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理解·沟通·调整·合力
——巧除隔代教育引发的冲突和矛盾
2017-03-25湖北省武汉市军区幼儿园赵小苗
◆湖北省武汉市军区幼儿园 赵小苗
尊重·理解·沟通·调整·合力
——巧除隔代教育引发的冲突和矛盾
◆湖北省武汉市军区幼儿园 赵小苗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作节奏的日益加快,当城市和农村的父母为工作“疲于奔命”,保姆市场又不成熟时,家庭中的孩子基本上全交给爷爷奶奶了,中国便形成一种新的且不可避免的教养模式——隔代教育。一项关于隔代教育的全国范围内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近一半孩子是跟着祖辈长大的。人到老年往往易“隔代亲”溺爱孩子,即便祖辈拥有丰富的社会阅历、教养经验及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但由于老人受历史条件和自身年龄局限,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因素。因此隔代教育常常易引发家庭矛盾,甚至带来教育误区。这种代沟式的养育往往是孩子任性骄纵或胆小怯懦性格的起因,这种教育模式的成败在某种程度上关系着未来中国的人口质量。如何减少隔代教育差异,让孩子健康地成长,已成为今天父母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案例呈现
宝宝是个五岁的小男孩,对任何事物都是被动接受或者不理睬。宝爸是广播电视台主任,工作特别忙,每天19点后才回家,宝妈在银行上班,每周回家两天。宝宝爸妈从没参加过班上的家长会,自然,宝宝的教养重任都落在爷爷奶奶身上。
大班下学期的一个早上,王老师在晨检中发现宝宝的鼻梁处有一块淤青,便询问宝宝,可是宝宝什么都不说,中午交班时王老师将这事告诉了我。离园时,我牵着宝宝来到寝室仔细询问。起初,宝宝眼神游离三缄其口,我想可能他不喜欢这种询问方式,便把他抱在怀里摸着他的伤处说:“你知道吗?看到你受伤了,老师很心疼。你还疼吗?”宝宝这才抬眼看着我说:“昨天很疼,现在不疼了。”我握着宝宝的手说:“宝宝,我很想帮助你,能告诉我是怎么回事吗?”宝宝终于说出了事情经过。原来宝宝在家做10以内的分解时出现了多次错误,宝妈发了脾气打了他的小屁股,临出门前叮嘱爷爷一定要辅导宝宝做完才能玩。爷爷辅导时屡教不会也很生气,用竹条打手时不小心甩到了宝宝眼部。宝宝还说后来妈妈生气地带着他回到自己的家后,还和爸爸大吵了一架。
过了一会儿,宝宝爷爷来了,我让副班老师把宝宝带出去玩,与他私下交谈。这才知道爷爷早已对宝妈严厉的教育方法和长期当“甩手掌柜”的做法有了很多积怨。当天看到孙子被打就很窝火,联想到自己七月就要远赴上海照顾即将临产的二儿媳妇,这一走,宝宝可怎么办?心里牵挂不舍,窝着的一肚子火最终发在宝宝身上,使宝宝成了最直接的受害者。那次交流后,宝宝爷爷对我们的全心付出很是感动,一再央求我去和宝妈沟通一下,期望儿媳能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好让二老放心。
二、案例分析
对于宝宝爷爷的“拜托”本不想过多介入,毕竟属于家庭纠纷,但考虑到家园合力才能家园共育,所以必须想办法帮助宝宝爷爷协调家庭关系,处理家庭教育代沟。
整理了爷爷奶奶对宝妈的“控诉”大致有几条:
1.家务事从来不做,孩子5岁了没做过一顿饭。
2.孩子的生活起居从来不管。宝妈有空闲也要等宝爸回家照顾孩子。
3.宝妈一回家就陪宝宝疯玩,玩不好便打骂,教孩子时也没耐心,孩子学不会也是非打即骂。
4.宝妈性格太固执,爷爷奶奶将好的教育书籍和自己的教养经验告诉她,她不但不接受还冷嘲热讽。
接受了宝宝爷爷的嘱托后,我利用休息时间与宝宝爸爸妈妈深谈了几次,惊讶地发现宝妈其实对爷爷奶奶过度溺爱和包办代替的教养方式也意见颇多。例如:宝妈要求孩子独立进餐,可是只要宝妈不在家,宝宝吃饭必定是奶奶端碗追着喂,一顿饭吃一个多小时;洗手时,宝宝把手伸到水龙头下就不动了,爷爷会仔细地帮宝宝洗干净;吃水果时,爷爷奶奶会把水果切成小块喂给宝宝吃;甚至宝宝与同伴发生争执时,爷爷还会马上参与到“战场”帮忙等等。宝妈觉得孩子应该粗放式的教养,尝试进行纠正,却得不到老人的理解和支持,还引发新一轮的争执。由于宝妈在家时间少,好的教育行为也得不到贯彻落实,因此也总跟宝爸吵架。一边是父母,一边是妻子,帮谁都不好,不帮更不好,宝爸成了隔代教育的“夹心饼干”左右为难。辛苦付出的祖辈和“纸上谈兵”的甩手父母很容易在宝宝的教养问题上大动干戈,本应和谐美满的家庭经常硝烟不断,争吵不停。
其实作为新生代的父母,工作再忙都不要轻易把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祖辈,即便不得已将子女托给长辈,也要意识到其不利因素而提前预防和消除。父母在百忙中要定期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不要放弃和忽视自身的教育职责,隔代教育无法取代亲子教育。祖辈也应清楚地定位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配角地位,放手并鼓励子女进行亲子教育,做到不错位、不越位,并努力与时俱进,接受科学的育儿理念。
三、解决措施
我以现代家庭教育理念为基础,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教育方法给了宝宝家长五个小妙招:“尊重·理解·沟通·调整·合力”,帮助宝宝家人从家庭隔代教育代沟中走出来,在教育理念上达成共识,在教育行为上步调一致,寻找两代人不同教育方式的契合点,共同为宝宝的健康发展形成教育合力。
(一)尊重对方的付出
不管是隔代教育中的祖辈还是父辈,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彼此都应该感念对方不同层面的付出。作为子女应该学会先低头,我劝宝妈尊重老人的想法,尝试换位思考,体会祖辈的隔代之爱,多想老人在为子女分担家务和教养孩子的艰辛,多夸宝宝爷爷奶奶对家庭的无悔付出,把赞美挂在嘴边,把感恩放在行为上,让老人充分感受到被认同感。而宝宝爷爷也应该退一步,听听对方的心声,对子女的过错多些包容,少些指责,适当的时候,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积极创造机会让孩子和其父母多接触,疏通感情,舍得放手,大胆鼓励子女耐心教育孙辈,当好子女教育孩子的顾问和参谋。
(二)理解彼此的行为
孩子在3~6岁时已经逐渐形成了信任权威的意识,当家庭出现教育方式的不一致时,家人注意不要当着孩子面互相指责批判,贬低对方的权威感。权威无论是从哪一方身上消失,对孩子的教养都是不利的。失去权威的家庭,不仅孩子的坏习惯难以纠正,孩子还会利用长辈间的分歧,养成投机取巧的习惯。而相对老实的孩子则会陷在长辈的争执中不知所措,这对孩子自主性的形成十分不利。宝妈年轻气盛,看到宝宝爷爷的溺爱,只考虑会对孩子造成坏影响而急躁,不理解这仅是祖辈对孙子的隔代之爱,如果想想爷爷为什么这么做,就会释然。同时,固然爷爷嫌弃宝妈不顾家,也要体谅社会的残酷现实和工作的紧张节奏,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要善于利用隔代抚养与父母抚育的各自优势,主动与子女探讨孩子的培养方法,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开放的家庭环境。
(三)沟通正确的观念
教育代沟的形成往往因为两代人的教育观念不同而导致,老年人知识结构更新较慢,宝妈应耐心与老人沟通,尽量用轻松调侃的语言巧妙指出祖辈的不足,寻找适合自己家庭的隔代教育与现代教育最佳平衡点,同时请宝爸在家中做好两代人的协调工作,整合两代人的教育观,中和差异较大的教育行为,为家庭中的“隔代教育”和“现代教育”找到一个最恰当的结合点,对宝宝行为习惯的培养达成共识。
(四)调整适宜的方法
“教育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隔代家庭中的父母应辩证对待老人的教育方法,发现有问题时,私下与老人交流,帮助老人调整最合适的教育方法。提前和老人达成默契,商定孩子必须遵守的规则,并且在孩子违规时一同制止,这样可避免分歧出现。父母与祖辈要一同商议哪些能力习惯于孩子有益,并制定一致的教育方法,坚持落实。很多孩子受到父母管教时,都会向祖辈求助,父母应及时阻止,或是转移地点,不给孩子求助机会。
(五)合力形成有效的策略
对于每个有教育代沟的家庭来说,父母有紧跟时代的教育策略,祖辈也有长期积累的经验之谈,没有对与错,就看哪个更有效。父母首先要经常和祖辈聊天,交流科学养育的新策略,虚心接受祖辈符合教育观的旧经验。其次要选择合适的科学育儿读物,与祖辈交流学习体会,帮助祖辈接受新事物。最后对老人宠爱孩子等错误的做法,父母既要坚决表明自己的态度,又要耐心和老人商量,合力制定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策略,填平隔代教育“代沟”。
隔代教育是当代中国无法回避的国情。心理学专家指出:孩子更容易接受祖辈慈祥的爱,老人充足的时间和对孩子的耐心是对父母教育的一种弥补。父辈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应学会调节,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并及时更新生活、教育观念和方法,努力与老人形成家庭教育合力。隔代教育亦可一举三得:让父母轻松,孩子有长进,老人有所寄托,成为特色教育,形成更符合时代的新隔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