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单元主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2017-03-25林雅玲

新教师 2017年2期
关键词:名人课文文本

林雅玲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内容多,课文篇幅长,信息容量大,如果在教学中一味关注篇的教学,在一篇一篇的课文教学中行进,我们往往会陷入“耗课时,赶进度”的泥沼之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针对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我们进行了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以主题单元为依托,整合单元内容,挖掘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进行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人风采”为例,谈谈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一些做法。

“名人风采”这一组课文分别展现了巴金、钱学森、詹天佑、林肯四位中外名人,通过人物教学,意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从真实、平凡中彰显精神、品质的写作手法,感受朴实的语言所表达的人物高尚品格,让学生在名人的风采中受到感染。如果教学中从单元整体入手,引领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体会文章的主题,领会表达的精妙,那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有利于整体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认为,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应发掘文本之间共性的特征和内在的联系,同时重视文本的个性元素,整合单元的重点、难点,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在阅读中积累知识,在感悟中掌握方法,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一、整体感知,明确主旨

1. 教师的“备”。教师在备课前,要阅读整个单元的文章,把握整个单元的主题,明确整个单元的要求,知晓整个单元的编排意图,根据学段和课标的要求,确定单元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准确地对教材进行整体规划,为我所用。

《给家乡孩子的信》是巴金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回信,充分表达了巴金对家乡孩子真诚的关怀、亲切的勉励,抒发了自己要让生命开花结果的美好感情。《钱学森》是一篇记叙人物事迹的文章,从钱学森的语言中,体现了他希望早日回到祖国、报效祖国的爱国心。《詹天佑》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通过典型的事例,赞扬了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和爱国精神。《鞋匠的儿子》只选取了林肯事迹中的一个片段,以此表现林肯的人格魅力。纵观整个单元,写人为主、描写具有感染力、表达人物的真情实感、突显人物的特点,这些是这个单元内容的共性。但文本的文体形式与表达形式又各有不同,这是每篇课文的特性。

2. 学生的“备”。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基础,从课前预习入手,提供预习单,让学生对整个单元的预习更有指向性、针对性。预习单内容可包括:词语盘点,易错难写整合;初读浏览,整体感知;概括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品质;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相关知识;呈现预习中的问题等。教师通过预习单完成情况,捕捉信息,对预习单的情况进行整合、提炼,在课堂上反馈,相互交流,同时展示突出的个人预习成果。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很容易理解课文内容,很容易体会人物的品质,而对文本的写作特色、表达特点却比较模糊,而这正是为指导学生如何写人提供范例的契机。基于教师的“备”,从学生的“备”中,知道有些内容学生已经会了,不用多讲,教学中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文本的感悟中,走近人物,揣摩作者的立意选材,文章的谋篇布局,表达的独到精妙。由此,根据单元的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确定每个篇章教学的目标,才能采取更有效的教学方案和策略,使课堂教学省时、高效。

二、主题探究,品读感悟

特级教师窦桂梅认为,主题教学是“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多个文本间的碰撞交融,在重过程的生成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本单元的教学依据教材特点,以单元主题为发散点,顺课次学习,学生带着探究主题走向文本,教师不需要每篇文章都去细致讲解、归纳,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体会情感,领悟表达,加深学生对主题内涵的理解感悟。

1. 精读感悟,重点突破。通过检查学生的预习,以学定教。学生对文中人物的品质了然于心,如何把握每篇课文的侧重点,挖掘每篇文章的特性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尤为重要。《给家乡孩子的信》语言质朴感人却饱含深意,要让学生悟情明理并不是容易的事。笔者认为,可紧扣“文中哪些地方让你得到启发”这一问题,着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而抓住三个重点语段,通过搜寻、重组与文本相关的资料,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建桥梁,“以读代讲,以读促思”来感受巴金的语言风格。《钱学森》采用读议结合的策略,组织学生自主读书,紧扣钱学森在文中的两段语言的描写,将搜集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不失时机地在教学环节中呈现给学生,使人物形象更立体、更鲜明。以读为主线,在读中感悟,通过探讨议论,从而领会文章“运用衬托的手法突出主要人物”“倒叙”等写作方法。《詹天佑》教学紧扣文章“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抓住中心句,通过具体事例,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在读中品味人物形象。《鞋匠的儿子》的教学以参议员态度变化为切入点,抓住林肯说的三段话,直奔主题,品读语句,把握人物形象,同时引导学生领会言为心声,不同的语言描写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

2. 比较学习,寻找关联。单元整合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篇章的关联性,通过比较学习的方法,在异中求同或在同中求异,让学生深入文本,整合思考,将学到的知识巩固、迁移与提高,从而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在学完每篇文章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总结,发现和体会到,四篇同是写人的文章,作者在表现人物性格、品质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明白不同文章在表达方式上的独特性,然后用自己的话说出对文章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见解,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三、回顾深化,积累提升

主题单元整体教学的核心是“主题”“整合”,读写实践都围绕主题展开。如这个单元围绕“名人风采”这个主题,在学习完四篇课文后,可设计这样的整体性作业:以“名人颁奖词”为主题,分别给这个单元的四位名人写一段颁奖词。设计一份小报,小报内容简洁,语言精练、准确,富有感染力,化他语为己语,化文境为心境,知人、明理。这样,学生对文本的认知将会有进一步的提升,学生将自己的感悟与思考,理解与体验,化为文字呈现,不仅积淀文本语言,而且深化了对单元主题思想内涵的理解。

四、拓展迁移,有机整合

1. 尝试围绕主题阅读。依据主题,以文本为引子,向课外拓展,将学生引入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推荐学生阅读一些与本单元同一主题的文章或相关的书籍,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诺贝尔传》《林肯传》《史蒂夫·乔布斯传》《贝多芬传》等。让学生分小组,在阅读交流课上分享阅读成果:或讲述自己印象深刻的故事,或展示自己精选的情节片段,或交流自己读后的阅读点评……将课堂内外阅读有机结合,延伸主题,增强积累,有助于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高。

2. 尝试围绕主题练笔。首先,结合单元主题,让学生介绍一位家乡的名人。可以是家乡某个行业取得突出业绩的人,也可以是某个方面有突出表现、被人津津乐道的技术能手,还可以是口碑好、道德品質受乡亲们认可称道的人。与以往写人文章不同的是,这次的写作对象相对比较特殊,比较陌生。可以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走入生活,通过调查访问或直接拜访,获取名人的相关信息,筛选所得信息,为习作准备素材;指导学生运用本单元课文中写人的表达方法,选择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事例,写出家乡名人的风采。学生写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名人形象,笔下的名人各具特色。如“柘荣剪纸才女——袁奶奶”“童线狮传承人——黄振建”“霍童八果糕制作能手——老潘”“漳湾养蛏大王”“三都黄瓜鱼鱼主”等。其次,可再通过检测练笔,写一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人。结合单元教材的表达特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精心选材,选择真实、具体、典型的事例,注重细节描写,表现人物鲜明的特点。如“爱唠叨的妈妈”“调皮大王×××”“拖拉老爸”“学习标兵×××”“爱臭美的妹妹”等。这样,通过单元主题教学,将文章的写作方法提炼、整合,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习得写作方法,进行写法迁移,在言语实践中提升对单元整体的感悟,落实单元的习作训练。

显然,单元整体教学比传统单篇教学更具有挑战性,它以整合为基本的理念,凸显教学综合化、清晰化、个性化的特点,成为高年段语文教学的可行之策。但这一教学模式也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理性地尝试,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完善,使它真正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助力、提速。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名人课文文本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名人摔跤后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你不可不知的中外名人
名人書系列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