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突出 特色发展—关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民族美术教育”问题的专访
2017-03-26采编
采编:董 娇
1959年随着我国的建设和各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当时的中央民族学院决定建立艺术系。经过不懈努力和发展,当年创建美术系的一批来自全国著名美术院校的优秀毕业生,现已是两鬓斑白的花甲老人,他们以自己毕生精力全身心投入少数民族美术教育专业,为改变民族地区缺少本民族美术人才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同时为以后美术学院的发展和严格而科学的教学体系,整套教材、图书资料建设以及各种教学设备的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批学者是杰出的民族美术教育家,是我国少数民族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他们是张加言、陈紫薇、郝红章、陈依黎、吴鸿奎、蒋振明、朱跃奎、张光福、王一舟、陈兆复、张正恒、贺崇武、邢琏、刘秉江、蒋正鸿、金捷中、罗贻、周秀清、李魁正、余武章、陈圣谋、李景彬……
1982年后还有一批知名美术院校毕业生加入了美术学院的教师队伍,他们在美术创作和教学工作中充分施展了自己的才华。他们的作品经常参加国内外的一些重大画展,并以鲜明的个人风格、独特的民族风貌和艺术品位,获得同行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先后有60多人100余次获得国内外各种奖励,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显现出蓬勃的朝气。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是一所专门培养少数民族高级美术专业人才为主的教学基地。“民族美术教育”一直是该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主要教学使命,但是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逐渐融入现代社会,很多地区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逐步消解。笔者曾作为该学院的学生实地下乡采风,感触最深的就是村子里大部分是老年人,青壮年劳力大部分选择去经济发达地区工作。即使村子里留有一些中青年女性,也是为了发展当地的旅游事业,接待像我们这样去写生参观的人。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民族美术既要与逐渐变化的民族文化相适应,又要在当代美术的大环境下多元发展,不断地纠正与协调。作为美术院系,该院以培养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人才为主。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在各种展览中比重逐渐加大,同时也凸显出许多新时代下的新问题。比如展览中有些作品内容空洞而泛形式化;有些作品注重服饰而不思考其文化内涵等。
如何使民族题材美术创作获得新的发展?如何进行适应新时代的民族美术教育?民族美术在当代美术中的角色又是什么?在少数民族加速融入现代社会的情况下如何表现少数民族特色?教学过程中如何保持绘画中专业性与民族性的平衡?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作为民族美术教育的示范单位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就此,笔者采访了该学院各系的系主任和老师们,希望通过他们的思考与举措为我们打开思路或者一起进行更多的讨论。
一、周莹—服装设计专业系副主任
周莹教授首先就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专业课程与民族主题的课程安排关系这一问题进行了解答。
周:在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服装设计系。包括两个并行专业:服装、服饰设计,并行分为两种:一种是课程与课程的并行,比如学生在一、二年级学习基础课程的时候既会学习“中外服装史”这类的专业课,也会学习“中国少数民族服饰艺术”这类的民族主题课;另外一种并行就是在一门课程中将两部分内容有机结合,通常我会在专业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传授学生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并用一些民族主题的案例来分析解释这些理论,同时将民族主题作为研究课题,以项目实践教学的形式进行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简单说就是理论规律是专业通识的,但是可以运用民族主题的作业来消化和理解这些理论知识。
问:请问您在教学过程中关于“地方少数民族民间美术元素”在“当代民族主题美术创作”的结合与运用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是什么?
周:在教学中,我经常会让学生运用民族元素来做时尚服饰设计,例如让学生挖掘非遗当中的少数民族服饰手工艺元素等。学生在传统与时尚的碰撞中,容易产生注重设计与表现手法而忽视对传统元素深层次的文化挖掘的倾向。这时既要让学生熟悉这些工艺技术,例如聘请民间传承人客座讲学,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民族传统手艺,同时要真正把民族服饰精美绝伦的图案、色彩背后的内涵文化搞清楚,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后再去做创新设计。所以我常和学生说的就是,要做一个有文化的、富有创新意识的设计师,而不是只会利用专业技法和审美技能来做民族元素的拼贴。
二、袁江名—影像系教师
袁江名老师就“专业考察实习活动中的民族元素运用”这一问题展开思考,并从影像设计专业方向进行讨论。
袁:学院的专业考察实习活动通常都会要求大家深入民族地区进行采风实践。学院因此在云南、甘肃、贵州等地设立了实践基地,保证学生的实践效果。影像专业在考察实习的地点选择上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地域的独特性;另一个是人文的故事性。学生在后期的成果整理中,会在展演环节以“图片”或“短片”的形式进行展示。地域的独特性可以满足平面展示的审美要求,而“短片创作”也必须要求考察地具有人文故事可供挖掘。民族地区满足以上两方面条件,是专业实践写生的首选之地。
通过“脑力风暴”,学生可在前期得出的可供视觉化呈现或故事化讲述的少数民族元素,并制订拍摄计划。
在少数民族文化的视觉化展现中,要跨越“奇观展示”的壁垒,呈现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图景。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神秘的仪式、歌舞、禁忌等,构成了少数民族视觉文化中的异域景观。这种“异域质感”的展示既是为了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也成为学生进行图像叙事的主题。
对于少数民族元素文化的奇观展示要摆脱一定的“刻板印象”,更好地诠释中华民族的“一体”性。费孝通先生最早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是我们在观察和阐释少数民族文化中应该具有的平等态度。在新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叙事中,文化叙事代替了政治话语,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生存和发展、文化与传承起到重要作用。
学生在专业实践环节中,深入少数民族地区,挖掘少数民族元素,既要从图像学的角度注重视觉传播的社会性和人文性,又要从“图片”和“短片”等作品的本体出发,注重审美性和观赏性。除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平面化展示,更要通过人物的访谈、历史的分析以及调查研究等,呈现少数民族文化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刻内涵。
创意方案1—《蓟城兴衰》
创意方案2—《雅园羽声3》
创意方案3—《和谐共荣》 二稿
创意方案3—《和谐共荣》 三稿
创意方案3—《和谐共融》完成后效果
三、何威—环境艺术设计系系主任
何威老师以他在北京地铁7号线广安门内站项目中的创作制作过程为例,谈了关于“地方少数民族民间美术元素”在“当代民族主题美术创作”的结合与运用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一)创作阶段。首先,确定壁画的题材内容——以伊斯兰饮食文化为题材(因为在北京地铁艺术品创作的站点规划中,以牛街为特色,把广安门内站定义为伊斯兰饮食文化题材)。其次,确定站厅中进行艺术品创作的的几个位置,确定尺寸。最后,出具方案与对应方案的展厅效果图:
创意方案1——《蓟城兴衰》
创意方案2——《雅园羽声3》(共三稿)
创意方案3——《和谐共融》
在做出多次效果图之后,进一步确认第三个方案的可实施性,但需重新调整图案细节,注重从民族服饰中吸取图案符号再把民族图案符号强调、精炼、提纯,根据提炼后的民族图案符号描绘矢量图等大量工作。
(二)深化阶段。在深化阶段,方案《和谐共融》第三稿的推进进程并不顺利。在由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城市雕塑办公室组织的方案意见征集会上,有些业界专家指出:方案《和谐共融》第三稿用部分少数民族代替56个民族的方式不妥,有以偏带全之嫌,建议56个民族全做或彻底去除人物形象,只做民族图案或建筑元素符号等装饰性图案。
为此创作者一度十分纠结,后来在收集了大量的案例资料与不断创作备选方案的基础上,逐步修改原有方案,使之不断完善。最后,在经过反复的对比论证之后,最终确定以《和谐共融》第三稿为广安门内站的中选方案,只是专家建议背景不宜过于灰暗。于是,我们又重新调整背景与人物的各种关系,最终确定了以“柏坡黄”石材做背景,用熔融马赛克表现少数民族歌舞形式(中间讨论过程中探讨过多种方案,如用锻铜板(做旧处理)做背景,以突出民族服饰的色彩艳丽。后有专家意见担心地板过于暗淡,于整体气氛不符而放弃;用黄砂岩做背景,靠明暗对比突出少数民族歌舞。后有专家意见担心人物肤色过于黑暗,与国情不符而放弃)。
(三)进入现场踏勘阶段。第一听取装修设计师反映现场具体问题;其次,实地复核图纸尺寸;第三,现场问题记录;第四,确认现场挡烟垂壁的具体情况;第五,进行广安门内站人物、建筑、图案定位。
(四)选材制作阶段。进入工厂,选材操作。具体的操作过程需要不断地按照图纸处理各种不同的细节,中间因为实际操作问题及时调整方案。最后进行试安装,看现场效果。
(五)安装阶段。安装石板背面的钢龙骨—安装石材事先预留安装人物的预埋件—进行不锈钢人物安装—现场粘贴熔融马赛克/玻璃人物。
安装完成的广安门内站公共艺术主体墙面的效果(从左至右:苗族、白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
整个设计、论证、施工过程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设计者还要考虑主办方的要求进行适当调整。多方反复辩论确定实施方案,具体操作过程还要考虑选取材料能否取得理想效果等细节问题,都是需要一名设计者考虑的,是一名设计者综合素质的体现。
四、张曙光—油画系教师
问:请问您如何看待绘画作品中的“民族性”与“当代性”问题?
张: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的“民族性”与“当代性”是相伴相生的,每个时代都有特殊语境下的“民族性”,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的“民族性”随着时代的“当代性”也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
少数民族题材在几代中国画家中都备受关注,老艺术家中像叶浅予、董希文、黄胄等都是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民族题材作品,之后的靳尚谊、詹建俊、朱乃正等也都有很多民族题材作品,年轻一辈的以民族题材创作的画家就更多了。但是同样都在画民族题材,不同人对民族性的理解则有很多的差别。先以老一辈董希文先生为例,董先生1954年随团进入藏区,体验藏族生活,感受解放给藏族人民带来的新变化,便创作了《春到西藏》,和当时的其他艺术家一样,他们是发自内心地去歌颂少数民族的新生活,翻身解放的喜悦情感是质朴纯真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热情是画家创作的灵感来源,这种对于民族情感生活的理解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大时代精神相契合的。
80年代以后,画家们继续热衷于深入民族地区,又创作了大量的表现民族题材的作品,但是对于民族性的理解却随着时代的变革发生变化。以靳尚谊先生的《塔吉克新娘》为例,在他的作品中很重要的转变就是将民族题材、民族生活转变为“人的主题”,民族题材不再是异域风情,不再是样板式的表情,而是进入到对于真实心灵的传神写照。另一个例子是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他放弃了当时主流的强调主题性思想性的做法,打破了在人们头脑业已形成的定式,他笔下的藏民不再是载歌载舞的热情生活,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将符号化的生活变成了鲜活的具体的生活,这种生活更倾向于深沉、厚重的民族文化的承载。
一方面,新时期美术创作的形式进入到多元化时代,少数民族的文化和形象为新的创作形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塔吉克新娘》的优美形象成就了靳先生新古典主义风格的表现。同时期的詹建俊先生的《高原之歌》也是借助于藏族题材而成就的一幅浪漫主义表现形式的佳作;另一方面,经历了纷乱空虚的特殊十年之后,人们渴望真实,渴望回归美好、纯洁的世界,民族题材中天然的纯净与质朴恰好契合了这种时代诉求。
今天,民族性与当代性依然是民族题材创作的一对核心问题。虽然大展上不乏民族题材的优秀作品出现,但是民族题材作品也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尤其对我们年轻一辈而言,更多的是在追寻上代人的样式与影子,民族题材被严重样式化。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民族服饰问题,民族地区不再是封闭的孤岛,少数民族生活节奏与方式逐渐趋同经济发达地区,日常生活中也大多穿现代工厂制衣,手工类的物品逐渐转向销售而非仅仅自用,一些地区只有在节日才会穿上他们的本民族传统服饰。面对这一变化,今天许多画家的对策就是请人特意穿着民族服饰摆拍,这固然是一种创作手段,但也说明我们无法直面传统民族文化在当代的变化,我们更多的是按照上一代人的深入生活的方式去“怀旧”式的寻找民族生活,由此,一些作品回到了表演式的民族风俗的表现当中,走向了僵硬的样式化。所以,今天我们表现民族题材的任务可能比上代人更艰巨,对新时代“民族性”的理解也更迫切。
笔者按:除了“写生——创作”“照片——创作”模式以外还可以借鉴中国古代与西方当代都出现的一种方法,那就是“图示——创作”的思路。今天的社会背景下,如何进行民族题材创作,可能出路就在于博览群书,提高综合素养;勤于思考,辩证思维;勇于探索与尝试。
五、王国能—中国画系系主任
问:请问您在现代民族美术教育中是如何处理绘画作品中的“民族性”与“当代性”问题?
王: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与文化。但由于地域环境的独特与差异,不同民族地区自然会产生独特的民族精神、发展历史、文化传统以及独特的生活方式与风土民情,这种独特性一旦进入绘画创作就会产生一定的民族特色,但真正重要的民族特色不仅仅是外在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当代民族美术教育中的绘画作品只有充分揭示和表现少数民族内在的文化气质和精神内涵,才能称得上实质性的“民族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民族美术教育中的绘画作品不能停留于过去的记忆与认识,要深入了解当代民族地区的真实生活,并以真挚的民族情感和目光去审视和发掘新时代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并在创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展示,这样才能彰显作品的“当代性”。
问:您在教学过程中关于地方少数民族民间美术元素在当代民族主题美术创作的结合与运用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是什么?
王:地方少数民族民间美术元素丰富多彩,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一个民族文化内涵的具体体现。在当代民族主题美术创作中有效结合与运用少数民族民间美术元素,会使创作中的民族特色更加鲜明、更具独特性。在多元开放的文化环境中,中外文化融合发展,由于西方艺术观念的渗透与影响,加之我国现代美术的学习方法主要来自西方,导致不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非常肤浅,对民族民间美术方面的知识也知之甚少。当前许多学生本应具备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素养十分贫乏,使不少创作缺乏艺术精神的审美体现和笔墨技巧的艺术含量。因此,当代民族主题美术创作,应首先注重培养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强化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与研究,提升民族文化的自信就显得尤为重要。“民族文化身份是我们的立足点,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以现代人的眼光去重新认识和阐述传统,借古开今,并以我们的文化优势与国际对话,才能真正完成具有艺术史意义的革命”(周绍华语)。故此,深入民族地区、了解和认识当代少数民族的真实生活,用心收集民族民间丰富的美术资源,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运用于创作实践是教学中重要的方案之一。
问:您在创作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写生与创作的关系?
王:在绘画的教学环节中,写生、创作以及理论知识是专业学习紧密相关的三个部分。其中写生不仅是造型和技巧训练的基本手段,同时也是创作实践的探索过程,而创作则是整个绘画能力的运用和体现。二者并无绝对的界限,但有相对的区别,理论知识则是写生与创作不断提升艺术含量的基本条件。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是,写生与创作毕竟有所区别,相对而言,写生有时容易受到现实中客观对象的局限,而创作则对艺术创作的要求更高,主观性更强,需要更深刻的构思和更精心的塑造。当今多元开放的文化环境,使造型意识更具多样性,加之影像技术的广泛普及与应用,不少创作逐渐舍弃传统绘画手法的写生训练,以方便快捷的照片替代写生手法,并以模仿照片为创作手段,不少中国画创作也以模仿照片为能事。由于缺乏写生训练敏锐的观察方法和概括提炼能力,造成不少中国画创作缺乏生动性和真实感,缺乏“气韵生动”的艺术感染力。写生是绘画创作的独特形式,是创作技巧与艺术含量的基本保障。只有坚持和强化写生的技巧和能力训练,减少对照片的模仿和依赖,才能在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教学中真正提升学生的艺术水准和绘画表现能力。对我个人的创作而言也是如此。
六、朴春子—美术教育系系主任
问:在教学过程中您是怎样处理绘画专业课程与民族主题的课程安排关系?
朴:在课程安排方面首先要明确绘画专业的特性,绘画专业教学以专业性为主,这是毋庸争辩的。美术教育专业注重艺术鉴赏课,古今中外的艺术都要有所了解并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这样才能对艺术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在一定的高度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点融入自己的艺术创作中。
此外,配合专业课与鉴赏课之外还有写作课,把自己学到的、感受到的东西写出来,并且能够进行一定层面的理论研究。能绘画、能欣赏、能评论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全方位的艺术专业课教学。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少数民族人物写生,而且在去少数民族地区之前,会先让学生们做好准备工作,多查阅书籍,强化民族美术的教学的特色和风格。写生过程中和创作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不仅要关注少数民族鲜艳的特色服饰,还要关注当地人的深层的文化内涵。同时以尊重学生的自主创作为出发点,了解学生的创作思想,尤其要了解他们对当代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真情实感,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启迪和指导,让他们在开放的环境中创作出风格鲜明的具有时代新意的绘画作品。
七、张志伟—设计专业系主任
问:在现代民族美术教育中如何处理设计作品中的“民族性”与“当代性”问题?
张:我理解的民族性,应指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其包含着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特定精神内涵与具有独特艺术特征的外部形态,这种独特性使艺术产生了差异之美。当代性更应体现出创新性、时尚性和适应性等特征,是历史发展的轨迹。作为民族院校,在民大美院设计专业的教学和设计创作中,不可避免地也面临如何处理 “民族性”与“当代性”这个问题,我们鼓励同学潜心研究、整理和发掘不同民族题材中的独特性,充分理解内容,结合同学对创新艺术形式及新材料的个性发挥,创作出具有时代审美的设计作品。尤其重视表达到位的民族性,兼顾当代性时代感,因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中,继承决定了发扬方向的精准度和到达深度,没有继承文化精髓的肆意发扬,会使看似时尚的吸引眼球的表现形式经不起时间品味而失去生命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同学的书籍设计、海报设计和包装设计作品,即体现出不同民族题材的个性特征及独特创意,有借鉴传统书籍形态结合丰富材料和工艺,表现藏族傩面具、西北剪纸、蒙古族马鞍、苗族服饰、油纸伞的书籍设计,有运用数字技术绘制的多个民族人物的海报,也有为不同地域的土特产和旅游纪念品所设计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包装。
问:如何解决同学缺乏对民族题材设计的兴趣度和表达深度?
张:信息时代丰富的外来文化和城市文化对年轻学子的影响尤为显著,大家更多关注的是时尚热点。当确定毕业设计自主方向时,发现有关民族题材的选题越来越少,再高喊“越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样的空洞口号,已缺乏说服力。
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同学认识到:社会的个性化需求为艺术的独创性表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物以稀为贵”,相较于普遍性的时尚,个性化的“土”借助现代形式反而脱颖而出,成功案例不胜枚举,看谁是那个有心人。例如黄永松、吕胜中、马可等艺术家在创作时通过汲取民族民间文化的营养,借鉴民族民间美术元素创作的作品,同样具有国际性和时尚性。鼓励学生多多阅读,积累知识,辩证思考。我专业同学们的民族题材设计作品,多次获得国内设计竞赛的奖项,这是我们老师和同学们积极探索的成果
八、总结
以上这七位不同专业的一线教师从教学经验、创作态度、学术观点等不同角度出发表达了自己对“民族美术教育”遇到的各种问题的看法,并在各自的教学和创作中取得了相应的成果。相信这次的访谈能够引起更多的人来关注“民族美术教育”在当代艺术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更希望这次的采访是一个引子,欢迎更多的读者来信来稿参与这一问题的思考并引发更为深入的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