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店中游历
2017-03-25艾英
书籍。书房。书店。读书。
我的生活中出现最多的词语和意象,也是我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
眷恋书香,爱逛书店。那是轻松、舒服、自在的时刻,将自己真正地沉寂下来,度过一段段甜蜜和祥和的时光,拥有心灵的安逸和宁静。
2011年,我曾受邀参与《独立书店,你好!》一书撰稿,与数十位作家、学者、诗人、记者、编辑、书评人、出版人、图书馆馆员一起,以亲身体会和对独立书店的观察与思考,描绘各地人文书店的生存状态。我写的是常州左岸公社等独立书店的风貌。
这些年,我办理常州新华书店、书式生活、大热书馆的购书卡,常去大大小小的书店转转、坐坐;在其他城市行走时也喜欢探访具有人文特色的独立书店:南京先锋书店,无锡百草园书屋、行走书店,苏州慢书房、诚品书店,上海季风书店、汉源书店、千彩书屋,杭州晓风书屋、纯真年代,青岛良友书坊、丽江天堂时光旅行书店,大理海之书馆……这些个性书店安静地散落在城市腹地、小巷尽头、时光深处,我在其间流连、静坐、深读,感受纸张滑过指尖的绵软触感,观察不同的读书人不同的神情,品味书香、茶香、咖啡香带来的温暖、安宁和惬意。
最近一两年,我连续走过几家特色书店,像在人生旅途上一个个小站停留,游览和观赏不同的风景,留下割舍不断的情感——
第一站 常州 I reading大热书馆
最文艺的书店
简易风格的沙发、古朴的英式留声机、旧式打字机、水晶吊灯、似有若无的音乐……店内只有七八个人,有的在读书,有的在上网,有的在找书,有的在发呆。
I reading大热书馆,不免有些冷清。但却符合我的心意,好的书店就应该是安安静静的,才有可能成为爱书者、思考者的乐园
第一次来这家书店是在去年夏天一個周末,天很热,但我还是走出家门,寻找心仪的书店。而走进这里,一下子就感觉清凉、心安。那之后,我数次出入大热书馆,办会员卡,每次买书之外,还借书回家。这样,又可以有理由再来书馆。
狭长、高深的开间,琉璃吊灯古朴、优雅,一面墙是书架,摆放整齐,两张桌子上是新书和重点推荐的书,以人文社科类为主,并有许多港台原版书,手工创意、设计书,旅游精美装帧本等。
如果说一楼是书店,二楼就是书房。从厚重的木质楼梯走上二楼,两面墙上是张国荣的剧照、专辑封面、生活照——两位年轻的女店主中有一位是荣迷,这样的摆设一定深得常州荣迷心,也使这里有了文艺气息、怀旧感觉。
里间很安静,古旧原木桌椅,红蓝相间粗麻布面坐垫,靠墙书架摆满书籍、杂志。流溢的阳光被花草、窗帘过滤,时光缓慢而柔软。我如同在自己家的书房,自在、随意、安心。
两位年轻女子面带微笑,话语轻柔。据说一位姓吴,一位姓孟。过去,她们是同事。如今,她们是合伙人。我来过几次,分不清谁是吴,谁是孟,与她们只是简单地聊几句,并未想到采访,就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感受书店的一切吧。
在家里读书不是更好吗?当然,但又不一样。家里的书毕竟没有店里多,而且差不多都读过;家里容易让人坐姿懒散、心有旁骛,这里更能集中注意力,更珍惜时间;体验一种“读书文化”,感受不同书店的气氛和灵性,在充满人情味、具有艺术气息的所在,也许能激发些灵感吧。
书馆也是我与朋友相聚的地方。也是去年夏天一个周六下午,我和朋友雪来到这里,两个人各挑自己喜欢的书,坐在不同的地方,互不相扰。我从书页中抬起头,阳光从窗外射进来,照在雪身上,她的蓝色衣衫与蓝色墙面如此协调,雅!柔!美!我不由自主拿起手机,对准她的身影。雪静静地读书,并未发觉我用手机拍她,我也只拍一张,不想打断沉入书中的她。几天后,我把照片传给雪,“不好意思,我那天偷拍你的。不过,读书的女人最美。”她秒速用这张照片做了微信头像。
正巧,报社举办“用移动4G,拍和美常州市民手机微摄影比赛”活动,我突发奇想:参赛,传播书店之美、读书人之美。经雪同意,我在微信上传这张《读书的女人是最美》的图片到常报视觉。关注、投票的人还挺多,最后排名获得优秀奖中的第一名,并非我拍得好,而是书店环境,以及读书人的状态感染众人吧?这是我在大热书馆得到的另一种收获。
第二站 无锡钟立风行走书店
古运河边安静的所在
2015年端午节小长假最后一天,我与好友霞在中国大运河申遗首批申遗点、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行走,遇上民谣歌手钟立风的行走书店。
曲折、幽长的南下塘尽头,有一座二层小楼,是民国时期的老建筑南区第三段海宁救熄会旧址。屋檐挂着墨绿色雨篷,上书英文“WALKING BOOKSTORE”,墨绿色木板上分别用中英文写着一段话:
“行走书店,是由一缕炊烟文商集团联手作家歌手钟立风共同创办的独立书店。阅读,行走,动静相宜。然,阅读如同行走,行走在故事断想,字里行间;行走亦如阅读,阅读着一山一水,人情俗世。
“行走书店,会行走的书店。就像一本书,一曲音乐,循环往复,流动不已。书店地址无锡市南下塘236号,系民国年代救熄会之所在。
“我不是在行走,就是在书店……”
这是诗人、国内新民谣代表人物钟立风在无锡古运河边、清名桥畔开的行走书店。我曾买过钟立风的《像艳遇一样忧伤》《没有过去的男人》等随笔集,对他的生活态度、创作经历有所了解,他开的书店,会有什么样的风格和气质?
我与霞走进去,看到西式吊灯素雅、老式吊扇古朴;两面高墙排满原木书架,皆为文学、艺术书籍;三张小圆桌,几把木椅、两张布艺沙发供客人闲坐、读书;楼梯形成斜墙,上面挂满大大小小的时钟,我数了一下:19只!不知是寓意主人姓钟,还是时光在读书中消磨之意?楼梯里墙挂着外国人物肖像镜框,共18幅。我猜:这些是钟立风喜欢的外国作家吧?
我取了《逛书店》一书,霞拿的是《微书话》,都是“书房一角”丛书之一,真是心有灵犀!小圆桌白色纸片上有饮料名称和标价,第一栏是“热恋吧,姑娘”,还有“牛奶树”“行走咖啡”“铁观音”等,我问“热恋吧,姑娘”是什么饮品,小伙子说是芒果加红茶,冰的。这一定是钟立风的诗意和创意!点了两杯“热恋吧,姑娘”,我俩走上木楼梯到二楼,屋内有几张旧桌椅,一角有个小木屋,是钟立风微博中所说的“闺房”。站在窗口,看到一段古运河、一角清名桥、几重屋檐。依窗而坐,满堂寂静,确是喝茶、读书、远望、发呆所在。
“字吸,歌呼”,是钟立风的诗意人生。“行走书店的特别之处在于,每一本书都是我自己亲自挑选(钟立风语)。”书店也是他的私人图书室、行走江南的驿站。隐藏在小巷深处的行走书店,低调、安静、文艺,有点大隐隐于市的感觉,城市的喧嚣阻隔在外,时间在这里仿佛凝固。
我与霞翻着手里的书,慢悠悠地啜一口透心凉的饮品,有一句没一句地说话,真想在此坐到黄昏,甚至深夜……但总要回到自己的城市和家,我们下楼,我买了台湾作家林文月的《三月曝书》。结好账,我问小伙子是否可以拍照,他说可以。我们在书店内外拍了几张照片,留下书和钟的影像。
行走书店具有一种遗世独立的悠然气质,我与霞在此收获物质、精神、情感、心理上的多重满足、多样欢喜。
第三站 苏州诚品书店
金鸡湖边巨大的阅读空间
2016年3月,常州市钟楼区文学家协会成立后的第一次全体会员活动,是去苏州诚品书店汲取精神营养。
金鸡湖东岸,苏州工业园区,一幢气度非凡的建筑物,我心里为之一振——精神的殿堂!诚品书店以“一座人文阅读、创意探索的美学生活博物馆”为定位,充满人文艺术气质、明亮开阔的空间,欧洲图书馆风味的书城,图书品种丰富、多样,是一个开阔的多元场域,兼容私人阅读与公众文化空间。
那个午后,30多人走进书店,如同一尾尾鱼儿游在海洋中,很快就散了,各自沉醉在江南柔软的时光和书海里。我在三楼人文、社科、艺术类书籍区域流连,具有思想深度和文化品位的书,舒适、温馨、悠闲的氛围,满足我所有关于读书与书店生活的美好想象。在书店闲逛、读书、喝咖啡、品茶,确实是一种舒适的生活状态、一种享受的生活方式。
诚品书店在传播读书氛围,提供新书、好书、专业之书、艺术之书的同时,传递一种精致而闲适的生活理念,把休闲生活、艺文欣赏带入读书空间,商场、餐厅、咖啡厅、画廊、视厅展演厅、实验剧场、艺文空间、户外广场、绿意平台、水岸大道等,组成多彩的公共空间,集城市创意文化之大成。上百个设计师服饰品牌、文创品牌汇聚,并融入苏绣、昆曲、评弹、核雕等苏州传统文化,其核心价值是人文艺术和创意生活,以其超前的经营理念、独特的文化品牌、广阔多元的文化视野,迅速吸引苏州市民以及周边城市市民前来,成为城市旅游新景点、文化新地标。
几个小时后众人集合,每个人都有所收获。我买了《写满字的空间》(毕飞宇)《九篇雪》(李娟)《小径分叉的花园》《博而赫斯》《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等几本书;我与相识十几年的好友铃还分别买了一件衣服,也算精神、物质双丰收吧。
第四站 上海泰晤士小鎮钟书阁
最像景区的书店
上海钟书阁多次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店之一,我也心心念念要去探访。
今年春天的一个星期日,终于有机会来到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泰晤士小镇这座英伦风格的二层小楼。
走进去,内饰古典,目之所及,楼梯两侧,大厅玻璃砖下,全是书,不像一个书店,更像一个图书馆。
钟书阁里,不同门类、不同主题的书,组合出一间间不同风格、不同大小的书房,读者按自己的阅读爱好在不同的区域流连,还有写作室、讨论室、休闲区、游戏区、画廊等。
书店确实很美,就是人流潮水一样涌来,一定有很多人像我这样慕名而来吧?书店变成集市、景点,人们游览、拍照、穿梭往来、大声喧哗,这样的环境怎么能让安心读书?当书店越来越像旅游景点、城乡集市,各种各样的人去游览、赶集,不知是喜还是忧?
我们在这里停留时间不长。我祈祷:下次再来时,人不要这样多!让我从容地挑书、安静地读书,真正体会天堂图书馆的感觉……
未尽的旅程
关于书店与读书的思考
如果说,书店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窗口,那么,独立书店就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可观照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经济能力和生活方式。有什么样的城市,就有什么样的人文风景、独立书店。独立书店的生存状态,反映中国当下的文化形态。
在城市生活高速度、心理压力高强度的状态下,在网购图书、在线阅读和手机阅读的多重冲击下,这些书店还在坚守自己的立场、审美与品位,营造阅读氛围、特质、气场,将阅读与时尚、活力与人文情怀融合在一起:优质的书籍,精致的陈设,书香、茶香、咖啡香,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在书店行走,在最美的风景中游历。
独立书店是什么?
是独立的文艺和智力空间、开放的思想和文化客厅、自由的交流和共享平台、城市公共文化和生活的窗口,是寄放情感与记忆的乐园、栖息精神与灵魂的家园、穿梭“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空的自由想象。
独立书店有什么?
有独立的品格、独具的韵味、独特的文化和思想体验、文化坚守的使命感、文化传承的责任感、文化消费的新观念。
独立书店给人们的生活、人们的心灵带来什么?
营造温馨的氛围、宁静的气息、平和的心境,汲取快乐的源泉、永恒的情感、向上的动力,提供真实的生活场景,打开色彩斑斓的世界,看见特异的幻觉般的遥远的梦,触动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拥有理想的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同步的慢生活……
在手机阅读时代,还有多少人读纸质书?即使读纸质书,又有多少人到实体书店买书?实体书店如何为读者打造多元文化分享空间?如何定位目标读者群体?如何吸引公众阅读?如何影响城市文化消费观念和创新生活方式?书店作为昔日的记忆、当下的存在,未来将如何发展?留下问号和思索,给这个最丰富也最寂寞、最多元也最喧嚣的时代。
问自己:书店之旅,下一站是哪里?
艾英,60后。故乡是长春,求学于北京,生活在常州。著有散文、随笔、长篇小说百万余字。出版散文、随笔集《寻找五瓣丁香》《在季节深处微笑》。另有笔名安心,出版散文、随笔集《于时间边缘静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