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所学校的华美蝶变,两代人的教育长征—记大名县花二庄学校王德法、王孟广父子和他们的“塞罕坝精神”

2017-03-26大名县教育局张龙建颜世英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塞罕坝校园学校

■ 大名县教育局 张龙建 颜世英

想要读懂花二庄幼儿园(注:它的前身是花二庄小学),需要了解一个千里之外的地方——塞罕坝。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围场县境内。

1962年2月,刚刚建场的塞罕坝,“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是这座“美丽的高岭”最真实的写照。没有粮食,缺少房屋,交通闭塞,没有学校,没有医院,没有娱乐设施,冬季大雪封山,人们便处于半封闭、半隔绝的状态。

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建设者们,除了简单的行李衣物,其他的几乎一无所有。“狭路相逢勇者胜”,通过塞罕坝两代人近50年的艰苦奋斗,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成功营造了112万亩全国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被人们誉为“塞罕坝精神”。

花二庄幼儿园的发展历程像极了塞罕坝。

王德法和王孟广,两个极为普通的名字,花二庄幼儿园,一所如诗如画的学校,是一种深深扎根在这里的教育情怀,将两者联系在了一起。大名县教育局局长申益民说,这是我们大名教育的“塞罕坝精神”。

花二庄小学的蝶变

从无到有,从破茧到成蝶。

王德法,用37年绘就了一所小学的精神底色。

1967年,对于很多人来讲,是个记忆模糊的年代,而对于大名县龙王庙镇花二庄小学,这是个蝶变的开始。

这一年,花二庄小学走来了一位普通的小学校长——王德法,“这应该是个美丽的校园”,他说。

在这所美丽的校园里,他一待,就是37年时光。

王德法说:“校园不只是个孩子学习的地方,应该是他们根植信念的沃土”。

那些年,环保还是个陌生的名词,绿色,也只是个色彩的概念。

“一直在说祖国地大物博,作为乡村老师,我能做的事儿就是从花草树木上让孩子们亲近绿色,亲近自然,”他说,“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教育,也是孩子们最容易理解的。”

从那以后,国槐、合欢、桧柏……校园里的树苗悄悄的多了起来,只有两亩大的地方挤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木。

“老师,这是什么树?”“这种树怎么长这么奇怪?”树荫下,孩子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

“这是国槐,是咱国家独有的树种;合欢原来长在南美洲,现在也扎根在咱国家了……”看着孩子们渴望求知的眼睛,王德法总是乐此不疲地回答着。

对王德法来说,他是校长,也是校园的园丁,更是孩子们心灵大树的园丁。

“孩子爸一场病已经把家里掏空了,人也不在了,真是没钱上学了!”学生王伟伟的母亲泣不成声。

“孩子这么小,不能不上学!”王德法态度坚决地说。

“把孩子送过来,剩下的你别管了。”他这样告诉这位母亲。

从那以后,王伟伟就成了学校的免费生,一直到毕业。

不是校长有特权,而是王德法偷偷垫上了自己的工资。

学校的师生,他都放在心里。

教师于兆江,刚到花二庄小学工作时,家里出了事,急需一万元钱,

“不管如何,得让于老师过了这道坎儿。”王德法想。

为解决这一瓶颈问题,本研究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4-5],结合我国林业生产作业条件及现有机械设备使用状况,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液压式枝丫材打捆机。

那时候他一月的工资才200多元,东借西凑依然不够,“去银行贷款”——也许这是只有王德法才能想得出的招儿。他跑去银行贷了款,凑够了一万元,放到了于兆江老师的手中。

“做不好教学工作,就对不起王校长,没有他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这件事,于老师什么时候都忘不了。

一桩桩关心帮助老师、学生的事儿,充满了王德法几十年的工作生涯。

近40年里,已经没有人能记清他到底救助了多少贫困学生,用去了多少钱物。在学校工作了几十年的老会计王德保说:“学校每次收费,王校长总是拿着一纸名单过来给学生垫付费用,已数不清他到底垫了多少钱了。”

慕名而来的学生越来越多,教室里,孩子们挤得紧紧张张。

“两亩的校园太小了,孩子们需要一个更好的校园。”王德法有了新的想法。

于是,他跑到镇文教,跑到县教委,一门心思为孩子们争取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1997年,一个占地17亩的学校如愿批复。

建新校舍的资金不足,他带领全校师生填地基,清杂物,锄杂草。学校绿化买不起树苗,他就自己动手育苗,他早起晚睡带领全校师生两个月育出国槐树苗7500余株。然后,把树苗栽种到校园空地里。学校硬化路面需要钱,他就把自己攒下的3000多元全部拿了出来,买土买砖,他们自轧自铺了一条宽5米、长90米的平坦砖道。他还带领全校师生用废弃的砖块,硬化了学校大部分应该硬化的地方。这种“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成为学校师生的精神财富。

一晃儿,30多年过去了,王德法在这所校园里,忙碌了大半辈子。

校路平坦了,校园更绿了,学校更美了……一点一点的,不知不觉间,这所学校变了模样。凡是到过这所学校的人,无不惊叹这里的校园环境。宽阔平坦的砖铺路面,教室前后的绿树鲜花,绿意盎然的学生操场,沿路齐整的郁郁冬青,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校园的上上下下,布置得非常精致。这里的一草一木,见证着老校长治校的艰辛。

几十年的辛勤耕耘,王德法的收获满满当当:2000年,花二庄小学被省教育厅命名为“校园经济达标学校”;教学成绩连续多年全镇第一,全县名列前茅;2002年、2003年,学生在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先后荣获国家级三等奖;2004年,学生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人数名列全县笫一名,奥林匹克竞赛荣获市级一等奖4名、市级二等奖一名。

一个个喜讯传来的时候,也是他最开心的时候,这一刻,他如孩童般地笑了。

他把生命留在了这里

花二庄校园的树越来越多,小学变得越来越美,孩子们的成绩越来越好,而王德法的身体却越来越差了。

2004年春天,从医院传来了一个噩耗——王德法被检查出已到了“肺癌晚期”,当得知消息时,愣了愣神的他有些平淡地说:“人总归是要死的,问心无愧就好。”

他轻声说:“我得回学校去。”

家人不解,师生阻拦,挡不住他回学校的坚定决心。两天后,他又站在了魂牵梦萦的校园里,守护着他精心培育的一草一木。

他的病情越来越重了,癌症带来的疼痛折磨着他一夜一夜无法入睡。

夜晚的花二庄小学,多了一个孤单的身影。他常常摩挲着已从树苗长成大树的树木,凝望着一排排教室,那里,每天白天,都会传来孩子们郎朗的读书声。

这一年,9月16日,他再也扛不住了,在校办室为老师们安排新建花池、种植冬青树时,他话没有讲完,便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教育事业和37年朝夕相处的学校。

“老校长走了,不,老校长还活着!”泪流满面的师生们说。他们觉得,学校的每一棵树都如老校长的背影一样,时时刻刻守候在这个校园里,他的敬业坚守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师生们。

法桐、银杏、松柏、百日红、紫叶李、西湖海棠……校园里,他留下的40多种、8000多棵花草树木,静静地站在那里,无声地诉说着老校长的故事。

王德法走了,但他被这里的人们铭记在了心里。

2004年12月7日,大名县委、县政府追授王德法同志“大名县明星校长”荣誉称号。同一天,县委、县政府还做出了《在全县开展向王德法同志学习的决定》。

“他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奉献给了他心爱的学校、心爱的学生,他不仅是全县教师队伍学习的榜样,也是全县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时任县委书记贾红军给予了王德法高度评价。

随后,邯郸日报、中国工人报、河北电台、中央人民电台也相继报道了王德法的事迹。

王德法走了,这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一场精神的接力与传承

“我想把父亲的未竟事业继续下去”,王孟广说。

王孟广是王德法的二儿子,1989年,在父亲的影响下,他选择了教师这个岗位,父亲走的那年,他已在花二庄小学任教了15个年头。

2004年,父亲走后,他扛起了父亲留下的重担,担任花二庄小学校长。

他守护着父亲留下的那一棵棵花草树木,修剪、打理、浇水,如同照顾孩子一般,“我想把父亲的精神传承下去,让孩子们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他说。

每逢春季,王孟广都会四处奔走,寻找更多的树种,他解释:“树木的种类越多,越能开阔学生的眼界。”

五十多岁的他为此还学会了“网购”,据他回忆,“有些树种只有网上才有,初学网购的时候没少费心思”。

就这样,一批批树苗走进了校园,有卫矛、玉兰、红叶海棠、文竹……每天,他精心地浇水、施肥、移苗、捉虫,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学校如同花园一般。

他同样是一位尽心尽责的教师。乡村学校清苦,很少有人愿意过来受罪,教师缺乏困扰着这里。

“最多的时候,王老师一个人任3个年级的课,这么多的课程,王老师学生的成绩仍然全镇第一”,说起王孟广,学校的老师这样介绍,“他所有的心思都在这群孩子身上”。

2011年,大名县教育局根据全县布局规划,对学校进行了布局调整,为了提高乡村幼教水平,花二庄小学改建为一所标准化的幼儿园。

名字变了,学生变了,但是,对于王孟广来讲,一切依然如故。“孩子们还是孩子们,学校还是那个美丽的校园”,他说,“因为这里是我的‘家’”。

“他们一家人为学校付出了全部心血,而他们自己,至今连家都没有。”学校的一位老师说。

是啊,自从1989年为了父亲的心愿回村任教,王孟广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他从小随父母吃住在校。他父亲去世后,他母亲多年在学校坚守的事迹被大名电视台录制后报送河北电视台参评,老人被誉为“校园保姆”,入选河北省十大热心人物。

“在我心里,学校就是家,把这个‘家’照顾好,是父亲的遗愿,也是我的责任。”这,是王孟广的心声。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如今,这所占地17亩的幼儿园内,生长着各种木本植物和花卉40种以上,最长的已经有近30年的树龄,绿化覆盖率达80%以上。园内环境清新,风景怡人。由于绿化特色,花二庄幼儿园先后被评为大名县农村一类园、邯郸市农村特色示范园等称号。

2017年9月,县教育局局长申益民得知了王德法、王孟广父子两代人的事迹之后,专程赶赴花二庄慰问。申益民感动地说:“没有你们两代人甘于平凡的奉献,就不会有这所学校的今天。正是有众多像你们一样默默耕耘的辛勤园丁,才有了今天大名教育的蓬勃发展。”他说:“一定要把花二庄学校的精神在全县传承下去,发扬这种大名教育的塞罕坝精神!”

树人如树木,心血浇灌育繁枝。在花二庄小学的校歌中,这样写道:“花团锦簇,绿树成行,书声朗朗歌声嘹亮,花二庄小学我们学习的地方……老师是园丁洒汗水精心培养,我们是幼苗沐甘露茁壮成长。”在这片凝结着王德法父子两代人和广大师生心血与汗水的教育的土地上,孩子们和这里的树木一样,在这所美丽如画的校园里,在快乐地生长!

猜你喜欢

塞罕坝校园学校
奋战在塞罕坝的农大人
塞罕坝之歌
塞罕坝
塞罕坝点兵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