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真正成为心灵的歌唱
2017-03-26李曼
李曼
抒真情,写实感,是中考作文的一个基本要求。今年来,中考命题者更是一再强调作文的这一要点。遗憾的是,我们很难看到发自肺腑的真情之作。
原因何在?
1.缺乏感悟生活的能力
固守在自己的世界里,游戏、网聊,已成为学生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他们很少去关心身边人、身边事,再加上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以为一切都理所当然,渐渐地对身边的人事缺乏触感,慢慢地与周围“绝缘”了!
2.感情淡漠
唯我独尊,眼底无人。看不到别人对你的关爱,只觉得一切理所当然。正像一个学生,老师布置大扫除认为时,他理直气壮地说:老师,我们是来学习的,不是来打扫卫生的!试问,这样的孩子,让他谈责任,讲集体的温暖,他能挤出几份真诚?
3.长期被固有的思维模式束缚,不敢想,最后成了不敢说、不会说
抒真情,写真话。可是我们很多孩子面对一个话题作文时,一味地揣测出题者的意图,不敢有自己的想法,违心地附庸别人的看法,怎能写出自己的情味?如关于“追求时尚”的话题,绝大多数学生都在赞扬时尚的好处,不知反驳,偶尔有些奇思妙想,瞬间就被“我这样写,会不会让阅卷老师不喜欢”这个念头给扼杀住。即使有个别人反其道而行之,必遭他人耻笑……
反思这样的情况,我们作为人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到底担当了创新想法的鼓励者,还是扼杀者?我们很多时候,听从教材上的权威观点,有没有关注学生的真实体会?
就如《社戏》结尾中对六一公公夸赞迅哥儿的行为分析,教参上认为这表现了六一公公淳朴善良,可是有一半的孩子说,这表现出六一公公有巴结讯哥母亲之嫌,我们是否匆匆地否定了孩子们的看法,而没有结合六一公公的阶级身份和迅哥母亲的身份,设身处地地为其着想呢?毕竟六一只是个打鱼种地的贫农,而“我”的母亲却嫁到了鲁镇的大户人家!这样去想,孩子们的想法也未必不合情合理!
如果我们是前者,在这样固有的思维模式下,孩子们不仅不能独抒性灵,还要人云亦云,甚至违心地去写,长此下去,怎能写出真情作文?
4.现代速食文化的污染
当代的时髦作品,大多迎合大众猎奇趣味。或搞怪夸张,或冷艳耍酷,作者很难沉下心来为读者提供心灵的文化大餐,缺乏厚重感,鲜有对人生的厚重体验,这种文风也日渐风靡,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审美品位。
近日发现,班里有个别孩子很迷恋写小说,作业也不写,后来了解到,他们在网站上发表玄幻小说,可以获得点数。这种玄幻小说,更多的是满足初中生爱幻想的心理,文章的叙述节奏缓慢,情节东拉西扯,缺少重点,人物描写貌似很多很长,但缺乏立体的构建,人物其实永远的平面的,性格也非常单一,缺少对生活的真实理解,因此没有真正接地气的情感和认知。
那么,培养正确的审美趣味,提高对生活的感悟能力,成为问题的关键。笔者以为,以下的几个小措施,或者可以提供一点帮助:
一、感悟自然,聆听自然的声音
细心地倾听,是懂得事物、感悟事物的一个好方式。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让学生留意季节的更替,感悟生命的轮回,养一株小草,记一记它的生命过程,以及它带给你的启示或感动;留意路过的行道树,看它迎接朝霞,送走夕阳,日子久了,心就变得柔软而明亮了。
在聆听中,学生懂得观察,学会了记录,最为重要的是,培养了感悟的能力。无论是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还是宗璞的《紫藤萝瀑布》,都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质,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生发,学会领悟。这样,才能有异于他人的文章。
二、培养感发生命的能力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走出书斋,学会关心别人,聆听周围世界的声音。古人“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今天的孩子们可参加的活动更是丰富多彩,用心去感受每一个活动和每一个活动带给你的或快乐或辛酸或感动,长久下去,感发能力自然会有。
我们老师可以利用每一节课前演讲,每一次班会课,每一个节日,每一个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及时记录心得,及时交流,让学生“感于事,形于声”。
三、培养纯正的审美趣味
什么是纯正的审美趣味?那就是要热爱那些表达真情实感的文字。
中学生特别适合模仿,也擅长模仿,所以,阅读初期对于孩子的审美品位,影响深远。“淡笔写真情”,许多真正的文学大师,未必要选绮丽文字,浓墨重彩。只要能够写出真情,平淡也无妨。如老舍的《写北平》,胡适的《我的母親》,几乎通篇采用白描的手法,于平实的记叙中,表达对故乡,对母亲的思念与热爱。常读这样的文章,常模仿这样的文章,会使学生的文字纯净又充满真情。相对这些文章,那些心灵鸡汤似的文章充斥着现在的文化市场,表面上的华美不能改变其内在的单一和贫乏,容易误导学生走上感悟的单一话、模式化。
四、及时记录心灵的点点滴滴
只言片语,只要能显示你或家人朋友的情态,都要及时把它记录下来。老师常常对学生们讲,你们写的作文本来无味的很,往往是文章中引用的你的爸爸或妈妈的某一句感人的话,挽救了你们的作文。也许,我们的孩子未必能说出父母那样充满智慧和哲思的话语,但孩子们能时常将这样的文字拿出来读一读,品一品,时间长了,对写作自然有所提高。我们有的孩子就有保留家长写给他的便条的习惯。过一段时间拿出来整理一下,那一定是一份浓浓的父母之爱,一笔独特的精神财富,一段绝不雷同的素材。不仅让学生懂得父母亲人之爱,懂得感恩,也能学会爱自己、爱他人,作文必然有温度,有感情。
五、学会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
当大家都赞同某一观点时,不必急着附和。还是以话题作文“品味时尚”为例。许多城里的孩子写的是爸妈如何追求时尚的故事。但是许多农村的孩子条件艰苦,父母辛勤劳作,才勉强让自己得以完成学业,可是为了附庸命题者,他(她)也编了一个自己是如何追求时尚的故事,可想而知,情节是多么牵强,感情更是做作,如果他能从自身情况出发,把勤奋的精神作为一种时尚来写,是否能够打动阅卷者的心呢?
总而言之,只有关注生命中的点点滴滴,真诚为文,才能让作文成为内心的真实呼唤,为美好的心灵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