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青年导师与研究生协同成长培养机制
2017-03-25孔军蒋敏王晓锋
孔军++蒋敏+王晓锋
摘要: 针对青年导师指导能力不足,研究生创新动力匮乏,师生双方缺乏认同感,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胜任力的青年导师与研究生协同成长的培养机制。首先,构建了青年导师胜任力模型和研究生创新胜任力模型;然后,抽取出两类模型的核心胜任力要素并挖掘二者的关联规则;最后,给出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青年导师与研究生协同成长策略。实践证明,基于协同成长培养机制,研究生的理論和应用水平得到提高,青年导师的学术水平和团队领导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Abstract: Due to young tutors' lack of guidance ability, graduate students' lack of innovation power, as well as lack of mutual recognition between tutors and students, a synergistic growth mechanism for young tutors and graduate students based on competency model is proposed. Firstly, two competency models for young tutors and graduate students are constructed. Secondly, the core competence elements of the two models are extracted and the association rules for two models are mined. Finally, the synergistic growth strategies for the young tutors and graduate students based on the competency model are propo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 the graduate students' theoretical level and application ability had been enhanced, and the young tutors' academic level and team leadership had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oo.
关键词: 青年导师;研究生;胜任力模型;协同成长机制
Key words: young tutor;graduate student;competency model;synergistic growth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8-0245-03
0 引言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以科学研究为主要特征的高级专业教育,其发展定位、发展特征和发展趋势都与国家高层次人才需求紧密相关。因此,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才质量。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对研究生的成长成才具有特殊影响力,反过来,研究生的良好成长也会促进导师个人综合素质的良性发展,尤其是青年导师。在这一过程中,青年导师与研究生的个体素质及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都将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学习质量与科研活动成果,并最终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好坏。
1 青年导师与研究生交互中,存在若干不足
1.1 青年导师指导能力不足
近些年,我国研究生培养规模急剧扩大,各高校研究生导师数量严重不足[1],同时为了提升学科发展,引进遴选了一大批青年研究生导师。青年导师精力旺盛,活跃在学术研究的前沿,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与先进的研究方法。但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高层次人才的指导者,却往往不重视研究生的资源管理和开发工作。因为,能够担任研究生导师的教师通常被认为具有高尚的师德和丰富的教学和研究经验,似乎不需要过多地接受另外的训练。然而,事实表明,青年研究生导师无论在学术条件方面还是指导能力方面,均蕴涵着潜在资源,需要外部和自我的不断的激励和开发,才能更好地为研究生教育服务。
1.2 研究生创新动力匮乏,学习动机不纯
与本科学习不同,研究生阶段重在“创新”。习惯了填鸭式被动学习的学生,创新研究能力严重不足,在这一转型时期压力很大,无法准确定位科研方向,对研究课题困难估计不足,并在科研工作中表现出畏难情绪。同时,研究生中普遍存在一种意识,认为读研只是将来工作的“敲门砖”,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只是为了一纸文凭。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加上当前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研究生存在较大的学习压力、求职压力、婚恋压力等现状,使很多研究生对读研产生了质疑。
1.3 师生双方普遍缺乏认同感
全芬莲[2]在《角色理论视角下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研究》一文中“导师对研究生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表明,导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基础知识水平、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基本都是较满意的。但对其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使命感、责任感满意度不是很高,认为学生没有很好地把自己的精力用于学习,进而对学生失望。相应的“研究生对导师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表明,研究生对导师的学术水平、治学态度、科研能力、道德修养的满意度是比较高的,而对导师的指导学生方面满意度偏低,对导师指导能力缺乏认同感。师生双方的认同感缺乏,导致了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失衡。
2 胜任力理论
2.1 胜任力的概念
胜任力(Competency)[3]概念是1973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博士戴维.麦克利兰(David McClelland)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的《Testing for Competency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论文中首次提出。胜任力是一个人所拥有的、能够使其在工作、学习等岗位上取得显著成绩的多种个性特征集合[4],或者是激励一个人产生优秀成绩的多种潜质集合,能将在工作与学习中表现优秀者与平庸者加以区分。
2.2 胜任力模型
胜任模型(Competency Model)[5]又称胜任力素质模型,是个体为完成某项工作,由特定职位要求的、达成某一绩效目标所应具备的、包含多种胜任素质的结构,是包含了一系列能够有效完成组织工作(或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特征等不同素质要素的组合。早期,McMlelland博士把胜任力模型比喻为漂浮在水中的冰山,冰山水下的部分是潜在的素质,包括社会角色、特质、动机等,称为鉴别性胜任力,是区分绩效优秀者与绩效平平者的关键因素,从上到下的深度不同,表示被挖掘与感知的难易程度不同,向下越深越不容易被挖掘与感知。冰山水上的部分的表象部分为基准胜任力,即人的知识与技能,容易被感知。
3 青年导师与研究生的胜任力模型构建
3.1 青年导师胜任力模型
着眼于青年导师与研究生的个体成长[6],摈弃传统的单一以科研成果产出量来衡量研究生导师的指导能力的评价机制,引入胜任力模型。首先,针对青年教师个体,在不同环境下的综合考虑其胜任力要素的构成;其次,在考虑青年教师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外,还要更多地考虑其在职业生涯中所具备的自我学习、不断创新、无私奉献、工作的积极和主动性;第三、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元能力,青年导师还要不断培养在指导研究生时所面临的协作、沟通、讨论、妥协、合作受教等素质;第四、针对胜任力模型的感知能力,青年导师要带领研究生们在承担科研工作中,共同培养学习的兴趣、激情、想象力、自信力。
3.2 研究生创新胜任力模型
作者认为研究生在完成当前学业和面对未来就业,所涉及到绩效表现,主要由“专业理论”、“实践技能”、“元能力”、“品质特征”、“感知能力”等5个胜任力要素共同决定。前3个要素属于智力范畴,后2种属于情商范畴,而且相比前者,后者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更大的权重。这是因为一个人的自信力、意志力、创新力、沟通力、协调能力等将决定其目标的高低,以及执行力的强度。所以,研究生的青年导师,不仅要重视研究生的理论和应用等方面的培养,更要重视研究生世界观方面的塑造。所以,作为导师,我们更多地为学生们提供课内外相结合的多元化教育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品质与感知能力[7],学会捕捉稍纵即逝的科学灵感的本领;通过校外实训活动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调能力;通过学生参与校企合作项目提升学生的理论结合实际的应用能力,并在工作中掌握技术创新和方法创新。
4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青年导师与研究生协同成长培养策略
课题组以教学研究型大学为研究背景,选取青年导师和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引入胜任力模型,以青年导师和研究生的协同发展和共同进步为导向,分别建立高校青年导师胜任力模型与研究生创新胜任力模型,并进一步构建师生的协同成长培养策略。
4.1 数据采集与整理
首先通過大量的文献调研,并以本课题组的48名研究生为样本(其中15名已工作,33名在读),基于在学期间的科研能力情况和工作后薪酬高低,确定访谈对象和内容。采用小范围行为事件访谈方式,在设计问卷之前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访谈和试测。根据访谈结果与广泛调研结果,整理出“研究生创新胜任力主观编码词典”。同样,针对青年导师的个性特征、理论水平、实践技能、管理能力等方面着手,获得其所在的科研团队的绩效当量与权重,通过个别访谈和填写青年导师的调查问卷,构建出“青年导师胜任力主观编码词典”。
4.2 胜任力模型构建
基于有效问卷数据,获得编码字典,引入统计学知识,对青年导师与研究生的胜任特征分别进行分析,过滤出现频率低于一定阈值的主观胜任特征,初步筛选两种角色胜任要素,并进一步引入因子分析,采用主元分析法分析各因子在科研活动绩效产出的重要性,并选取累积贡献大于某一设定阈值的前n个主元因子。由于每个因子包含若干项胜任要素指标,下一步反过来观察每个因子与各项胜任要素指标相关程度,依据因子对胜任要素进行聚类,并最终获得青年导师与研究生的核心胜任要素。根据两个角色的核心胜任要素,制定各个指标分级表,分别构建高校青年导师胜任力模型及研究生创新胜任力模型。根据问卷数据,针对不同评测对象(研究生、导师及用人单位人员),进一步对胜任力模型差异度进行分析、评测,验证模型可信度。
4.3 核心胜任力特征相关性挖掘
针对高校青年导师胜任力模型及研究生创新胜任力模型,分别抽取两种角色的核心胜任力要素,对核心特征进行比对筛选,归并同类特征,并对数据进行量化处理,适合数据挖掘技术的使用。基于WEKA分析平台,对各类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深入分析,针对核心胜任力特征的特点,从多层次、多视角分析各类核心胜任力特征的相关性,提出多角色核心胜任力关联规则挖掘模型,发现导师科研、指导能力与研究生创新能力之间的一致目标,引领研究生、导师的个人发展与科研团队发展不断互动,提升师生之间认可度,增强团队成员科研主动性,提高团队成员个体价值及团队整体价值。
5 结语
综上,本文构建了高校青年导师胜任力模型和研究生创新胜任力模型,及核心胜任力要素关联规则的挖掘模型。挖掘出青年导师自身业务能力、指导能力与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之间的一致性目标,从而引领师生共同进步,增强彼此的认可度,提升团队成员的科研主动性和创新性。实践证明,基于该模型的培养思路与策略不仅提升了研究生的理论与应用水平,更将会增强学生适应未来就业环境的能力,同时,基于该模型也将提高青年导师的学术水平和团队的领导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欣,霍清清.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价值工程,2015,34(36):248-249.
[2]全芬莲,张玉刚.基于角色理论视野下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建构[J].中国电力教育,2011(5):159-160.
[3]Mcclelland D. C. 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J]. 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1):1-14.
[4]陈德明,王创.基于胜任力:高校职业指导课教师培训的新视角[J].高教探索,2009(4):93-96.
[5]严尧.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初探[J].价值工程,2013,32(5):277-278.
[6]张维.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做好青年导师角色转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3(2):62-64.
[7]杨静.教研结合 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3):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