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
2017-03-24沈亮王洪荣
沈亮+王洪荣
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和推动。近年来,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加快培育新型业态,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实践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十二五”期间江苏的文化产业,可谓亮点纷呈,精彩迭出。
2012年以来,根据中央和省委部署安排,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紧密配合,大力组织开展“实施一批文化科技创新项目”等文化科技融合“六个一”行动计划,出台《江苏省重点文化科技企业管理办法》《江苏省重点文化科技产业园管理办法》《关于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二十条政策措施》等系列政策文件,加强文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在这期间,新型文化产业业态不断涌现,文化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文化科技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
一幕幕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大戏正在江苏上演,孕育着新的业态模式,释放出强劲的增长活力,成为江苏“十三五”加快转型发展的有力牵引。到2016年末,组织实施了立体电视内容聚合等320项文化科技项目,资助经费近6亿元,带动社会投入56亿元。突破了3D动漫引擎、数字媒体创作工具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了一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技术领先的文化创意产品;常州、南京、无锡列入国家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数量列全国首位;布局建设南京紫东国际创意园等32家省级重点文化科技产业园,已集聚文化科技企业近3000家,实现产值465亿元,申请专利4359项,形成集群发展优势;建设了“3D渲染”“数字多媒体”等79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搭建科技创业服务平台,推动建設南京数码动漫创业园等31家省级文化科技企业孵化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涌现出一大批骨干企业、园区。如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吸引了BaseFX、天工异、彩泓雅集等后期制作公司,星皓影业、爱奇艺等一批业内顶尖影业公司入驻,集电影申报、拍摄、制作、发行、交易等功能于一体,被业界誉为“华莱坞”。江苏金刚文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依托自有技术优势,研发了国内首款3D超体感网络游戏、亚洲首创的超感官飞翔特种装备等一系列文化科技产品,先后获得江苏省首批文化科技重点企业、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冠军等荣誉。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北京、上海、浙江等先进省市相比,我省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文化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够、意愿不强,文化科技融合人才不足,特别是能够打通文化科技领域的复合型高端人才凤毛麟角,缺乏像深圳华强、科大讯飞这样的文化科技龙头企业。
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实现“两聚一高”的战略目标,省委李强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大力发展创意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业态创新”,吹响了江苏文化产业新一轮发展的号角。
目标决定未来的方向。大力推动江苏文化产业发展,首先要明确一个目标,即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使科技创新成为文化发展的核心支撑和重要引擎。促进文化科技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文化科技创新充满活力,高素质文化科技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得到完善,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支撑作用不断加强,到2020年,新型文化业态占比达60%以上。
在明确目标的同时,细分目标,突出抓好以下五项任务:
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开发一批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支撑带动作用的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加强计算机图形图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交互娱乐引擎等关键技术研发,加快创新成果在文化领域的推广运用和产业化。鼓励企业加强高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加快技术引进的同时,积极进行二次开发、集成创新,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成果。
加快培育重点文化科技企业。重点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拳头产品的龙头骨干企业。进一步完善《江苏重点文化科技企业管理办法》,加大对重点文化科技企业的培育,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扶持建设省广电集团新媒体技术研究院、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数字出版研究院、江苏有线技术研究院等重点文化企业研发机构。加快认定文化类高新技术企业,推动文化科技企业向产业链高端迈进。
加强文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大对常州、无锡、南京国家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建设扶持力度,布局建设省级文化科技产业园,重点建设紫金文创产业聚合服务平台,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构建政、产、学、研合作的创新平台,完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链条。加快建设文化科技产业专业孵化器,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文化科技众创空间,加快培育新型业态文化创意企业和产业集群。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为文化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支持。
大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抓住数字创意产业列为国家和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契机,实施“互联网+”战略,推动数字创意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围绕强化创作、创意、创造、创新,以文化内容为核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大力发展数字内容产业,促进数字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渗透,形成文化引领、技术先进、链条完整的产业发展格局。
积极支持智能装备制造。围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4D、4G网络、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领域,加强核心技术装备系统的开发制造,支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引领文化消费时尚的新型可穿戴智能装备、沉浸式体验平台、伴随式体验平台、APP等新型软件及辅助工具,开拓虚拟直播、超感影院、混合现实娱乐等消费新领域。
强化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创新是深化文化科技融合的关键。营造用于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和社会氛围,使创新成为一种价值导向、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时代气息。发挥科技创新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关键作用,不断深化文化科技融合。
创新向规划要动力。进一步将文化科技融合上升到文化发展规划、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目标层次上,加强整体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落实国家和省“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要求,将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情况纳入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考评指标,明确为省委常委会、省委深改组、省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年度重点督查工作任务,加强对地方宣传、科技、文化、新闻出版广电部门落实情况的考核督查。
创新向企业要竞争力。结合“科技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打造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文化科技创新型企业,推动文化科技企业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价值链高端发展。着力推进创新资源、创新政策、创新服务向企业集聚,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文化科技企业,打造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文化企业集群。按照“两推进、双提升”的要求,推动文化科技企业等建设研发机构发展,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内生发展动力。
创新向人才要活力。激发人才活力,释放人才红利,为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提供强力支撑。引进和培育文化科技创新创业团队,争取更多国家“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人才落户江苏。依托省“双创”计划、国外人才智力引进工程、产业人才高峰行动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扶持计划等,加大文化科技融合发展领军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特色产业人才的引培力度。探索高层次人才科技成果、股权转让奖励办法。鼓励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建立完善鼓励创新创业的利益导向机制,调动研发人员创新积极性,加快把创新成果产业化。
(作者单位分别为省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处;省科技厅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处) 责任编辑:陈伟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