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拔掉穷根奔富路

2017-03-24马伟

群众 2017年3期
关键词:泗阳县低收入片区

马伟

泗阳县地处苏北腹地,洪泽湖之滨,是典型的平原县、农业县。近年来,泗阳县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等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当前最大任务,开准脱贫方子,找准扶贫路子,全力保障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十二五”期间,全县有20.11万低收入人口年收入超过4000元,61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实现“新八有”;2016年全县1.96万低收入人口、18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实现脱贫,走出了一条具有泗阳特色的脱贫攻坚新路子。

突出精准帮扶,“鱼渔并授”加快低收入人口脱贫

增加农民收入是脱贫攻坚的中心任务,也是检验精准扶贫成效的主要标尺。

“送项目”扶持发展生产。多年扶贫开发的实践证明,项目是贫困地区走出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策。泗阳县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排定三大类扶贫项目“菜单”,供低收入农户进行自主“点菜”,通过自身努力增收致富。一是农业项目,帮助低收入农户因地制宜发展种植、养殖和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二是服务业项目,大力推进以网络创业为重点的“五小”创业;三是股份项目,将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投入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和“三来一加”项目,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给低收入农户。

“送岗位”力促稳定就业。针对有的低收入户因缺少技术无法参与合作经营,有的没有能力和意愿外出务工的实际情况,一方面通过开展技能培训、推进用工对接等方式,帮助低收入户进入园区企业、村“就业点”务工,让贫困群众有活干、有钱挣;另一方面通过提供环卫保洁、园林养护等公益岗位,直接吸纳低收入户就业,确保低收入农户家庭至少有1人实现稳定就业。

“送政策”健全保障体系。针对因病、因学、因灾、因残致贫返贫四类特困群体,分类建立“一卡四名录”,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政策,实施健康、教育、救助、关爱四项扶贫行动。对因病低收入人口实行免治疗费、减医药费等“三免”“两减”;对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免生活费用,学前教育资助1000元、考取普通高校的给予6000元入学补贴;建立因灾致贫家庭“三提高”救助政策,建立“残疾人之家”,织牢特殊困难群体社会保障网。

强化资源整合,“多业融合”提升薄弱村经济实力

村集体经济是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的重要依托。近年来,泗阳县整合各类资源要素,支持经济薄弱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每个村至少有一个集体项目,每个村都有财力帮扶困难群众。

突出产业调整抓创收。立足经济薄弱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每村选定1至2个特色产业,有针对性地发展资源开发型、资产运营型、为农服务型、休闲观光型等项目,多形式、多路径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目前,全县已基本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蔬菜村、花生村、蘑菇村等特色产业村星罗棋布,异彩纷呈。

突出资源盘活抓创收。推进农村荒地、水塘以及“三集中”整理土地的开发创收,扩大集体土地、水面等资源性资产,通过招标承包、出租经营等形式,提高资源经营效益,增加村集体租赁承包收入。目前,全县通过土地整治、水面开发,形成245省道桃果种植和水产养殖产业带,其中村集体受益1.2万亩、年收入300万元。同时,对村居闲置的校舍、场地等资源,发展村级二、三产业,形成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来源。

突出资本经营抓创收。创新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方式,对产业基础较差的村,将扶贫资金直接入股专业合作社或工商企业,借助企业经营运作谋求更大更长远利益。对资本较多的村,鼓励兴办农产品加工、生态体验园、物流仓储等项目,通过产业经营发展集体经济。对土地资源丰富的村,鼓励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通过“小田并大田”,将土地成片流转给种养殖大户,一方面村集体可获得60-80元/亩的流转服务费,另一方面“并田”过程中“溢出”的3%-5%的土地成为村新增集体资产,增加村里的集体收入。近年来,全县每年流转土地面积5万亩左右,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00余万元。

围绕面貌转变,“收拢五指”推进重点片区开发

作为省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泗阳县坚持“推动区域发展和扶贫开发良性互动”的基本思路,聚焦政策、资金、项目对成子湖周边、涟沭泗结合部两个片区实施整体连片开发。

加大基础设施“硬”投入。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差,是制约片区发展的主要瓶颈,也是返贫率高的要害所在。泗阳县围绕“基础扶贫”思路,统筹推进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成330省道、成子河航道、旅游公路及大桥,新改建村级公路280公里,新建高标准农田20万亩,行政村互联网覆盖率达100%,片区生活生产条件有效改善。

构建产业发展“硬”支撑。按照“五化同步”的要求,根据片区特色产业、资源条件和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推动扶贫开发由“输血”向“造血”转变。成子湖片区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环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高效循环农业和特色水产,形成10万亩优质稻米、青虾繁育“一基地一中心”,创成省级成子湖旅游度假区。涟沭泗结合部结合区域产业基础,重点发展花卉苗木、纺织服装、电子加工等产业,带动增收占当地农民总收入的40%以上。

办好民生实事“硬”任务。将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内容,围绕“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每年兴办10件民生实事项目,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现代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百姓富”愈发现实和生动。

加强机制创新,“多方联动”汇聚扶贫攻坚合力

扶贫开发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动员激励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泗阳县坚持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着力构建多点发力、各方出力、共同给力的“大扶贫”格局。

强化责任机制。深入开展“三进三帮”活动,将每个月第一和第三個周六固化为“活动走访日”,详细调查摸排农村资源、农民收入、农业发展等“家底”情况,根据不同“病因”选准“药方”,将“良药”精准送至“病灶”。活动开展以来,全县4200余名干部职工走进227个村居,完成农户信息采集13.3万份,排查解决各类问题1850余个。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限期脱贫责任制,建立县级领导挂点、县直单位包村、干部结对帮户制度,全县参与结对帮扶的单位93个、干部5561人,结对帮扶贫困户和困难户1.2万户。强化乡镇扶贫责任,在乡镇成立扶贫工作办公室,每个乡镇配备1名扶贫专干,确保扶贫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安排、有落实。

创新参与机制。推行“联村共建”扶贫模式,鼓励优秀民营企业与经济薄弱村结成共建对子,每年排定、实施一批现代农业、“放心农场”、村企入股合作等共建项目,带动村民就业创业,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挂村企业与经济薄弱村一挂五年,不脱贫不“脱钩”,“联村共建”这一做法获评全省农业农村创新奖。鼓励群团组织和个人自愿采取认领、包干等方式开展扶贫济困、资医助学活动,构建充满活力的社会参与扶贫机制。

健全考核机制。创新实施乡科级干部“述扶”、一般干部“考扶”,以及强化村居党组织书记考核等制度,加强扶贫绩效考核,纳入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领导班子评优和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扶贫考核指挥棒的作用,严格扶贫开发“减贫摘帽”奖惩,对在扶贫方面作出突出成绩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对扶贫开发工作不力的进行严格问责、追责,确保“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与省市一道如期建成全面小康。

(作者系中共泗阳县委副书记、县长)

责任编辑:段培华endprint

猜你喜欢

泗阳县低收入片区
泗阳县出台《泗阳县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员队伍建设六条规定》
我国已有6200多万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预警范围
山西六类低收入群体可获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户均1.4万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白塔寺片区地图
娶低收入老婆
浅谈如何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
哲理漫画毕传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