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2017-03-25河南省安阳县农业局冯秀红

农家参谋 2017年8期
关键词:辛硫磷斑病多菌灵

河南省安阳县农业局 冯秀红

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河南省安阳县农业局 冯秀红

玉米主要病害有小斑病、大斑病、褐斑病、丝黑穗病、锈病、病毒病、青枯病等。玉米主要虫害有螟虫、黏虫、二点委夜蛾、蝼蛄、蓟马等。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采用不同的防治技术,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

一、主要病害

1.玉米小斑病、大斑病。小斑病病斑为椭圆形、长方形或者纺锤形,呈黄褐色、灰褐色。温度高于25℃和阴雨天气多的条件下发病重。大斑病田间发病始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严重时波及叶鞘和包叶。发病初期为水渍状青灰色小点,后沿叶脉向两边发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深褐色的梭形或纺锤形的大斑,湿度大时病斑愈合成大片,斑上产生黑灰色霉状物,致病部纵裂或枯黄萎蔫,果穗包叶染病,病斑不规则。温度18℃~22℃或高湿天气时,尤其是多雨多雾或连阴雨天气,可引起该病流行。防治方法:玉米抽穗前后,病株率70%以上,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90%代森锰锌加水500倍液喷雾,或用80%多福·福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间隔7~10天喷一次,连续施药2~3次。

2.褐斑病。发病初期在病部形成圆形或长圆形黄色小斑点,许多小斑点通常连接在一起形成间隔横带状黄斑,主叶脉常有间隔段条状黑斑;后期病组织逐渐变成褐色或黑褐色,并愈合成大而不规则斑块,常造成病部枯死。防治方法:每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40~50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80克,加入适量微肥兑水40~50千克喷雾,每隔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3.丝黑穗病。该病是系统性侵染病害,受害株有的矮化、有的多蘖、有的簇生,危害玉米的雄穗和雌穗。雄穗花器全部或局部变形,形成病瘤,外面白膜,里面是结块的黑粉,即厚垣孢子。除苞叶外,雌穗全部变成一团黑粉,内有很多乱丝状的残留寄生组织。一株发病,全部果穗及潜伏果穗均感病。防治方法: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2%~3%的三唑酮类药剂或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适乐时1000倍与黏着剂稀玉米糊拌匀,然后进行拌种,晾干后立即播种。

4.锈病。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色至橙黄色突起的小脓包状病斑,后期疮斑表皮破裂,散出黄色至黄褐色粉状物即是孢子堆,严重时疮斑遍布全叶,散发锈色粉状物,致使叶子生长受阻。防治方法:在玉米锈病的发病初期,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喷雾防治,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5.病毒病(粗缩病、矮化花叶病)。在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能感染发病,从出苗至7叶期是易感染期,染病植株心叶基部出现褪绿点状花叶,以后扩展至全叶,叶色浓淡不均,在粗脉之间形成许多黄色条纹。发病重的植株生长缓慢,黄弱矮小,不能抽雄结实,甚至枯死。防治方法:早期药剂灭虫,用40%氧化乐果3000倍液,或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20克兑水50~75千克喷雾,把蚜虫和灰飞虱消灭在迁飞至玉米田之前。

6.青枯病。玉米拔节期整株青枯死亡,剖开茎基部,可见髓部变褐色,发病后期有镰刀菌伴生。防治方法:玉米生长中后期发现零星病株时,用甲霜灵400倍液或多菌灵5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500毫升。

二、主要虫害

1.玉米螟虫。又叫钻心虫,是玉米的主要害虫,常在幼嫩茎叶处钻入咬食,破坏茎叶组织,使养分和水分不能输送,影响玉米生长,抽穗后钻进雌穗使果穗折断影响授粉。防治方法:用1.5%的锌硫磷颗粒剂或呋喃丹颗粒剂,直接丢放于玉米喇叭口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也可用50%或80%的敌敌畏乳剂600~800倍液,或用90%的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75%的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滴于雌穗顶部。

2.黏虫。幼虫食叶,大发生时可将作物叶片食光,幼虫有群聚性、杂食性、暴食性,成虫有迁飞性。防治方法:早晨或傍晚用辛硫磷或高效氯氰菊酯或毒死蜱等杀虫剂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3.二点委夜蛾。在3龄以前取食叶片,造成缺棵,3龄之后蛀食雌穗,造成烂穗。防治方法:3龄前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毒死蜱1000倍液喷雾。

4.蝼蛄。成虫和若虫在靠近地表处咬断玉米幼苗,或在土壤表面开掘隧道,咬断幼苗主根使幼苗枯死。防治方法:50%辛硫磷乳油30~50倍液与麦麸、豆饼5千克制成毒饵,每亩用毒饵1.5~3千克或敌百虫800倍灌根。

5.蓟马。成虫和若虫都吸食玉米的嫩梢嫩叶的汁液,被害枝叶硬化、萎缩。防治方法: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毒死蜱乳油、5%啶虫脒、4.5%高效氯氰菊酯1000~1500倍喷雾。

三、绿色防控技术

大力提倡使用绿色防控技术,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实现农业部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的目标”。同时,对于确保粮食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绿色防控技术主要有:

1.农业控制技术。深翻土壤,选用抗耐病虫的优良品种,适时播种,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销毁;合理排灌水,合理施肥等。

2.应用“生物导弹”(带毒赤眼蜂)技术。玉米田间定时放置带毒赤眼蜂,对玉米螟进行统防统治,绿色防控,减轻危害程度,提高玉米产量,降低化学农药污染。

3.安装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可诱杀玉米田多种害虫。

4.安装全能杀虫平台,利用性诱剂诱杀玉米螟等鳞翅目和鞘翅目成虫。

猜你喜欢

辛硫磷斑病多菌灵
黄瓜靶斑病咋防治
国内辛硫磷的应用研究进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多菌灵的不确定度评定
家蚕中肠内对辛硫磷耐受性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农药多菌灵降解菌的分离及其降解效能研究
浅析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
钆金属有机框架的制备及用于吸附辛硫磷的研究
浙贝母中多菌灵残留量测定及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啤酒中的“多菌灵”会致癌,它真的有那么毒吗?
氧化钙对土壤中辛硫磷的去除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