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写实技法表现诗意情怀
2017-03-25曹林
曹 林
(中国戏曲学院,北京,100073)
用写实技法表现诗意情怀
曹 林
(中国戏曲学院,北京,100073)
【DOI】10.13867/j.cnki.1674-5442.2017.01.16
左钢先生学舞美出身,现在是吉林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的副教授。主要讲授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课,以及美术基础课。同时也搞舞美设计,得了不少舞美设计方面的奖项,目前还兼任着吉林省舞台美术学会会长。舞台美术这个领域的专业基础离不开美术——这里所说的美术,主要还是指绘画而言的。优秀的舞美设计师往往都画得一手好画。左钢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全才。他一直不间断地从事油画创作,达到了专业画家的水平。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默默积累,其作品在近些年来更如井喷似地爆发。前不久刚刚欣赏到出版于2013年的《左钢画集》,那里面收录的大部分作品以描绘新疆少数民族的人物为主,从中可以看出他一贯坚持的写实主义风格。近期,得知他马上又要有一本油画风景写生集面世,将刊登一批近年来的新作。从这些幅面不大的风景画里,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写生足迹,基本上遍及了天南海北。
中国古代文人画家,素来主张“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强调静修与远足相维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二十世纪初期开始,我国的画界学者把绘画分岭为中国画和西洋画,并把两者当成相对的主体。此后的理论家们逐渐达成了一种美学认识上的共识——通过中西绘画的对比,确立中国画的写意本质——并认定西方绘画走的是单向写实之路。持此理论观点的林风眠、丰子恺以及宗白华等学者,一路延续下来,从理论层面固化了两者之间的边界。我觉得这种理论尽管已是当今美术史论的主旋律,但它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就是片面关注画面所使用的材料和外在的造型语言,单纯用具象还是抽象的尺度,来衡量分析作品风格的写意或者写实,从而忽略了艺术自身游移不定的深层客观本质。也就是说,只以写实还是抽象的外在形态划定内在精神,是过于简单化的两分法。
左钢先生的画风,走的是写实一路。在他的笔下,有江南水乡,有东北雪原,有边疆荒漠,还有都市风貌。他用近乎面面俱到的笔法,把山川景色表现到画布上。但在写实的表相背后,却深深地融入了他的真情实感。所以,即使都是司空见惯的景物,也能看出画家面对不同环境所生发的不同主观感受。他并不满足于仅仅是被动的对景写生,其笔下的画面性格各有不同——江南美色的温柔恬静、东北雪乡的萧飒清冽,或者边疆村落的偏僻闭塞,均注重以形写神——可谓“真景逼而神境生”。左钢先生还具备得心应手的油画表现技法,这是他能熟练驾驭画面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从整体状态上看,他善于把握画面的框架结构,擅长用色彩作为艺术语言来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画面色彩通透,节奏明快,讲究肌理效果,而且带有明显的主观情绪,往往是在尊重客观对象的前提下,加入个性化的情感因素。这些油画风景的视觉效果比较放松,他既在用笔着色时洒脱自如,同时又谨慎对待每一个细节,在这些形式外表的背后,我们可以感觉到他的从容和自信。
对于风景画,中国的本土话语习惯通常理解为“山水画”,强调“天人合一”的意境涵义——这也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主要内涵。中国传统绘画,讲求师法自然。认为自然界并不是完全孤立于人的精神之外,因而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默契。所以,古代的山水画家普遍注重表达令人游目骋怀,境生象外的画面效果,作品中渗透画家自我的人文精神,达到物我同一,心物相映的境界。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山水画家似乎从一开始就体现了追求诗意的美学内涵。这种特有的东方美学意境,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当今的中国油画风景画家。尽管今天的油画家们所使用的绘画材料和表现手段都是西方的舶来品,但由于画家们的文化背景所致,都几乎不约而同地趋向了由景生情的写意之路,普遍追求缘物得心的诗意境界。
这本画册里的作品皆为左钢先生的近作,画幅都不大。这也是他的特点之一,这些风景画以大自然为题材,通过山川景物抒发情怀,画面尺度不求大只要精。他以自己特有的审美修养和观察视角,从大千世界里捕捉那些看似平实的景色,经过苦心经营,用艺术思维和造型手段对自然景色进行取舍、概括、裁剪、提练甚至重组,再透过复杂的细节描写和油画技巧,进而表现出丰富的感人形象。他从内心深处体现对写生本质和艺术精神的领悟——对景写生有取有舍——使自我的情感和自然的精神合而为一。尽管在他的作品中几乎没有人物出现,但画面里却始终暗藏着“万言难尽水乡美,景深入醉恨词浅”的生命律动。左钢先生通过油画语言这种媒介,发现了自己艺术情感表达的正确方式,用写实技法表现诗意情怀,也正是画家的审美情意隐含在作品之中的交融契合。
J203
A
CN22-1285(2017)101-102-02
曹 林(1965-),男,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史论与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