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期刊社集约化办刊的实践探索与发展思考
2017-03-26周海燕黄春晓
■迟 美 刘 冬 周海燕 黄春晓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 110016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2015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共出版期刊10014种,是名副其实的期刊大国,其中,自然科学、技术类科技期刊共有4983种[1]。而与科技期刊庞大数量不相符的是,我国科技期刊的整体水平相对落后[2],国际影响力较弱,缺乏话语权。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单打独斗”“小作坊”式的办刊模式很难适应当今学术期刊集约化、专业化、数字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3-5]。与Elsevier、Springer、Wiley等国际大型出版集团相比,我国科技期刊在吸引优秀稿源和优秀作者等方面缺乏足够的竞争力,致使大量优秀稿件外流,造成“科研成果送出去,科技论文买回来”的尴尬局面[6]。因此,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2009年提出“做优做强一批,整合重组一批,淘汰退出一批”的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要求[7],并积极部署开展科技期刊数字化、集约化发展相关工作。
在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学术期刊界出现了一批在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方面取得不俗成果的优秀出版单位,如中国科学杂志社[8]、中华医学会杂志社[9]、卓众出版社[10]等在集团化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现了刊群发展;中国科学院所属的期刊,如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命科学期刊社、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期刊编辑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期刊联合编辑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激光》杂志社,也开展了相关的整合工作,打造了一批在国际领域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专业学术期刊;高校期刊如上海大学期刊社[3,11]、山东大学期刊社[12]、沈阳农业大学期刊社[13]等也通过小规模集约化经营提升了期刊的品牌效应和影响力。然而,每个出版单位的运行模式不尽相同,在集约化发展方面无法完全复制其他期刊的成功经验,务必结合自身特点寻找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集约化办刊之路。
笔者所属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期刊社(以下简称为“材料期刊社”)出版内容涵盖材料学科全部领域,办刊特色突出。自2007年正式实施集约化办刊,材料期刊社在期刊规模化经营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以材料期刊社为研究对象,总结在集约化出版道路上的积极尝试和取得的经验,从出版机制、人才队伍建设、财务制度管理及数字化出版平台建设等方面深入分析了集约化运行的基本策略和措施,旨在与我国期刊工作同仁进行分享和探讨,共同谋求推动我国科技期刊集约化发展的路径和方法。
1 材料期刊社基本情况
材料期刊社隶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以下简称为“金属所”),下设编辑平台和出版技术公共平台,旗下拥有6种材料领域核心期刊及门户网站——材料期刊网,简称6刊1网,6种期刊被SCI、EI、化学文摘(CA)、Scopus、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的情况见表1。
表1 材料期刊社6种期刊被各数据库收录情况
近年来,材料期刊社获得了多项国家级资助。其中,影响力最强的中文期刊《金属学报》,创刊于1956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金属学报》获得了国家级、省部级所有期刊的评比最高奖项,持续保持在国内期刊界的领先地位。英文期刊《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JMST)创刊于1985年,是我国最早创办的材料类英文期刊,近几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在国内SCI收录的十几种材料类科技期刊里,JMST影响因子名列前茅,并2次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资助。其他几种期刊也分别获得了“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精品科技期刊项目”及中国科学院的项目资助。
材料期刊社自集约化以来,探索数字出版的脚步也从未停止过。目前,材料期刊社对稿件采编系统、自动化排版系统、单刊发布、刊群平台——材料期刊网的建设、微信平台等多媒体的运营统一进行升级和维护。近几年来,材料期刊社在出版技术的创新、期刊品牌效应的形成、期刊学术质量的提升方面都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实际上,这些进步都得益于自2007年以来开展的编辑部整合工作。
2 材料期刊社集约化的实践
2.1 集约化对材料期刊社的意义
从国家层面来看,在文化体制改革和出版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对科技期刊体制改革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国际大型出版机构如Elsevier、Springer、Wiley等进入我国市场后,大量挖掘我国优秀稿源和作者,而我国科技期刊缺乏有效竞争手段,不得不在缝隙中求生存;网络技术和网络环境对传统出版的冲击和颠覆作用越来越明显;此外,在网络环境下单本期刊的影响力和显示度越来越弱,几乎很少有人从单独一本期刊去查找文章,而是依托大型数据库来进行搜索。因此,科技期刊行业的转型迫在眉睫。目前,我国有100多种材料冶金类科技期刊,而材料类稿件数量却非常有限。整合前金属所6种期刊争夺或吸引优秀稿件的能力还不是很强,亟待提高。
从编辑部自身层面来看,整合前6种期刊挂名的主编和编委居多,很多年轻的编辑缺少职业危机感和自我认同感。同时,期刊的经营能力、市场应对能力也是一块短板。6个期刊编辑部相互独立、各自为战,稍大一些的编辑部有10多个人,小一点的则是4~5个人,内部分工不明确,从编辑部主任到责任编辑、技术编辑,需要应付所有繁杂的编辑出版事务,基本是关起门来以小作坊的方式来进行。整合前,数字出版手段比较落后,尽管每种期刊都有各自的网站,但以信息孤岛的形式存在。6个编辑部在财务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各自进行独立的印刷、排版、发行,重复劳动和重复建设非常多,造成了财力资源和劳动力的浪费。很显然,整合前6种期刊难以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期刊的发展处于瓶颈。因此,必须要有所改变,才能让6种期刊形成合力,继续进取,而编辑部整合就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
从整个行业长远角度来看,随着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融合的发展,对科技期刊功能的要求不仅仅是提供交流平台,同时还要提供知识服务,这一共识也慢慢被同行所接受。要想提供知识服务,首先要实现期刊的精品化、网络化、开放化,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规模化和集团化运行,才能够实现期刊的知识服务功能。中科院期刊“十三五”规划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引导研究所打破编辑部壁垒,开展实质性的整合。科学院这一次醒得早、起得早,看到了期刊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积极进行编辑部整合,才能推动期刊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2.2 集约化的具体措施
2.2.1 整合资源,创新运行机制
各个期刊出版单位的情况不尽相同,要进行实质性的整合并非易事。将原来的独立编辑部统一的整合,实际上是对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和传统出版流程的全面挑战。因此,在整合过程当中,制度制定者要对此有一个非常充分的认识,而且一旦开展整合,一定要做到彻底。材料期刊社整合初始即制定了“三个统一”的整合原则:统一人力资源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建立出版技术公共平台。只有做到了“三个统一”才能实现实质性整合,才能够进行统筹安排、高度融合,才能够实现集约化的运行。同时,为6种期刊制定了长远的统一发展规划,在规划当中设计了3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2007—2009年,进行程序、人员配置和其他各种资源的统一调配,这一阶段要进行凝聚、优化,需要做到摆正位置、调整心态、改变观念,这三者缺一不可;第二阶段,2010—2015年,为“十二五”充实提高阶段,在此期间要使期刊进行多元化、精品化、国际化、规模化的发展,同时建立集群网站;第三阶段,2016—2025年,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把期刊做强做大,这是“十三五”“十四五”的长远规划,6种期刊中要有品牌期刊,要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国际期刊,期刊社要有较强的市场应对能力,同时产权清晰、责权明确,做成一个非营利的期刊社团法人,最后的目标也符合科学院和国家的要求。
2.2.2 加强队伍建设,注重人才培养
在长远发展规划的指导下,首先完成的是2个体系即行政管理体系和期刊学术管理体系的建设。期刊行政管理体系主要由社长负责整合后期刊社的行政管理,包括人事、财务、生产、经营,同时要强化编辑部建设,提供条件保障编辑部与编委会的有效沟通,实施高效的工作流程,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确保编辑出版质量不断提升。强化期刊学术管理体系的措施包括:构建由总编辑和各期刊学术主编组成的期刊学术管理委员会。它是期刊的最高学术咨询机构,负责对办刊方针、刊物发展理念和战略等重大学术事项提出建议和宏观指导。通过构建学术管委会,充分发挥主编、编委和专家在学术支撑和学术指导方面的重要作用。设置执行主编和执行编委,组成期刊执行编委会,进行期刊宣传、组约稿件、策划专刊等工作。
在材料期刊社编辑队伍建设方面,首先是明确人员组成,与整合前每个编辑部独立运行不同的是,期刊社明确了编辑部和出版部各自的责任及具体工作。同时,制定了编辑部主任的岗位职责及相关规定,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要求编辑部主任首先对期刊的定位要有清晰的认识,能够协助完成编委会相关工作,组织实施约稿、策划专刊,同时要协调内部的管理,保证工作顺利,协助社长做好期刊的对外合作。而责任编辑和技术编辑,则采用内部双向选择,由编辑部主任与编辑进行互选。编辑人员竞聘责任编辑岗位后,可以从整合前繁杂的事务当中解放出来,而将主要精力集中到如何提高稿源质量、扩大文章和期刊的影响力上。此工作模式在运行一段时期后,进一步将2种英文期刊深度融合,成立了英文部,全面负责JMST和《金属学报(英文版)》(AMSE)的出版工作,英文部目前共有6位责编,每位责编按照学科方向进行划分,与期刊不再绑定,弱化编辑部概念,主要负责相关学科稿件的编校出版,并根据学科热点组约专刊或约稿。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期刊社在整合后,共引进了5人,其中4人拥有材料学科相关研究背景博士学位,引进IT工程师1人,弥补出版技术自动化、网络化的短板。目前,材料期刊社共有编辑20人,其中责任编辑13人,技术编辑7人。整合前,编辑的平均年龄是60岁,整合后平均年龄为38岁。
整合后,为了提高编辑的出版技能,开展专项学习小组,从数字出版、期刊国际化、期刊学术质量的提升和开放获取出版4个方向开展专项学习。每个学习小组成员需要大量阅读出版领域相关研究方向的论文,并且每月开展一次专项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学习小组活动开展后获得显著成效,发表论文10余篇,编辑业务能力得到了较大幅度提升。同时,材料期刊社每年邀请国内外编辑同仁来举办讲座,同时也积极走访国内优秀的期刊社和编辑部,如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激光》杂志社和中南大学期刊社等,交流办刊经验,学习先进的办刊理念。这一系列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编辑的能力和素质,为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编辑职称晋升方面,材料期刊社积极向金属所进行申请,联合人事处专门进行了非主系列的技术岗位聘任,编辑在金属所人事处认定的出版专业委员会拿到相关资格后,由所内成立的专家评审小组进行评定,通过后即可获得副高级聘任,收入和待遇方面也得到了保障。由于整合后年轻编辑人员较多,材料期刊社统筹全局,帮助年轻编辑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设计,主要有2个方向:第一,培养期刊学术人才,如从责任编辑到终审助理再到终审最后成为主编助理;第二,培养行政管理人才,从责任编辑到编辑部主任再到社长助理最后成为社长。整合后的编辑人员队伍呈现年轻化和职业化的特点,梯队建设合理,不但提高了编辑个人的待遇,稳定了编辑队伍,也激发了每个人的工作热情,效果良好。
2.2.3 共享优质稿源,推动各刊协同发展
实际上,编辑部整合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解决机制问题和人员管理问题,还要推动各刊的共同发展。材料期刊社在整合以后,要求编辑主动约稿,并积极出版材料领域热点专辑和虚拟专刊,通过不同学科方向合理分流稿件,共享稿件资源,并根据各期刊的定位,突出本刊特色。以英文部2种英文期刊为例,AMSE在2009年开始被SCI收录,稿源较少,每年只有200多篇,而JMST作为材料领域较为优秀的期刊,每年的来稿量约为2500篇,退稿率达92%。基于此,英文部在征得作者同意的基础上,将部分学术质量较好的稿件转投AMSE。经过几年的努力,AMSE每年来稿量从200多篇增加到1000多篇。丰富的稿源也使AMSE得到了积极、有效的发展。
整合后对4种中文期刊进行区别定位、差异化发展的管理。《金属学报》定位成精品期刊,保持在材料冶金领域的龙头地位,对文章的学术质量要求非常高;《材料研究学报》为综合类期刊,要扩大容量、提升影响力,由整合前的双月刊变成了月刊;《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要做成国内腐蚀与防护领域的顶级期刊,突出专业特征,扩大其在腐蚀与防护领域的影响;《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为技术类期刊,为突出其应用性,共设7个栏目,包括失效分析、技术报告、经验交流,专题介绍等。栏目实用性强,受到作者欢迎。整合后,不但对6种期刊进行统筹考虑,突出各自的特色,进一步明确定位,还注重期刊的差异化发展,有特色而且有生命力。
2.2.4 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编辑部进行整合后,为了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化工作流程,材料期刊社彻底打破了之前6个编辑部自成体系的工作模式,将出版业务从编辑业务中剥离,制定了统一的工作流程(图1)。编辑部和出版部各自的职责和工作内容清晰明了,并实现了无缝对接,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1 材料期刊社整合后统一的稿件处理流程示意图
将编辑处理稿件的方式进行调整,由整合之前的责任编辑包期,调整为责任编辑包篇。具体做法是将编辑按照一个或多个学科方向或栏目进行划分,负责处理相关类型的来稿,包含稿件初审、外审、退修或退稿,一直到接收、编校、送生产。责编包篇的处理模式极大地缩短了稿件的处理周期,提高了稿件的处理效率。为了保证工作效率,期刊社也制定了新的工作制度,对每个流程进行了细化并规定了工作时效,如,初审不超过24小时,双休日不超过48小时,互校不超过48小时。英文部每月召开工作例会,总结每人当月的初审和编校工作等工作量,虚拟专刊约稿等进度情况,讨论存在问题等。要求责编随时更新相关学科热点,积极组约专刊,并策划虚拟专刊,加强文章发表后的推送工作等。流程规范化的管理成效显著,不但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扩大了期刊的传播和影响力。
2.2.5 多媒体融合,打造材料期刊网平台
整合后,为了更好地实现中文期刊采编与排版的无缝对接,将排版系统由原有的LaTex全部转成了方正飞翔自动排版。方正飞翔具有强大的word文档兼容功能和高效的科技公式输入法,输出格式多样,方便数字出版,可实现随校随改、一次制作多元发布的功能。更换排版软件后,工作效率大幅提升,相当于减少了2个排版人员的工时,在国内首次实现了中文期刊编排生产一体化,示范作用显著。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兴多媒体传播方式的涌现,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借助多媒体终端来接收相关科研信息[14-16]。因此,材料期刊社加强了微信公众号的定期推送工作,聘请技术编辑制作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第一时间将最新录用的稿件,行业内的热点讯息,材料期刊社的最新动态等内容以微信多媒体方式送达作者和读者手中。目前,微信公众号共设有最新录用、热点文章、当期目录、虚拟专刊、优秀论文、人物介绍、技术成果、行业资讯等栏目,每周发布一次,6种期刊总计公众号关注人数近万人。中文期刊的微信平台还可以随时查阅稿件处理状态,检索浏览全部发表文章。此外,编辑通过在专业学科微信群中推送虚拟专刊,热点文章等内容,加强了与作者、读者的互动和动态宣传。
材料期刊社整合后在多媒体融合方面最主要的工作成果就是搭建了材料期刊门户网站——材料期刊网。2010年,材料期刊社以整合后的6种期刊为基础,自建国内首家材料冶金信息交流平台——材料期刊网1.0版,实现了期刊的集成出版、信息整合和资源共享,提升了科研服务和学术传播能力。2012年,在1.0版基础上,吸引了国内24种期刊加盟,并改进网站页面,强化检索功能,形成2.0版本。2015年,进一步形成材料期刊网3.0版,与科学出版社强强联合,充分发挥材料期刊社的材料专业优势和科学出版社的出版优势,推出一系列新功能,包括参考文献自动校对、个性化服务和专业的会议系统等。材料期刊网的建立,实现了期刊的集成出版,引领和示范作用显著,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材料期刊联盟,并在2012年召开了首届期刊材料联盟大会。
2.3 整合的成效
2.3.1 学术影响力大幅提升
整合后,材料期刊社的办刊实力大增,重点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得到大幅提升,以JMST为例,2017年Web of Science公布JMST的SCI影响因子为2.764,为整合前的6倍,在SCI收录冶金学科期刊排名第7,进入Q1区。国际来稿数量占总来稿数量的比例为60%,国际使用和下载比例为67%,国际被引用数量占总被引数量的比例达到54%。以AMSE为例,自获得科协“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资助后,AMSE的影响因子增加了1.54倍,学术影响力提升效果显著,受到了科协的表彰。整合后材料期刊社调动整体力量,突出团队优势,6种期刊屡获国内期刊奖项和资助,资助项目金额总计近1800万。其中,《金属学报》连续两届获得了“百强期刊”的称号,保持了期刊的品牌形象,JMST和AMSE连续多年获得“最具国际影响力期刊”称号,编辑部和个人也屡获“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称号。
2.3.2 经营能力不断增强
材料期刊社还加强了市场化经营的建设,期刊集约化经营取得较好成效。整合后,6种期刊的经营全部交与出版部。出版部将工作重心转向市场,聘请专人拓展期刊经营业务,如广告、协办单位和多媒体业务,此举增加了期刊的市场竞争力,同时统一经费管理,提高了经费的使用效率。经过几年的运行,出版部将整合前大部分编辑部的财政赤字逆转为财务账面结余700万。期刊的年收入中,国家资助占40%,版面费占40%,发行费占20%,为未来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
3 结语
经过10年的整合实践,材料期刊社摸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集约化办刊之路。整合后,材料期刊社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在编辑人员数量减少三分之一的同时,编辑队伍实现了年轻化、高学历化和学科化,工作效率大幅提升。此外,统一的财务制度扭转了编辑部财政赤字情况,经济效益大幅改观。基于整合后的大数据平台实现了自动化排版和编排一体化,数字化出版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整合后,6种期刊的办刊能力得到较大提升,期刊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学术质量水平得到提高,并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和资助,期刊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在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指导下,材料期刊社将不断总结在集约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努力完善改革细节,积极调动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实现期刊发展的新跨越。
[1] 2015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EB/OL]. (2016-09-01)[2017-07-12]. http:∥www.chuban.cc/yw/201609/t20160901_175346.html.
[2] 刘筱敏,马娜. 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3):335-339.
[3] 秦钠,翁春敏. 高校学术期刊集约化管理探析——以上海大学期刊社集约化建设为例[J]. 出版发行研究,2015(1):9-13.
[4] 樊雅梦,刘国正. 学术期刊融合发展与集约化经营——媒体融合下的学术期刊发展趋势[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4):340-343.
[5] 王秀玲,刘普. 我国学术期刊集约化的发展脉络与对策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12):1253-1258.
[6] 王超,彭超群. 国际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的思考——以《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7):664-668.
[7] 柳斌杰. 打造“航母”淘汰“小舢板”[N]. 人民日报,2009-08-17(10).
[8] 《中国科学》杂志社:探索学术期刊改革发展新路径[N]. 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11-28(3).
[9] 李慧,马建华. 中国科协期刊的集约化运作案例研究——以中华医学会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6):860-862.
[10] 刘泽林. 科技期刊:规模化出版·集约化经营·集团化管理——卓众出版的探索与实践[J]. 编辑学报,2010,22(6):508-510.
[11] 秦钠. 集约化助推科技期刊管理创新与发展——以上海大学期刊社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6):744-747.
[12] 陈斌. 资源共享集约运作努力实现学报各刊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山东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编辑部集约化办刊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8(5):837-840.
[13] 赛树奇. “同宗”期刊小规模“集约化”经营的实践与探索[J]. 出版发行研究,2013(9):93-94.
[14] 谢筱萍. 科技期刊国际化度指标的探讨[J]. 编辑学报,2005,15(3):158-159.
[15] 罗东,黄春晓,周海燕,等. 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的思考与探索——以《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3):223-228.
[16] 迟美,杜晓宁,黄春晓,等. 《金属学报(英文版)》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实践[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5):480-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