何鼓励孩子们呢?我们给孩子的指导意见就是“三求助”。首先是求助自己,相信自己,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自信,指导孩子通过自己的眼、脑、手去查阅书籍、大胆联想,大胆尝试去发现解决问题;其次是求助同伴,鼓励孩子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先找身边的朋友,和同龄人一起去发现解决问题,发挥同伴的影响力,也学会合作学习;最后才是求助老师。

(二)设置“未完工……”标示牌,保证区域游戏时空上的连续性

每次区域活动结束后,孩子们都会及时地整理区域,以便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与此同时,有些孩子也有可能没有玩得尽兴,看着自己未完成的作品就要被推翻,很多孩子显得特别沮丧。我们的区域游戏过程中,如果孩子想保留自己的作品可以设计一个“未完工……”标示牌,可以是图画、也可以是标志“×”等。有了这个标志牌,孩子们再也不用担心自己未完成的作品被破坏,下次可以接着进行。这样的做法保证了孩子区域游戏时空上的连续性,更重要的是,幼儿学习责任意识更强了,知道要善始善终地完成任务。

(三)鼓励积极性串区域

串区域可以不可以?那要合理区分,我们要鼓励幼儿为了区域游戏更加丰富顺利地开展而进行的富有目的性和创造性地串区域,例如:美术角的小朋友制作的成品可以放置到超市去买卖,也可以提供给表演角的小朋友做表演道具;科学区的小朋友也可以随时到资源箱、建构区去寻找自己需要的实验材料;小朋友在遇到困难时也可以去邀请自己信任的朋友来协助自己等等。总之,对于孩子结合自己游戏需要而进行的走动与交流,老师要给予充分的自主和自由。

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因此,一线教师要本着对幼儿负责的精神正视幼儿游戏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改进策略,帮助孩子建立终身学习与发展都需要的积极态度和行为倾向。

[1]徐启丽.重视幼儿学习品质提升学前教育质量——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04).

[2]鄢超云.学习品质:美国儿童入学准备的一个新领域[J].学前教育研究,2009(04).

[3]庄甜甜,郭力平.对美国早期儿童学习标准中“学习品质”领域的分析研究[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1(03).

[4]鄢超云,魏婷.《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学习品质解读[J].幼儿教育,2013(18).

猜你喜欢

区域游戏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分割区域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