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活的影像表达
2017-03-25任星蓉
任星蓉
摘要:三位蒙古族女性摄影家,乌云娜、金红霞和文慧的作品以表现内蒙古的草原生活为主。三位都是杰出的女性代表。她们的作品中充溢着浓郁的民族情结,有对蒙古人形象的细致刻画,也有对蒙古人生存环境的关注,她们三位用女性独特的观察视角,为我们展现了当代蒙古族的文化与精神。
关键词:女性摄影;草原生活;民族精神
初冬时节,由内蒙古文化厅、内蒙古民委主办的《蒙古族女性影像世界---乌云娜、金红霞、文慧摄影作品展》在内蒙古群艺馆展出。参与本次展览的三位摄影家是近年来活跃在内蒙古的三位蒙古族女性摄影家。她们是摄影旅途上的三位志同道合者,且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内蒙古颇负盛名。
乌云娜是内蒙古大学的教授,我第一次见她的摄影作品,是在内蒙古大学“桃李风华·魅力内大”主题摄影展上。她的作品多关注社会,属于纪实摄影。在本次摄影展中她展出了两类作品,一类是草原题材,一类是海外掠影,两类作品相映成辉,为我们展现了不同文化语境下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在乌云娜的草原题材摄影中,人物形象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她要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种和谐绝不是人为的摆拍,而是生活的本真状态。乌云娜用她敏锐的双眼找到了看世界的新角度。她的作品是纪实的,她把生活的真实艺术地呈现在观者面前,让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
乌云娜展出的另一类作品,是她的海外掠影。她用朴素的影像给我们展现了西方社会的生活场景,有路边小憩的游客、街头卖艺的艺人、海边的情侣等。在这些作品中,乌云娜把焦点放在社会现象上,有对于人种平等的关注,也有对于同性恋人的祝福,作品展现给观者的是一种普世的价值观。当然,这与她女摄影家的身份密不可分,她将女性的敏感和细腻融入摄影作品之中,创作出以小见大、以微知著的纪实作品来。
金红霞从政府机关退休后,喜欢上了摄影。从最初引起关注的《锡伯山下》和《布里亚特驯马手》,到使她名声大噪的《东北虎》系列,体现了金红霞作品题材的多样性。她还善于抓拍,在快速的抓拍中又不失对细节的准确表达,体现了一个优秀摄影师的高超技艺。
本次展览中的《东北虎》系列作品,曾荣获“2014上海国际摄影节”纪实类铜奖,在金红霞的镜头里,东北虎的各种形态显露无遗。比如作品《伴》,拍摄的是两只老虎依偎在一起的场景,照片中的小老虎斜仰着脑袋,好像在向母亲撒娇,而大老虎眯着眼睛,似乎在享受陪伴。照片中的老虎没有了常人印象中“百兽之王”的威猛,却多了一份萌态,金红霞通过老虎的形象,表达了母子情深的温馨主题。
草原是游牧民族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草原生态是每一个蒙古人的清醒认识。在金红霞的作品中,也体现出对草原生态强烈的忧患意识。如展览中的一幅作品,展现了贫瘠的土地上长满被砍伐的半截树木,一头牛站在树木中间,显得彷徨而哀伤。无疑,作为蒙古族女性摄影家,金红霞身上有着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就像她所说的那样,她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摄影,让更多的人关注并喜爱内蒙古。
文慧出生于一个文化艺术之家,从事群众文化、摄影工作已经20多年了,现在是内蒙古艺术摄影学会的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作为内蒙古摄影界一位著名的蒙古族女性摄影家,文慧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便深入呼伦贝尔草原进行采风创作。她的作品多表现内蒙古草原的风土人情,作品感情真挚、民族特色浓郁,受到广泛好评。
本次展览中文慧的《草原系列》,把我们从车水马龙的都市带入广袤的大草原。这里不仅有一碧千里的夏季,更有银装素裹的冬季;不仅有清晨太阳穿过云层的静谧,更有黄昏时骏马奔腾的壮观。文慧好像把草原的四季美景都装进了镜头,并将这些完美地呈现给观者。
文慧也很善于拍摄人物,尤擅表现人物的特写。在她的镜头中,草原牧民善良淳朴的个性显露无疑。在本次展览中,最吸引人的是一张老额吉的特写。这是一张饱经沧桑的脸,岁月的痕迹纵横在额吉的脸上,深凹的眼框中闪着晶莹的泪光。作品宛如一幅油画,色彩饱和,沉稳大气,那么和谐,那么温馨。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当前的全球化的背景下,坚持艺术的民族特点显得格外珍贵。本次攝影展的三位女性摄影家,以她们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我们展现了蒙古族女性特色鲜明的影像世界。摄影家们以女性独特的视角,细腻的艺术创作手法,把对家乡美景和社会现实的思考、感悟,通过镜头展现在观众面前。可以说,她们三人的创作实践中传承着蒙古族的文化和精神,那些牧人、马匹和骆驼在她们的作品中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这一点值得我们每一位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创作者思考与探索。
参考文献:
[1]李树榕.闪烁着草原文化光彩的内蒙古艺术摄影[J].前沿,2005(9).
[2]白亦莉.解析现代女性摄影之新视角[J].文艺生活,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