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收支顺差现状及成因
2017-03-25裴坤程张语嫣
裴坤程 张语嫣
【摘要】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国际贸易进入新时代,与国外的贸易成交额不断扩大,成为贸易大国,同时也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由于产品内分工、成本优势等原因,我国的贸易收支一直处于顺差,并且近几年有顺差扩大的趋势。持续的贸易收支顺差也将对经济的健康增长造成不利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贸易收支顺差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贸易收支顺差的原因,并提出解决贸易收支顺差的对策。
【关键词】贸易收支 顺差 成因 对策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持续的贸易收支顺差的影响
1.加快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会提高对外国商品的购买力。但人民币升值应以经济增长为基础,持续的贸易收支顺差,加快了人民币的升值。贸易收支顺差意味这出口大于进口,本国的商品需要被外国所消费,国外的购买商购买本国商品需用人民币来支付,但是由于我国持续的贸易收支顺差,外国无法通过对我国出口商品得到足够的人民币来满足他们的支付需求,这时他们就会从国际货币市场上购买人民币。国际货币市场上人民币的需求大于供给,导致人民币的价格不断攀升。2004~2014年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从8.278下降到6.2452,美元对人民币贬值达24.5%。由此可见,人民币的升值与我国的持续贸易收支順差是离不开的。
2.加剧国际贸易摩擦。持续的贸易顺差反应出来的是内外经济失衡,不利于本国经济长期发展。本国的贸易顺差就意味着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这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不利的,必然会引起这些国家的反对。近几年,针对于中国的贸易保护案例屡见不鲜,尤其是美国与中国间的贸易问题最受关注,美国加大对中国商品的进口关税,设置贸易壁垒等行为引起国内企业不满,中美关系曾一度紧张。国际贸易摩擦加剧了本国商品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的竞争,不仅影响本国经济发展,同时也不利于与其他国家维持稳定的国际关系。
3.提高外贸依存度。外贸依存度是指进出口总额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衡量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活动对该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依赖程度。1外贸依存度大,意味着本国经济容易受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2014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为70.13%,而世界各国的平均水平为40%左右,美国的外贸依存度为25%,日本维持在20%,2我国的外贸依存度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是很高的,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过度依赖于商品的进出口,使得我国经济极易受世界经济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这对我国经济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表现出我国经济的脆弱性。
(二)研究贸易顺差意义
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加剧了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不利于本国经济稳健发展。缓解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成为目前我国急需解决的贸易问题之一。同时过高的对外依存度也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埋下隐患,降低对外依存度,将使我国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更加要求经济的协调发展。降低贸易收支差额,缓解差额扩大趋势,对维护我国国际间正常关系,经济的全面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贸易顺差现状
(一)时间维度
根据图1数据显示,十年间我国的贸易收支差额呈N型态势。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5~2008年,这一时期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前十年,初进世界贸易组织,与其他国家的贸易需求巨大,扩大了贸易往来的渠道,加上中国产品物美价廉,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大,促使大量中国制造的产品对外销售,贸易收支差额从8374.4亿元上涨到20868.41亿元,涨幅达149%。第二阶段为2008~2011年,2008年的金融危机造成世界各国的经济的震荡,国际市场更是受到严重的冲击。从美国次贷危机开始到2009年为止,中国进出口规模随危机的广化和深化而大幅下降,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同比下降20%以上。一方面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的贸易规模下降,使得我国贸易差额也有所减少;另一方面,金融危机时期,为了稳定本国经济,政府也限制产品的出口。第三阶段为2011年~2014年,贸易收支差额从10079.2亿元上涨到23525.72亿元,涨幅达133%,金融危机过后,我国逐步恢复正常的对外贸易,贸易差额也逐渐上涨,在2014年达到十年内的高点,并且仍然具有上涨趋势。
(二)结构性分析
1.贸易顺差总量结构。我国的对外贸易大致分为三类: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
根据表1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从2006年至2014年间我国贸易顺差总体上呈上升态势,其中一般贸易在2006~2008年、2014年为顺差,在2009~2013年为逆差,且在贸易差额中所占比重较小,而加工贸易在2006~2014年间一直是顺差,在贸易总差额中占比较大,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我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是来自于加工贸易顺差。
我国的一般贸易差额变化是以本年度的政策、经济状况等挂钩的,不具有随时间递增或递减特性。比如2009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海关限制出口,出口额增幅较以往大大降低,致使一般贸易差额形成逆差。
加工贸易顺差则呈上升趋势,从2006年的1888.8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3599.8亿美元,增幅达90.5%,期间在2012年达到3816.1的峰值。加工贸易顺差额除2007年、2008年、2014年外均大于贸易总差额,再一次验证了我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是来自于加工贸易顺差。
2.贸易顺差商品结构。
从表2中数据来看,除食品及主要活动物、轻纺橡胶矿冶产品及其制品、机械及运输设备、杂项产品等大多年份为贸易顺差外,其他产品大多年份属于贸易逆差。在工业制成品中杂项制品在顺差中构成最高,其次是机械及运输设备和轻纺橡胶矿冶产品及其制品。初级产品中食品及主要活动物在顺差中构成最高,其他初级产品如饮料及烟类等经常处于逆差。可以得出,商品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于工业制成品。
三、贸易收支顺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