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视角下财政分权的碳排放效应研究
2017-03-25郑万吉叶阿忠
郑万吉+叶阿忠
摘要:基于2000~2013年中国省份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半参数空间面板滞后模型(S-PSLM)结合工具变量法分析我国地方政府财政分权度对于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财政分权度对于碳排放增长率的影响呈现倒“U型”,该作用随财政分权度的增大而先增后减,由抑制到促进再到抑制;重工业发展会促进本地区碳排放的增加,而周边省份的重工业发展则会降低本地区的碳排放上升压力;自身对外贸易发展虽然对碳排放影响不显著,不过区域间的外贸合作却是降低碳排放增长的有效途径;R&D研发强度增加有助于减缓碳排放增长,而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不平衡阻碍了空间溢出效应。
关键词:财政分权;碳排放;半参数面板空间模型;工具变量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7.01.16
中图分类号:F1245;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1-0072-04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method of instrumental variabl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by building the semiparametric panel(S-PSLM) of spatial lag model and using Chinese province data from 2000 to 2013. Results show that, firstly, there is a nolinear impact between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which demonstrates an invertd “Utype”. It means tha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firstly rose the growth of carbon emission, and then slow it. Secondly, development of heavy industry in local region will promote the increase of carbon emissions, but the development of surrounding provinces will reduce it. Although foreign trades impact on carbon emissions is not significant, interregional trade cooper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reduce the increasing emission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trength is helpful to slow emissions growth, and region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imbalance hinders its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s.
Key words:fiscal decentralization; carbon emission; semiparametric panel of spatial model; instrumental variables
引言
地方政府財政分权度对于公共产品提供与管理效率的影响一般认为有相反的两种效应。一方面,在人口自由流动的假设前提下,地方政府通过改善对环境等公共物品的投资与管理力度来吸引人才与资金的流入。地方政府较中央政府更加了解本地区的实际需求,财政权力的增大有助于地方政府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与管理效率[1,2]。然而这些理论往往基于较强的假设前提,忽略了中央政府的战略布局。因而越来越多的学者转向研究财政分权对公共产品提供带来的负面效应。
负面效应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是对竞次与污染天堂等相关理论的探讨与检验。部分学者认
为在中国特色财政分权体系及唯GDP的政绩考核制度下,地方政府有足够的动机进行税收竞争以及放松环境监督,从而出现竞次现象 [3];周黎安指出,地方政府在晋升锦标赛中容易被某些利益集体所捕获,忽略民众那些与经济增长的要求不兼容的一切利益诉求[4]。这种行为往往造就了地方政府重基建、轻公共产品的现象,并且财政分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竞争对公共支出结构的最终影响程度 [5];学者们还通过构建FDI区位选择模型,污染产业转移指数等来探讨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为 [6,7]。
另一方面,近来不少学者侧重从实证角度探索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或碳排放的关系。Halkos和Tzeremes构建半参数模型分析了20大经济体的6大政府治理措施指标,发现政府治理能力与碳排放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8];财政分权会通过引入经济、政治激励措施改变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行为来间接影响碳排放,且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区位差异 [9,10];也有学者从外部性角度分析发现:财政分权制度下,地方政府着重管理区域内污染而对如碳等外溢性的污染排放物则采取搭便车的态度 [11]。
综上分析:财政分权与公共服务的理论研究较为完善,不过该理论往往以中央与地方政府或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为切入点,忽略了区域之间的技术外溢等互益效应,也没有探讨碳排放、工业环境压力等的空间扩散或转移效应;财政分权的度量在学术界没有形成统一的口径,未经稳健性检验的单一指标结果缺乏说服力;经典模型局限于参数范围内,容易造成模型形式误设偏差。本文采用国际前沿的半参数空间面板模型,较为准确地捕捉空间数据信息,探讨了空间溢出视角下财政分权的碳排放效应。
1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根据以上分析,就政府财政分权度对于碳排放(公共物品)的影响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结果。而根据Halkos等的研究,也得出政府决策能力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的结论。因此本文将财政分权度设为非参数项以探讨具体的作用方式与程度。
11半参数空间滞后模型的建立
经典截面与面板数据模型忽略了截面个体之间的空间效应,对于碳排放、重工业、技术投入、贸易开放度等具有空间外溢效应的变量而言,无疑会造成模型设置偏误。因此本文建立空间模型来估计财政分权的碳排放效应。空间模型主要有空间滞后及误差两种形式,根据LM检验,
其中, LnCit为人均碳排放的对数形式,Openit为贸易开放度,Heavyit为重工业产值占比,Rdit为研发强度,Dfit为财政分权度;αi为个体影响,ρ、βp和γp(p=1,2,3)为空间效应系数,μit为白噪声,G(·)为未知函数形式;W是根据各省会城市经纬度计算得出的地理距离权重矩阵;μit为服从N(0,δ2)的随机扰动。
12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二氧化碳排放量(LnC)。本文估計了2000~2013年我国30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的碳排放量(由于数据缺失剔除西藏数据)。具体计算方法参照IPCC发布的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指南以及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和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方法,公式如下:
LnC=∑7i=1CEi+CEcement=∑7i=1Ci×CFi×COFi×367+Q×EFcement(2)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CE包含了两部分,其中CEi表示第i种能源使用所产生的碳排放量,这里计算包括了煤炭、焦炭、汽油、煤油、天然气、柴油和燃料油等7种能源使用碳排放;CEcement为水泥生产所产生的碳排放; Ci、CFi、CCi和COFi分别表示第i种能源的消费量、单位能源发热值、单位能源碳含量以及氧化因子;CFi×CCi×COFi×367即二氧化碳排放系数;Q与EFcement表示水泥的产量及水泥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能源消费数据来自历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来自IPCC,水泥产量数据来自国泰安金融数据库。
财政分权
《中国财政统计年鉴》中为简化中央与地方财政结算关系,从2009年起,将地方上解与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作对冲处理,因此2009年之后中央财政收入等于中央本级收入。
(Df)。财政分权度是对地方政府财政自主能力的度量,根据不同地区财政统计项目以及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学术界对具体指标存在不同的选取标准。本文旨在刻画地方政府在拥有一定独立财政的基础上,为达到经济发展指标而扭曲财政支出结构忽略环境等公共服务等问题。所以在兼顾研究目的与数据可得性的情况下,采取预算内本级财政支出指标(各省预算内本级财政支出/中央预算内本级财政支出)来度量财政分权度
为了消除人口规模因素,本文对省内本级收支及中央本级收支都做了相应的人均处理。
。为了对实证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本文同样做出了收入指标以及收支平均指标的结果。所有数据来源历年《中国财政统计年鉴》。
贸易开放度(Open)。贸易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发展中国家得到先进技术与管理理念的同时,也同时被迫承载着发达国家对自身的能耗与污染转移。本文采用各省市按境内目的地和货源地分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表示贸易开放度,贸易总额使用IMF公布的2002~2013年美元与人民币的年均汇率进行调整。其中贸易开放度相关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工业发展水平(Heavy)。传统理论认为工业生产过程同时也是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过程,因此工业发展水平提高会促进碳排放的增加。而从空间产业集聚角度来看,已有研究表明,区域间工业在低集聚水平时会加剧环境污染,在高集聚水平时则会产生集聚红利,进而改善环境污染 [12]。因此工业发展水平的碳排放效应及空间效应也成为本文的重点考察对象。其中相关数据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研发强度Rd。加大相关创新研发投入,转变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一直是我国应对能源消费与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研发强度的提高将有助于降低污染边际减排成本,从而有效地减少污染排放 [13]。本文按照李小平等的做法,以各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之比来作为研发强度的指标。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为了消除人口因素的影响,以上指标全部进行了人均化处理。
2实证结果分析
为了避免出现伪回归,本利用Livin、Lin和Chu t的方法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各变量均为平稳序列。另外,本文计算了碳排放与另外三个变量的空间相关指标Moran I值,结果表明在总体上,碳排放多与外贸开放度高的省份存在较为明显的聚集现象,而工业发展水平高低与研发投入强度则并不存在显著的区域联系。
21模型比较与估计结果
本文分别估计了三种财政分权指标的面板模型(PM)、面板空间滞后模型(PSLM)以及半参数面板空间滞后模型(S-PSLM)等三种模型的结果(见表1)。而根据Hausman检验结果,本文可以确定在传统面板模型与面板空间滞后模型中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比较合适,进而将此结论延用到半参数面板空间滞后模型中。模型估计使用R计算得窗宽,再由MATLAB编程计算。
由传统模型到空间模型,研发强度的系数由正转负,说明空间滞后项对模型中可能存在的设定偏误进行了有效调整,使之更符合客观现实。而相对于普通空间模型,半参数空间模型有效地提高了变量空间项的显著性。
横向对比三个模型系列的实证结果可知,各变量对碳排放的影响在方向上是一致的,说明模型估计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健性。以下分析中,主要以模型系列1的半参数空间模型为主:①碳排放的空间滞后项WLnCit系数为0760,说明邻近省份的碳排放增长率上升,会对本省自身碳排放增长率产生推动作用。这与Moran检验结论一致。②与多数学者得出的结论一致,研发投入能够有效地抑制碳排放的增长。而我国区域间技术创新能力不平衡,且不同地区研发投入的产业侧重点也不尽相同,这严重制约了区域间的技术交流 [14]。所以周边省市的研发投入并未对本地区的碳排放产生显著影响。③外贸开放度对于碳排放的影响并不显著;而空间滞后项负系数则反映出:得益于周边省市外贸行业的发展,区域外贸产业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区域合作进一步分工化,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抑制了碳排放的增长。④工业发展对碳排放增加的贡献度占据了很大比重。不同区域间由于生产要素禀赋与环境承载能力不同,往往会出现污染性产业转移的现象。工业比重的空间滞后项显著为负,说明周边省市重工业发展,很可能导致本土工业为追求规模经济与减轻环境压力等原因向外转移,亦或是借助周边省市先进生产技术等调整自身粗放的生产模式。
22财政分权的碳排放效应分析
由于模型估计过程采用局部线性工具变量估计的方法,因而可以得出偏导图(图2、图3、图4)以分析政府财政分权对碳排放增长的具体作用方式与程度。图2为财政分权支出指标对碳排放增速的边际效应散点图。横坐标为财政分权度Dfit,纵坐标为财政分权对碳排放增速的边际效应G(·)Dfit。该图显示了不同财政分权水平下,财政分权提高一个单位所带来的碳排放增速的变化率。本文也做出了财政分权收入与平均指标的边际图以对图2进行稳健性检验。
由图2可知:财政分权对于碳排放增速的边际影响呈现出一种倒“U型”,而图3与图4在大体上也表现出了这种特点。相对于支出指标而言,收入指标与平均指标的碳排放效应曲线波动特征较为明显。因为财政预算收入与每个时期地方政府的政策目标息息相关,具有一定的可调节性,且政府也会同时将预算外收入能力纳入考虑范围。而相对财政在某一方面的支出则具有较为明显的刚性约束。接下来的分析以图2为主:当财政分权度较小的时候,财政分权度对于碳排放增长的影响为负。而随着财政分权度的提高,这种边际效应逐渐增加,由负转正,然后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此时财政分权对于碳排放增长的促进作用达到最大。隨后这种边际效应又逐渐减小,最终由正转负。
倒“U型”特点说明:在实际财权较小时,地方政府自身投资能力有限,因此往往会通过积极改善公共环境等来吸引外来资金与优秀人才;随着地方政府财政实际权力的逐步增大,地方政府之间的经济政绩竞争愈加激烈。在增长奇迹的后期,保8及软着陆等口号的出现更使得地方政府发展经济不遗余力。因此在这个阶段,财政分权对碳排放增长的效应保持一个正的水平;随着经济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人们的环境意识显著提高。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要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行自愿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等制度。另外,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分权在不断深化与完善,同时使得地方政府在财政政策方面有了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这个阶段财政分权的碳排放效应由正转负,快速减小。
3结论与启示
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半参数空间面板滞后模型,分析了财政分权对于碳排放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财政分权对于碳排放增速的影响呈现出倒“U型”特点,即随着地方政府财政权力的增大,财政分权对于碳排放增速的影响先变大后变小,影响方向先由负转正,最终转负。其原因与地方政府实际财政权力以及不同时期政府公共决策侧重点紧密相关。因此,在长时间内,中央与地方在事权、财权及财力的分配上应当是灵活的。中央政府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目标,通过控制预算外资金与举债规模,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转移支付,加强预算监督等途径适当调节这种最优配置。事实上,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与矛盾,政府的确不断在通过完善相关立法等调整这种配置。而如今,本文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将这种被动调整转向主动引导;其次,进一步改善地方政府考核机制。在改变发展方式,缓和环境与经济的矛盾的基础上,加入环境、卫生等公共事业的考核项目,以绿色GDP作为地方政府考核标准。
工业占比是促进碳排放增长的重要因素,说明我国工业还是能耗型的初级加工为主。因此引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使之从一般加工向研发、高附加值的领域发展显得至关重要。另外,周边地区工业越发达,导致本土工业通过向外转移等追求集聚红利,这就要求政府结合市场情况在宏观层面对区域产业布局进行精心的设计;增加研发投入是有效抑制碳排放增速的方法之一,地方政府不仅要引导提高研发投入的产出效率,更应该积极促进区域之间的技术交流,打破技术壁垒,缩小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不平衡,扩大技术的空间溢出;区域之间的外贸合作也是减缓碳排放增长的重要途径,邻近地区之间应当在对外贸易上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政府须得引导区域外贸产业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进一步分工化,优化地区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E M Gramlich. A Policy-makers Guide to Fiscal Decentralization[J]. National Tax Journal, 1993(2): 229-235.
[2]W E Oates.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National Tax Journal, 1993(2): 237-243.
[3]Per G Fredriksson, John A List, Daniel L Millimet. Bureaucratic Corruption,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Inbound US FDI: Theory and Evidence[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03,87(7):1407-1430.
[4]周黎安.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 经济研究,2007(7):36-50.
[5]傅勇,张晏. 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J]. 管理世界,2007(3):4-12.
[6]Dean T E Mary, Hua Wang. Are Foreign Investors Attracted to Weak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Evaluating the Evidence from China[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rnomics, 2001,90(1): 1-13.
[7]李小平,卢现祥. 国际贸易、污染产业转移和中国工业CO2排放[J]. 经济研究,2010(1):15-26.
[8]George E Halkos,Nickolaos G Tzeremes.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and Governance: A Nonparametric Analysis for the G20[J]. Energy Economics, 2013,40(2):110-118.
[9]肖容,李阳阳. 财政分权、财政支出与碳排放[J]. 软科学,2014(4):21-24.
[10]张克中,王娟,崔小勇. 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碳排放的视角[J]. 中国工业经济,2011(10):65-75.
[11]闫文娟. 财政分权、政府竞争与环境治理投资[J]. 财贸研究,2012(5):91-97.
[12]杨仁发. 产业集聚能否改善中国环境污染[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23-29.
[13]Carmen Arguedas.Pollution Standards, Technology Investment and Fines for Non-compliance [J]. Journal of Regulatory Economics,2013,44(2): 156-176.
[14]朱玉春,付辉辉,黄钦海. 我国区域之间技术创新能力差异的实证分析[J]. 软科学,2008(2):107-112.
(责任编辑:冉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