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档案编研的研究特点及趋势
2017-03-25史秋婷
史秋婷
档案编研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企业而言,档案编研是企业档案工作人员以企业馆藏档案为编研对象,以满足企业决策和业务工作需要为目的而展开的档案编研工作。企业档案编研工作作为档案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不仅是一项专业性与知识性较强的工作,而且也是开发与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企业发展服务的重要手段。本文采取CiteSpace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对企业档案编研文献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与综合评价,以期为该范畴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
为了较客观地描述档案编研工作的研究前沿,本文以中国知网为文献数据来源,以“企业档案编研”为主题进行高级检索,“篇名”为检索项,查询发表于2000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的企业档案编研文献。通过高级检索模式共检索到文献数据为185条,其中包含169篇期刊论文、1篇硕士论文、1篇报纸文章、14篇会议论文。
2.研究方法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文献统计学的日趋完善,利用可视化信息处理软件对文献数据信息进行科学图谱绘制及计量性分析提供了新途径。由美国德雷赛尔( Drexel) 大学陈超美教授基于 Java 开发的 CiteSpace 程序主要用于科学文献数据计量分析、识别和显示科学发展新趋势和新动态,并在分析和可视化共引网络方面具有准确、便利和高效的特点, 因此,本文选取 CiteSpace作为主要分析软件。但 CiteSpace 软件只能勾勒出整个研究领域的概况,无法提供更深入细致的文献信息分析,所以本文利用CiteSpace 将企业档案编研研究领域的文献数据的分析结果绘制出来,结合对此类文献进行主观性分析,进一步系统梳理该领域的前沿特点、研究方向。
在对数据分析之前,首先对从CNKI数据库中导出的文献资料数据进行转换,以便软件可运行。然后,将转化后的数据及所需要的文件导入CiteSpace软件中。最后,为保证获取的图谱能清晰表明主题要对相关参数(Thresholds阈值)进行设置,即可得出科学知识图谱并对其进行分析利用。
二、数据分析
1.文献年代分布可视化分析
从图1“2000-2016年企业档案编研论文数量统计表”中可以看出:2000-2016年企业档案编研论文发表数量基本趋于增长的趋势,但论文发表数量最高值和最低值相差较大,2013年与2014年这两年发表数量均达到23篇,而2001年发表数量仅有2篇,两者相差21篇。论文发表数量相对偏少,理论上来说,企业档案工作各式各样的升级、检查、考核审核等项目都不少,档案编研作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程度的标志之一,其研究数量应该达到一定数目,但是从图中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对企业档案编研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反映出企业档案编研工作的制度化以及档案工作人员的编研自觉性、主动性还没有建立和确立起来,这一方面比较薄弱。
2.研究的关键词、主题的共现分析
关键词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论文的精髓,通过关键词分析可以较快把握该领域的研究特点。对文献的主题、关键词的共现分析中,可借用可视化的图谱和后台生成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通过识别中心性、频次和突现性,可以总结出近年来企业档案编研研究领域的关键词是哪些。基于CiteSpace对2000-2016年企业档案编研文献关键词(图2)分析结果:编研成果占到的频率为105次,档案编研工作为95次,企业档案为62次,档案编研占到58次,档案管理与档案信息分别占49次与48次。企业档案编研研究工作更注重于对基础工作的分析与探索,“编”的成分多,“研”的成果少,导致编研工作文献题材狭窄。
为了更好的体现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借用CiteSpace图像展示可以清晰分析出大小及重点,如图3中中间各圆环代表关键词出现频次,其节点大小反映的是关键词或主题出现的频次次数,圆圈越大频次就越高,代表了此领域受研究者关注度较高,即当前研究领域的研究特点。连接圆环的线条表示节点与节点的联系,线条的粗细表示这两个节点的联系紧密程度。从图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以编研成果、档案编研工作、企业档案及档案编研四个较明显关键词为中心的圆环,表明在2000-2016年研究者对于企业档案编研关注度较高的是这些领域。
3.研究的共被引分析
文献的共被引分析、作者的共被引分析以及期刊的共被引分析,节点的大小代表文献、期刊或者作者的被引次数,连线的颜色代表首次共被引的时间。从图4中我们可以看出文献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基本上都存在大大小小的联系,我们也可得知企业档案编研研究的题材狭窄,文献引用基本限于此领域,缺乏创新性,档案编研要不落俗套,并得到长足发展,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为企业发展服务,就要走出常规,突破传统。从图中可以反映出档案编研研究方面人们更注重对“思想观念”“编研成果”“企业档案信息”“市场经济体制”“档案信息需求”“档案利用”等基础理论的研究。其中也出现“数字化档案”等词汇,说明随着社会信息网络化发展,数字、电子等词汇被提及的频率逐渐增加,档案工作向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档案编研研究也不例外。
三、特点分析
1.编研成果的推广
作为开发档案信息资源重要途径的档案编研工作,一方面要求编出高质量的档案编研成果,另一方面更要考虑档案编研成果的推广和普及,对于企业档案编研工作来说,如何在信息化网络环境下利用档案编研成果主动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是对企业档案工作者提出的更高标准和要求。企业也应尽可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企业档案编研成果,造成良好的社会影响力。为此,研究如何吸引大众的注意力,使档案编研工作及编研成果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全面提升檔案编研成果的传播效果,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特点问题,也是今后一个时期企业档案工作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但是当前企业档案编研成果还很浅显,很多内容只是涉及到表面工作,如上图在档案编研成果图谱中可以明显看出其涉及的相关方面很少,依然停留在档案编研资料、档案史料、档案内容、档案管理部分等,编研成果较单一、缺乏使用价值,总之,档案编研成果推广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理论与实际情况相脱离
从文献共现和共被引分析中我们可得知编研成果为企业编研研究中引用最多的关键词,实际上企业可以说是接受信息化社会发展最为突出的社会组织,而作为企业发展推动力的企业档案编研工作研究仍然停留在理论方面,企业档案编研工作与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发展不相适应,忽视了当前大数据时代下要求的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究其原因是,企业档案编研工作长期以来的重文书轻科技、重历史轻经济,“求量不求质”的现象较为严重,致使企业档案编研研究视野狭窄,使得科技类档案信息研究没有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没有为企业带来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创新性及借鉴性较低
大数据时代的新形势发展给现代企业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档案编研作为一项具有较高层次的信息资源开发工作,也应作出应对措施,创新手段迎接挑战,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但是由于档案编研工作的“求量不求质”致使编研工作简单化、任务化,档案编研人员缺乏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入研究和深度挖掘;企业档案编研工作长期以来的依赖性、被动性,使编研工作不能密切跟踪企业各项工作,主动服务意识差;档案部门的独立性致使档案编研工作与其他业务部门、科研部门未能建立起合作关系,使档案资料缺乏系统、广泛、深层次的开发利用,难以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高水平服务。为解决企业档案编研研究单一的情况,企业可以把档案编研工作与其他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把编研工作与加强基础工作、整合档案资源、丰富室藏资料、档案数字化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档案为完成一个课题,与其他部门进行协商合作,就会比较齐全、完整地收集到有关本课题的档案资料,有效整合档案资源,建成一个较权威的专题档案资料数据库,为迎合企业的时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企业档案编研工作是企业档案信息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企业档案编研人员要从新形势出发,根据市场实际进行企业档案编研,满足企业在竞争发展过程中对档案信息的需要。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