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有男儿扮“伪娘”

2017-03-25刘平易

家教世界 2017年5期
关键词:包办代替男儿男孩子

文/刘平易

家有男儿扮“伪娘”

文/刘平易

父母之爱,夺走男儿英雄本色

父母的过度关爱,让男孩子沉溺于爱的温床上,慢慢忘记了自己的男儿之身。特别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让男孩子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和妈妈在一起,母性的特质都会在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妈妈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孩子会自然而然的模仿。虽然有的妈妈也能够培养孩子的勇敢、坚强,但是,爸爸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是妈妈所不能替代的。

在我的个案咨询中就有这么一位名副其实的“伪娘”,男孩,14岁,可惜已经休学在家,孩子的言行举止,简直是媚气十足。孩子从小就由妈妈带着,爸爸因为工作原因很少在家,于是,这位妈妈对孩子百般呵护,带着一种补偿的心情爱孩子,孩子的父亲偶尔回家一次也只是给孩子钱,缺少心理上的沟通和交流,更不用说和孩子一起互动搞一些活动了。

父母的爱紧紧地包围着孩子,也缩小了孩子的视野和自由发展的空间,于是,孩子变得缩手缩脚,没有自信,更缺乏勇气,不敢独自一人去面对外界的环境,牢牢地依偎在父母的羽翼之下。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职,没有哪位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是,爱——一定要有分寸、要把握度,不能让自己的爱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绊脚石”,更不能因为自己的爱,让孩子偏离了正常的成长轨道。

包办代替,让男孩不知者有畏

从小不让孩子动手做事,已经成了家庭教育中的一大“怪相”,很多父母也知道,让孩子多动手,多锻炼,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可是,一到事上就会变得“舍不得”,包括最简单的吃饭、穿衣、背书包这样的本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都要越俎代庖,为了孩子“事必躬亲”。

“妈,我的铅笔,妈,我的橡皮,妈……”,这是年龄小一点的孩子经常会对妈妈说的话,面对这样的事情,父母就应该果断的拒绝,而不是事事满足于孩子的要求。

一名13岁的男孩,弱不禁风,慢声慢语,自己竟然不会系鞋带,独自一人在家时从来不会自己做饭,只有泡方便面,并且都是由父母买好放到家里,把开水烧好。因为担心孩子自己不能烧水,怕电着,怕烫着。

父母包办代替,减少了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虽然暂时性的会照顾好孩子,但是,从长远来看是害了孩子。孩子会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认识身边的事物,通过一次次的尝试,会慢慢的建立起自信,同时也能够挖掘自身的潜力,充分发挥其潜能。一个孩子自信的建立,会增加一个人的自尊感,一个高自尊的人,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会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的。

父母帮孩子做事,对孩子的人格形成,有百害而无一利。会让孩子变得唯唯诺诺,不敢尝试,缺乏自信,对一些自己能做而没有机会尝试的事情存有畏惧之心。父母要做的并不是代替孩子做事情,而是指引孩子,让孩子动手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伪娘”的特征无非体现在三点,一是外表酷似,甚至于胜似女性;二是言行举止都基本等同于女性;三是人格特质趋于女性,害羞、娇媚等,经过伪装和化妆之后,很容易让人和真实的女性混淆。但是,他们本质以及自我的心理仍然是“男儿之身、男儿之志”。

没有哪一个男孩子天生就是“伪娘”,大多都是受到后天的环境和父母的教养方式而慢慢的“演变”成了不真实的“女子”。

“伪娘”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父母教养孩子的方式、方法,以及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也并不是妈妈带孩子就一定会带出“女气十足”的男孩子,更不是爸爸就一定能百分百的教出“阳刚之子”,父母一定要清楚教养孩子的目的是什么?

不是让男孩子看起来像个男人,而是要让男孩子做起事来更像个真正的男人。这就需要父母们用正确的爱的方式去教养男孩子,多给男孩子自己动手做事的机会,让他们在锻炼中慢慢成长!

猜你喜欢

包办代替男儿男孩子
学舞蹈的男孩子
基于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养成教育的对策研究
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下)
军中铁男儿
你好,男孩子
谈如何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男儿勇担当
有一种包办代替叫伤害
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
请珍爱我们的男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