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汉字教学
2017-03-25范文
范文
摘要: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已经成为一门相对完整的学科迅速发展,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的学术团队和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也日趋完善。可是“汉字难认,汉语难学”依然成为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最大困扰。文章从汉字的特点、以及对外汉字教学的研究现状等方面出发,分析了现阶段研究的成就及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第二语言教学;汉字教学;汉字教学现状
汉字是记录汉民族语言的符号系统。汉字历史悠久,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的重要环节,汉字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学习者汉语水平的高低。对于对外汉语教师来说,教汉语不能不教汉字,如何让外国学生消除为难情绪,使他们更快、更好、更多的学会汉字,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因此,汉字教学成为了第二语言教学中重要而困难的部分,在汉字教学中,遵循汉字内在的结构规律,利用汉字具有的理性符号优势,在教学程序中渗入一定的有效技法及游戏因素,使汉字的学习变难为易。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汉字教学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一、汉字的特点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世界上所有的文字都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都是全民的书写工具。但是,各种文字又有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有如下特点:
(一)语素-音节文字
不同的文字所表示的语言单位不一定相同。例如英文,俄文都是记录音位的文字,日文的假名是记录音节的文字。而汉字记录语言的单位是语素,语素又叫词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例如“中国”这个词写下来是两个字,这两个字代表了汉语里两个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即语素。汉字代表语素是汉字区别于表音文字、音节文字、音素文字的一个重要特点。表音文字所记录的不是语素,而是纯粹的语音单位。例如记录英语的拉丁字母,除了有音有形外,它不表意。
(二)数量繁多,但高频字集中
汉字是语素文字,数量非常庞大。汉字为什么有这么多呢?因为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为了表现新的事物,语言也在发展。由于我国文字积淀的历史非常长,在语言文字本身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大批的异体字,汉字的异体字是汉字家族日益壮大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汉字的总量虽然很大,但是90%以上都是极其罕见的或者已经废弃不用的字,而活跃在出版物和媒体上、有生命力的汉字还是非常有限的。高频字非常集中,通用字和常用字的数量也仅仅只有数千。
(三)结构复杂,信息量大
汉字的构字零件,可分为笔画、部件、整字三级。一个汉字,不论有多少笔画,多少部件,都要均衡的分布在方方正正的框架内,形成整整齐齐、有棱有角的方块字。方块形汉字是二维的平面文字,笔画综合形式非常丰富。
(四)构型构意有理有据
成千上万个汉字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仔细分析这个系统,就可以发现汉字的构型构意方法充满了理性精神。古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所认识,并把它用于识字教学,称之为“六书”。
二、第二语言教学中汉字教学的难点
留学生普遍认为汉字难学,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就汉字本身来说
1.汉字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笔画繁多。绝大部分汉字要一个一个的学习和记忆,识字任务极为繁重。区别汉字只能靠部件、笔画、横竖、长短、位置来加以区别,必然造成纷繁复杂的局面。对留学生来说,汉字难首先体现在字形上。从形体上,汉字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两大类。独体字是由笔画直接组成的,合体字是由笔画、部件组成的。笔画间的结构方式有并列、相加、相连、相交、相接等多种方式,部件与部件的组合方式有上下、左右、内外等各种方式的组合。
2.汉字虽有理有据但规律性不强。汉字的形声字虽然能提示音、义,是有理有据的,但遗憾的是大部分形声字的义旁和声旁的表义功能都比较弱。汉字从象形文字演化而来,表义特征比较突出,跟语音没有直接关系。汉字形体结构中没有按音节分类标示读音的符号,不能像拼音文字那样可以直接拼读出来,见字不知音的现象常常使留学生感到困惑。形声字的读音主要靠表音的声旁来显示,要读出形声字的音,就必须要先读出这些偏旁的音。因此,一般来说,汉字的读音需要靠硬记。
3.多音多义字多,发音相近的字多,同音字多。汉字中存在许多多音多义的字。多音字在汉字中占十分之一左右。这类字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同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另一个是不同的读音往往表示不同的意义,学习和运用时很容易出错,大大增加了汉字学习的难度。
(二)教学不当往往也增加了留学生学习汉字的难度
1.对汉字的性质、汉字和汉语的关系及汉字教学的地位缺乏正确的认识。对汉字的性质缺乏正确认识会直接影响汉字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所以,我们需要在对汉字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之后,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课堂的汉字教学。错误的教学方法不仅不会帮助留学生提高对汉字的认读水平,有时还会对留学生的学习增加难度,起到相反的作用。
2.汉字教学思路不明确。吕比松先生曾经指出: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的各种语言教学法,例如: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功能法等等,都是根据印欧语系特别的英语的特点研究出来的,汉语有其不同于印欧语系的特点,因此上述的教学法并不能完全解决汉语教学中所遇到的特殊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完全按照教印欧语言的文字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学。
3.对学习者汉字认知、习得过程、和学习策略认识不足。由于我们对学习者的汉字认知过程和认知规律缺乏深入而细致的研究,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往往影响了我们的汉字教学。由于汉字和拼音文字在本质上的差别,学生认知、记忆以及使用汉字时的大脑神经机制和运作程序也跟拼音文字有所不同。汉字有图形示义,图形记忆的特点,因此大脑的认知、加工不像拼音文字那样只涉及左脑,而是左右脑都要参与。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有些完全可以用于指导汉字教学的实践。当然,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要继续不断地深入。
4.汉字教学方法的缺陷。汉字教学方法层面的问题主要是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缺乏趣味性。对于拼音文字国家的学生,如何挖掘和利用汉字的表音功能,采用更符合他们认知记忆习惯的教法,我们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我们认为汉字教学要取得突破,就必须加强针对性研究。所以,我们在日常汉字教学过程中,要多多收集有效的汉字教学的技巧,减小留学生学习汉字的阻力,帮助留学生克服学习汉字的的困难。
三、汉字教学的策略
汉字是汉语的书写工具, 对于留学生而言, 对汉字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其汉语学习的质量。 无论是对留学生而言还是对对外汉语教师而言,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环节,因而我们对此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一)确定对外汉字教学的字量
一个外国留学生要掌握多少个汉字?回答这个问题当然要看学习目的,学习时间等诸多要素。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汉字学习由简易到繁难的规律,可以把《汉语水平词汇和汉字等级大纲》中收录的 2905个汉字分成三个部分编入教材, 分别适用于初级、中级和高级班留学生的学习。根据HSK考试的标准,HSK一级需要掌握150个左右的汉字,HSK二级需要掌握300个左右的汉字,HSK三级需要掌握600 个左右的汉字,HSK四级需要掌握1000个左右的汉字,HSK五级需要掌握1500个左右的汉字,HSK六级需要掌握2500个左右的汉字。
(二)在汉字的结构、语义网络中学习汉字
从语言的认知规律出发,我们认为必须把汉字放在一定的网络系统中进行教学才能提高效率,因此,汉字教学必须与语素、词汇、句子、篇章相结合。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界通行的教学方式是随文识字、随词识字,把汉字的识认、记忆、书写作为课文生词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汉字的教学本身则侧重在对结构形体的掌握。由于现代汉语的词汇已演变为双音节为主,课本生词表上的注音、释义、扩展、翻译都是以词为单位的,语汇教学只限于词的教学,一般不把词的构成部分拆开解释,也就是说,没有汉字字义的地位。这种做法是照搬了印欧语中词的概念模式,脱离了汉语汉字的特点。
(三) 既要注重对外汉字教学中汉字教学的特殊性,又要注重其与母语教学的共性
上文已提到,对外汉字教学具有特殊性,一方面表现在教学对象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对外汉字教学的进程上。中国人学习汉字与外国人学习汉字不同,儿童学习汉字与成年人学习汉字也不同,看到了存在的差别,还应主要考虑到他们的共性。无论是对外国人还是中国人教授汉字,无论是对成年人还是儿童教授汉字,但教学内容都是汉字,所以,必须要根据汉字本身的固有特点来进行教学, 这是关键之处。抓住了这一主要矛盾,再分析教学对象的特殊性, 从而做到“因字施教”与“因人施教”相结合。
对外汉语教学, 不仅是教学, 更是教育。既然是教育, 那么作为对外汉语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也是有一种教育, 所以应遵循教育学的原则,坚持由少到多、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同时根据教学对象的汉语水平高低, 做到因材施教,同时也可以利用最新的研究理论,最大限度地且科学地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学生的心理对教学效果也有一定的反作用,如果学生感兴趣,学习效果则会提高,反之,如果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则会下降。同样, 如果违反了心理规律,如记忆与遗忘曲线等,也同样会起到反作用。适量的教学任务及难度适中的教学内容,不易引起学生的厌倦与烦躁情绪,也不会产生焦躁及畏惧的心理。再者,现在汉字教学手段的比较单一,缺乏趣味性,很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增加多媒体等在教学中的作用,这可以使多种感官相配合, 适应留学生学习心理的需要, 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四、结语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汉字教学从之前的不被重视到现在的备受重视,历经了一个漫长的时期。人们在这一时期通过不断探索与认识,定位了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重要地位,并从中极大地发展了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字教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 但是其中也掺杂着很多的不足。汉字难学,其实只是表面现象,只要认真总结并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开拓创新,突破汉字难学的瓶颈,汉字教学会发展得更加迅速,这也将极大地推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文华.汉字与对外汉字教学[M].学林出版社,2008.
[2]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3] 周建.汉字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 许嘉璐.汉语规范化和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1997.
[5] 刘珣.关于汉语教师培训的几个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96.
[6] 吕必松.汉语教学路子研究刍议[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