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签式”文本解读几时休

2017-03-25陈华琴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7年2期
关键词:贝尔曼贾宝玉宝玉

陈华琴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对文本进行充分解读,只有教师对文本作自我理解和阐释之后,才能明白作者写什么,才能知道要“教什么”。而现今的好多语文教师因为课务多,时间紧,常常来不及深入解读文本,而是抱着一本教参或依据固有的印象就给一些文本形象贴上了“标签”,强加上了原本不是该形象所附着的“意义”,然后又将此理解灌输给了学生。这种“标签式”文本解读大大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正确理解,也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效果。笔者试就这一现象作些简单列举。

一次听课《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师在小结贝尔曼人物形象时说贝尔曼是一个“善良、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人。当时我对“富有自我牺牲精神”这一特点深表疑惑,这一结论是从何而来呢?课后交流时问授课老师,说参考书上就是這样说的,回去翻看果真如此。在教参上给这篇小说主题定位时就这样陈述:“在这篇小说中,作家讲述了老画家贝尔曼用生命绘制毕生杰作,点燃别人即将熄灭的生命火花的故事,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特别是老画家贝尔曼舍己救人的品德。”从主观上来说,贝尔曼画叶子的初衷确实是为了给对生命绝望的琼珊带来希望,但是他是要舍弃自己的生命去救活她的吗?从文中我们知道贝尔曼尽管是一个失意的画家,但他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他老唠唠叨叨地说着的是他未来的杰作,这点可以说明他压根上并未想用牺牲自己去挽救别人的生命。再换句话说,即使他想“舍己救人”、“自我牺牲”,但客观事实告诉我们,他的这一举动,只能起到精神上的慰藉,琼珊要想康复,还得需要自己的坚强力量与顽强意志,并不是他“舍己”了就能“救”活琼珊的。从客观上来说,尽管那晚凄风苦雨,但贝尔曼也未必就想到会生病,会因此而死去。所以无论从主观还是从客观上来说,他的死都纯属意外。如果非要给此人物形象扣上一顶“舍己救人、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帽子的话,就偏离了作者的构思意图了,因为正是这一意外结局,才更充分体现了欧·亨利短篇小说艺术上的匠心独运。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曾听到有老师分析“宝玉摔玉”这一环节时问:“贾宝玉为什么摔玉?”在几位同学回答之后,老师小结说写“宝玉摔玉”这一环节是为了表现宝玉这一人物形象,从浅层次上说是表现了他的任性,从深层次上说是因为他“衔玉而诞”,玉是天命的象征,所以宝玉的摔玉行为表明了宝玉“对天命的违抗,对世俗的鄙弃,对礼教的蔑视”,所以他是一个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反抗者形象。此分析乍一听起来好像很对,因为我们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曹雪芹所塑造的贾宝玉形象确实就是一个封建贵族阶级内部的叛逆者形象,他蔑视封建礼教,鄙视功名利禄,但这应该是读完《红楼梦》之后对他的综合评价,而不是仅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就能得出的结论。我们不妨回忆一下,林黛玉进贾府时大概是六岁,而宝玉其时也仅有七岁,他怎么知道他的这一极度符合儿童天性与心理的行为(摔玉)与什么“天命”“世俗”“礼教”有这么大的关系呢?如果真是这样,那贾宝玉岂不是一个“神童”?难道他天生就与其所在的“阶级”有不可调和的冲突?在他七岁时,他就已经发动了一场个人的“起义”?我想,学生只有把《红楼梦》一书读完了才可能会形成这样的印象,才可能会有这样的理解。而教师仅仅是凭自己对《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固有印象就给《林黛玉进贾府中》的宝玉形象扣上了这样一个“标签式”的解读,这根本就不能成为学生的阅读体验和阅读认知,学生以后的阅读也只是为了验证这样的评价而已。试想,当每一个人物形象都被我们抽干了其身上的“水分”,都被我们强加上了原本不是人物形象所附着的“意义”,那学生所认识的人物形象还有那么“可爱”吗?

这种“标签式”的文本解读方法不仅存在于小说中,诗词中也同样存在。譬如对李清照《声声慢》词“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句中“雁”的形象进行解读时,有老师这样阐释道:“雁——传递音信的象征,“雁”——回归的象征,所以此句我们可以理解为人不在了,还能盼到远方的音信吗?雁又南下了,“我”还能回到故地吗?”我觉得这样的解读纯属是依据“雁”在诗词中的一般象征意义来谈“雁”,而没有放在这一特定语境中去理解它的独特含义。我们不妨来细品一下该句中的“雁”传达出了哪些信息,首先我们来粗略翻译一下“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句话,它的的大意就是“我正在伤心时,却抬头看见雁飞过去,原来雁是我过去见过的。”这样直白地翻译出来似乎索然无味,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怅然若失、急风、淡酒、愁绪难消的情景中,突然传来凄厉难闻的声声雁叫,让词人顿生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觉,而词人所见之“雁”不可能为“旧时相识”,流离失所的词人却说“相识”,其实是借此来寄托自己的怀乡之情。其次,雁足传书,雁曾经给词人带过信,也曾经帮词人捎过信,给过词人许多幸福与美好的记忆,这点从词人早年赠给丈夫的《一剪梅》词中“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可以得知。而此时丈夫已故,亲戚离分,朋友云散,雁飞过来再也无信可带也无信可捎,不能再给词人以幸福与希望了,词人更加“伤心”,乃至绝望,所以此处写“雁”是为表怀旧悼亡之情。第三,这一群突然映入词人眼帘的大雁,给冷清孤寂的词人带来的只能是更加黯然的心境,因为那“旧时相识”带给她的是旧时的信息,而岁月已经无情远去,抛下她一人在孤寂中打发冷清时日!所以此处之“雁”只能带给词人一种更加灰暗的心境。如此品来“雁”这一形象还仅仅是“传递音信的象征,回归的象征。”那样“标签式”的意义吗?

一切美的文学作品都需要我们教师结合文本独立欣赏,形成自己独到的认知,然后还要引领学生沉下心来读进去。切忌解读文本时断章取义,人为地给作品中的形象贴上固有的标签。

猜你喜欢

贝尔曼贾宝玉宝玉
最后一片藤叶
《红楼梦》中谁得过“玉”的好?
眺望以爱为生的境界
贝尔曼舍己救人“行为”及“方式”的合理性
《在路上》文楚安译本中贝尔曼“变形倾向”的体现之一
她带着前夫生活二十年再婚后前夫瘫痪
宝钗:生活要靠自己经营
贾宝玉为何是“情不情”
寓言故事
未完的前尘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