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写作学习导航系统的建设研究

2017-03-25蒋银坤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7年2期
关键词:导航系统图谱学习者

蒋银坤

我校正在建设的“高中语文写作学习导航系统”将利用三个平台实现作文学习导航系统的建设和运作:大数据集成分析平台、网络学习资源平台、学科过程性评价反馈平台。其中“网络学习资源平台”的建设是本次研究重点。

“该导航系统”中的“网络学习资源平台”包括三大板块:网络导航运行结构、《高中语文写作学习知识图谱》(以下简称《知识图谱》)和“剧本式”系列微课。

一、“高中语文写作学习导航系统”的双线运行结构

我校设计的学习导航系统通过线上、线下两条路径并行导航的方式,为学生提升写作素养提供最佳路径。

1.线上路径。该路径分为三种导航机制。①《知识图谱》导航:“该导航系统”将设置一个知识图谱,以图形化的方式,表示出高中语文习作学习的网络结构图,图中包含有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给学习者一个全局的概念。②位置导航:“该导航系统”提供学生当前学习的知识点在全部知识点中的绝对位置,并根据难度递增的原则来标识当前知识点在全部知识点中的相对位置。本课题将通过数据集成与分析,呈现每一位学生写作学习的个性化难点,并通过《知识图谱》寻找与该写作难点相匹配的系列教学微课和相关教学案例资源,从而帮助学生寻找个性化与自适应性学习的最佳路径。③回溯导航:系统可以把学习者的学习路径记录下来,让学习者按原来的路径返回,进行复习或是寻求帮助。学生在进行某一知识点的学习时,有相应的知识点分类图谱,对学生进行提升路径的导航。这些知识点分类图谱和学生所学知识具有相同的关键字,导航系统在它们之间建立关联,便于学生回溯查找。

2.线下路径: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现场互动环节中,发现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困惑点和疑难点后,给予学生集体或个别答疑的机会,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提升路径。在学生进行某一知识点的学习后,针对学生的困惑点和疑难点,教师采用线下写作、线上批阅的训练方式,对学生的提升效果进行反馈。在学生与老师的二次交流中,教师根据当下学情和发展方向,为学生提供螺旋式的提升路径。线下反馈也便于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更新线上资源平台的微课制作和教学案例。

该系统能够根据领域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来灵活建构,有效的智能导航策略不仅提供学习单元状态提示与内容漫游功能,还具有学生行为分析、知识联想、学习推荐等多种功能;系统能为每一个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设计一定的任务和实施环境,并给出相应的测试与评价。

二、《高中语文写作学习知识图谱》的双线编写策略

为了改变高中写作知识点教学无序和零散状态,我校语文教研组多年来以高中语文写作知识点系列图谱编制为研究对象,从一线教师课堂教學经验和教科研室理论研究的双层视角,对高中语文写作序列化知识图谱的编制进行了探索和研究,目前正以主辅双线的形式推进《高中语文写作学习知识图谱》的编写工作。我们将分别以文学类、论述类两类文体的写作能力点作为编写《高中语文写作学习知识图谱》的主线,以高中生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为知识点难度递增的依据。

1.主线编写策略。我们梳理了高中作文教学近三十年来较有影响力的写作教材及课程模式,总结出以文章学知识为序列、以思维训练为序列、以生活情境为序列的三大写作训练体系。并以这三大体系为主线编写《知识图谱》主页。这三种写作训练体系各有所长,以文章学知识为序列的训练体系历史最悠久,体系最为严谨,适合作为苏教版写作教材(必修)开发的框架;以思维为序列的训练体系重视写作中的思维过程,适合为教材开发提供写作策略指导;以生活情境为序列的训练体系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适合与拓展性的写作练习开发相结合,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2.辅线编写策略。以学生自主写作中出现的个性化案例为辅线灵活生成《知识图谱》活页。在日常作文教学环节而外,我们拟将采用“非构思作文”训练体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写作实践。具体流程可以概括为“二导二自二互”:作前师导(趣导、例导);作中自练(自写、自改);作后互学(互评、互改)。它的基本体例是:①写作前引导,教师以情景教学的方式激活学生写作兴趣、并辅之以名篇写作范例、点燃学生写作思维的火花。②写作中自动,学生在自定立意、自定文体的自由环境中进行个性写作,摆脱“审题、立意、选材、结构、谋篇、表达”的静态化写作模式,而是在非构思、非提纲的自生长、自组织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思维,学会语言,学会写作。③写作后互学,运用网络发表,空间点评等手段促进学生的互相学习,进入“非构思”写作的自组织、自生长状态。在这一训练体系中,教师及时搜集写作的“个性化”案例,总结学生写作的成功经验,即时生成《知识图谱》活页。

《知识图谱》的编制将会使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零散知识点系统化、图像化地呈现出来,便于学生整体把握知识框架,也便于学生在制定个性化学习策略时进行统筹安排。

三、“剧本式”系列微课的双向制作流程

“剧本式”系列微课设计将丰富目前国内比较单一的微课呈现形式。根据《知识图谱》的分类方式,“剧本式”微课教案稿本也将分为相应的主辅双线。“剧本式”系列微课的情境设计将取材于三个方面。一是目前国内青少年最为喜闻乐见的电视剧或综艺节目(如《花千骨》《最强大脑》),二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人雅集(如晋代的“兰亭雅集”、唐代的“开元雅集”),三是扬州地方文化遗产(如“街南书屋”“虹桥修禊”)。用这些故事或人物作为微课剧本的写作蓝本,并采用动漫视频的形式录制微课,这样能够不仅提升学生学写议论文的兴味,还能将中国古典文化和扬州地方文化熔铸其中,交汇传承。

“目前国内微课内容的呈现形式主要以结合PPT等多媒体的教师讲授或课堂实录片段这两种形式呈现。”[1]从教案稿本写作、ppt课件制作到讲解录音都是由老师独立完成的,学生只能被动地观看与接受。我校语文教研组设计制作的“剧本式”系列微课不再由教师单独完成,而是由支持方(学校、教师、社区、家长)和学习者(在校高中学生)在双向互助中共同制作完成,

1.支持方提供资源和指导。“剧本式”微课支持方由四个部分组成。学校将提供硬件支持,包括图书馆、机房、录音设备、录音室、网络等;教师将提供软件支持,包括疑问搜集与筛选、稿本写作、场景设计、角色分配、ppt课件制作技术指导、视频制作和剪辑技术指导、共享发布技术指导等;社区将提供文化调查资源,可以就专题展开文化交流和社区文化建设活动,如民俗文化专题、旅游文化专题、流行文化专题、大众传媒专题、网络文化专题等;家长将提供管理支持,包括时间安排、活动和学习准备、活动和学习监管等。这种制作方式将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支持方和学习者的多元互动:从剧本写作,到配音录制,从疑问搜集到资源共享,都将采取双方合作的方式开展。

2.学习者达成互助和共享。“剧本式”系列微课的学习者是由在校高中学生构成的。在他们之间开展同质分组或异质分组的合作形式,开展“剧本式”系列微课的制作活动。学生在支持方提供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和互助的方式完成“剧本式”系列微课的剧本写作、ppt课件制作、视频制作和剪辑、微课共享和发布。这种制作方式最大的特点是把“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学习真正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

从认知负荷的角度来说,“剧本式”系列微课的制作过程充分考虑了学习者的认知负荷,剧情式的知识构建能大大降低工作記忆的负荷。知识建构后,学生再经过微课制作的自主实践,就能进一步将知识提取自动化,这将为其它智能活动释放大脑空间。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说,每个学习者都有不同的分工,都必须动脑、动手或动口,因此这样势必大大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出,对于写作能力中的语言训练产生积极作用。从学生心理的角度来说,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相对宽松、融洽和自由的环境,不但能减轻学习者在参加语言交际活动中可能产生的焦虑心理,而且能使他们表现出更大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该导航系统”还为学生制定了一套“成就”制度,它根据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相对排位,并为学习进展良好者颁发“勋章”,旨在让学习者感知到学习伙伴的存在,避免孤独心理对学习兴趣带来的负面影响。

“高中语文写作学习导航系统”的建设是依托互联网+技术来实现高中学生写作个性化学习的。我们利用《知识图谱》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掌握写作知识点的掌握进度。每学习完一节微课,导航系统会提供学习者相应的写作练习,以测试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不仅可以通过“提示”选项得到详细的解题帮助,还可以在视频区中重新观看微课视频。“导航系统”会根据学生的解答情况予以评分,当得分累加到合格之后,学生方可进入下一知识点的学习。每集微课的问题和提示反馈区可供学习者提问、讨论以及对课程予以评价。

参考文献:

[1]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9-21.

(该项目已申报江苏省“十三五”规划课题)

猜你喜欢

导航系统图谱学习者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文化“走出去”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2001-2020)
探秘家园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图表
最精确人类大脑图谱出炉
中国知名官方智库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