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旅游对重塑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价值及实现途径

2017-03-26蒋杭玲

长沙大学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红色旅游重塑信仰

蒋杭玲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旅游规划系,浙江 杭州 311231)

红色旅游对重塑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价值及实现途径

蒋杭玲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旅游规划系,浙江 杭州 311231)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下,面临时代和历史的挑战,出现危机。红色旅游作为蓬勃兴起的新型旅游活动,在重塑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中有着重要的价值,有助于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定对共产党的信任,并激发其爱国热情,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重塑马克思主义信仰,应充分借助红色旅游这一载体,从课堂、学生组织、校园文化等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使大学生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信仰内化为行动指南。

红色旅游;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肩负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应当遵循中国国情,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因此,高校应抓住有利时机,借助丰富载体,采取有效措施,将重塑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一项极其重要且迫切的任务来抓。近年来红色旅游在全国各地兴起,具有资源多样、生动直观、体验性强等特点,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高校应充分运用红色旅游这一载体,使其在重塑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发挥最大价值。

一 重塑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迫在眉睫

信息化时代的迅猛发展打开了人类思想洪流的闸门,“表达”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低廉的表达成本,带来的是“畅所欲言”,也是“是非难辨”。不同声音形成不同“话语”,一系列的“话语”形成政治事件,这些政治事件又反过来影响甚至控制话语本身[1]。不同的话语体系在不断扩展中形成了多种社会思潮,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与马克思主义争夺话语权,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正在不断地被冲击、影响和挑战。

笔者设计了《红色旅游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影响调查》问卷,在浙江省内十所本专科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有效问卷632份,有效问卷率97.23%,全部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与此同时,笔者对大学生进行了随机个案访谈。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迷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想信念缺失

在关于“你是否有信仰”的回答中,选择“有信仰”的大学生仅占24.44%,明确表示“没有信仰”的高达61.11%,14.44%的大学生“不确定”自己是否有信仰。在“你如何看待共产主义理想”一题的回答中,35.11%的大学生认为“共产主义终将实现”,15.57%的大学生认为“不可能实现”,高达49.32%的大学生“说不清”。可见,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问题严重。此外,大学生信仰状态也呈现模糊和多样化趋势,除马克思主义信仰外,信仰道德典范、信仰宗教、信仰金钱权力、信仰自由都占到了一定比例。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于他们可能更多的是口号,而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精神追求。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精神家园,理想信念的丧失必然导致大学生精神颓废、人生迷茫。马克主义信仰旨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重塑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引导大学生从中汲取力量,正确把握人生方向。

(二)政治意识淡薄

在关于“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认识”的回答中,45.23%的大学生肯定“社会主义较资本主义优越”,11.7%的大学生认为“资本主义较社会主义优越”,43.07%的大学生认为“各有各的好”。访谈发现,部分大学生在姓“资”姓“社”的问题上,否认真理的客观性,认为有用即真理,不管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只要能给人们带来好处就是好的。也有部分大学生不否认社会主义,但一味鼓吹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

(三)价值观出现偏差

随着大量西方文化的涌入及功利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想的冲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受诸多因素影响,甚而出现偏差。在调查中,21.82%的大学生希望达到的人生目标是“有钱”,13.98%的大学生希望“有权”,9.16%的大学生希望“有名誉”,42.33%的大学生希望“实现自身价值”。重金钱轻理想、重实用轻荣誉、重安逸轻奋斗的价值观在大学生中已有一定程度的体现。在个人与集体的问题上,部分大学生表示“个人的自由意志高于一切”、“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模糊了绝对自由与相对自由的边界,将个人凌驾于集体之上,在集体生活中表现为漠视校纪校规,无视他人利益等。不少大学生表示,在实际生活中,身边为追求个人利益而考试作弊、虚假申报助学金等情况屡有出现。

我们看到,一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迷茫,甚至怀疑和动摇,也有少数人彻底否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正面临不容忽视的危机,重塑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任务刻不容缓。

二 红色旅游在重塑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中的价值体现

《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纲要》将红色旅游定义为:“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旅游的主题性旅游活动。”[2]红色旅游作为蓬勃兴起的新型旅游活动,在大学生中普及面广,实效性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新载体、新课堂,其在重塑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中的价值不容忽视。

(一)观念层面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近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曾在黑暗中摸索了很长一段时间,最终都以失败告终。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让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引领下,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具体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实际国情,引领全国人民开展了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无数革命者前赴后继,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奉献了宝贵的生命。然而当代许多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优劣没有清晰的认识,对共产主义理想缺乏信心。红色旅游蕴含丰富的红色资源和红色文化,这些资源的形成来源于艰难困苦的革命斗争过程,因而红色旅游景点具备引领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理想的天然导向功能。调查结果显示,有23.76%的大学生表示在参观红色旅游景点之后坚定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69.06%的大学生认为红色旅游对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起到“很大作用”或“较大作用”。

(二)认知层面启发大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坚信历史规律

一个红色旅游景点就是一段鲜活的革命斗争历史,“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3]。调查中,高达77.9%的大学生表示红色旅游让自己收获了人文历史知识,其中22.1%的大学生认为红色旅游对自身学习人文历史知识 “作用很大”,44.75%的大学生认为“作用较大”,28.18%的大学生认为“作用一般”。可见,红色旅游景点蕴含的革命活动遗迹、生态人文景观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大学生广泛认可红色旅游在普及人文历史知识方面的实际效果。红色旅游蕴含的历史资源,一方面促进大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及其在中国传播、发扬、升华的过程,另一方面,了解历史也是了解外部客观存在的世界,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以自身的主观臆测来推断客观实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相契合,这是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石。

(三)情感层面激发大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对共产党的信任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成立新中国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起到了重要的团结和凝聚作用,是战胜一切困难的重要法宝。在参观红色旅游景点、体验红色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产品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深切地体会到无数仁人志士的满腔爱国热情。他们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指引下,汇聚成巨大的爱国力量,不畏牺牲,救祖国于危亡。这样的教育是直观的、震撼的,直击大学生的心灵。在调查中,39.23%的大学生表示“对祖国更加热爱”。红色旅游激励大学生的精神,启迪他们的思想,感染和激发着他们的爱国热情。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从诞生、成长到壮大,经历过苦难险阻,战胜了强大的敌人,最终带领全中国人民实现解放。红色景点生动地书写了共产党人的历史。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当今大学生处于“娱乐至上”的时代,普遍缺乏对共产党的深入了解,加上党内出现的一些不正之风也影响了大学生对党的正确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此次调查中,27.62%的大学生表示在参观红色旅游景点后“增强了对共产党的信任”。相信通过对历史古迹、革命旧址、烈士陵园的参观,大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共产党、了解共产党,学习共产党员忠于革命理想、献身革命事业的崇高品格,坚定对共产党的信任,从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四)行为层面引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红色旅游中丰富的人物榜样、革命故事,体验式的活动,无一不传播着红色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精神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产生影响。调查中,58.56%的大学生表示在红色旅游的过程中“精神受到了鼓舞”,53.04%的大学生表示由此“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红色旅游通过红色精神感染着大学生,继而从行动层面引领着大学生。25.41%的大学生在红色旅游中决定“行动上向革命先烈学习”,60.22%的大学生认为红色旅游对培养自身艰苦奋斗的精神起到了“很大作用”或“较大作用”。红色旅游对大学生的熏陶,促使他们摒弃以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为核心内容的资本主义价值观,从实践上真正做到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行动标准,为自身行动指明方向。

三 以红色旅游为载体,重塑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崇高的信仰,高校重塑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应借助“红色旅游“这载体,引导大学生科学地认识马克思主义信仰,在理论上学习马克思主义,在行动上践行马克思主义。

(一)在红色旅游中发挥思政课的魅力

作为高校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最主要途径之一的思政课,往往由于教学上理论脱离实际,学生实践经验少,对教师所灌输的理论不能全面理解,对空洞枯燥的理论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导致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思政教学虽然也提倡走出课堂,但走向哪是个问题。红色旅游的兴起是高校思政课从理论走向实践、从教师说教走向学生参与的很好的契机。在此次问卷调查关于“是否支持将走访红色旅游景点纳入思政课课程设置”一提的回答中,81.22%的大学生表示支持。思政课走出课堂,走向红色旅游景点,符合当代大学生的需求,符合时代的需要。思政课的课程设置上可以精心设置一两次实践主题,突显红色文化的真理性、科学性、传承性、时代感,形象性、具体性[4]。从思政课堂走向红色旅游景点,进行基地参观、情景教学、问卷调研等活动,寓学于乐,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马克主义理论。另外,可以充分运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新媒体平台设立教学交流论坛,推送红色旅游实践教学参考范例等[5]。通过发挥思政课堂的魅力,引导大学生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树立马克主义信仰。

(二)发挥学生党团组织的积极作用

除在思政课堂上提供大学生实地参观红色旅游景点的机会外,高校可以与省内红色旅游景点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搭建长效的大学生红色旅游教育实践平台,发挥课堂之外学生党团组织的力量。学生党团组织紧密贴近大学生,在弘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方面有着传统教育模式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高校应当加强对学生党团组织红色旅游教育活动的支持,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奖励,鼓励学生党团组织开展多形式的红色旅游主题系列活动,如组织党员团员游览红色景点、看相关影片、开展“介绍家乡英雄人物”等。通过发挥党团组织的朋辈作用,增强大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态度。以红色旅游为主题开展党团活动,在丰富大学生课外生活的同时,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由灌输式向体验式转变,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将马克思主义真正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信仰。

(三)通过校园红色文化活动营造学习氛围

大学是传承和创新文化的场所,大学校园文化有着重要的育人功能。高校重塑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应重视校园红色文化活动对学生的渗透。在基础设施上,可以适当地增加与校园文化相符的红色旅游、红色文化相关内容。在文化活动上,高校应当注重充分结合网站、微信、广播、宣传栏等多种传统和非传统宣传方式,因时制宜地定期开展红色旅游主题宣传教育。另外,鼓励二级学院、系部、学生公寓积极开展以唱红歌、观红色电影等为主题的红色旅游教育活动,鼓励开展根据学生特点策划的特色红色旅游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红色文化氛围。以旅游类院校为例,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红色旅游路线规划大赛,红色景区标识设计大赛、导游大赛、讲解大赛、微电影大赛等,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历史文化、感受红色精神,确定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科学性,最终将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和唯一的行动指南。

红色旅游作为蓬勃兴起的新型旅游活动,与高校马克主义信仰教育相结合,符合当代大学生的需要和时代需求。红色旅游在观念、认知、情感和行为四个层面发挥着重塑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价值,其价值应通过思政课程的改革、学生党团组织的建设和高校文化氛围的营造等途径,在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充分予以实现。与此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重塑的任务是漫长而艰巨的,红色旅游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精神财富应当受到国家、社会、家庭的共同关注,使其在重塑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1]冯俊,陈喜贵.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纲要[Z].2004.

[3]徐京跃.习近平到韶山[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03-24(4).

[4]李霞.论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D].长沙: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5]王艳娟.红色文化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实践——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

(责任编校:简小烜)

The Value and Realization Path of Red Tourism in Reestablishing the Marxism Faith of College Students

JIANG Hangling

(Department of Tourism Planning, Tourism College of Zhejiang, Hangzhou Zhejiang 311231, China)

Under the impact of various social ideological trends, Marxism faith is faced with the challenge of the era and history. Red tourism as a new type of tourism has important value in reestablishing the Marxism faith of college students. It can help students establish the common ideal of socialism, firm confidence i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rouse patriotic passion, and set up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To reshape Marxism faith, the class, student organizations and the campus culture should play positive roles with the help of Red tourism. Then students can really put the Marxism faith into action within the guidelines.

red tourism; college students; Marxism faith

2017-06-06

国家自然科学课基金面上项目“地方依恋视角下的国内游客亲环境行为特征、驱动因素及影响机理研究”,编号:41661034;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编号:17NDJC218YB;浙江省科技厅公益项目,编号:2016C34003。

蒋杭玲(1989— ),女,浙江东阳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旅游规划系助教,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G621

A

1008-4681(2017)04-0136-03

猜你喜欢

红色旅游重塑信仰
重塑未来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红色旅游助力宗店乡村振兴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论信仰
铁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