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争做聚力创新的标杆

2017-03-24

群众 2017年3期
关键词:聚力无锡高新区

高新区既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我国在经济主战场进行聚力创新的产物。在新的形势与任务面前,国家高新区应该继续走在聚力创新的最前列,成为聚力创新的标杆与示范。无锡高新区自成立以来,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的核心战略。特别是在省十三次党代会以来,高新区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核心战略”,走出了具有高新区特色的聚力创新之路。

聚力载体创新,牢牢把握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机遇

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既带来了战略性的发展机遇,也对产业载体提出了符合自身发展的要求,无锡高新区的发展历程,就是不断创新产业载体的过程。

建立开发园区,承接国际加工制造业的转移机遇。在上世纪90年代建区之初,无锡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迅速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的“日资高地”“韩资板块”“欧美组团”,实现了跨越发展,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国家级高新区行列,累计吸引外资510多亿美元,引进各类外商投资企业1500多家,其中52家世界500强投资了109个项目。

创建科技园区,把握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当下,发展动力由产业资本驱动为主向技术资本、金融资本、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多元驱动转变,由外资为主向外资、内资共同发展转变。值此转变,无锡高新区在1998年建成“无锡新区科技园”,这也是无锡市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此基础上,于1999年建成无锡科技创业园,由无锡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无锡软件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一中心六园”组成,“PARK”经济初现模样。

创立特色小镇,抢抓“互联网+”产业发展机遇。无锡高新区率先打造PARK园区升级版的鸿山物联网小镇、新安科技小镇、梅村文化小镇、硕放航空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着力以新的载体形式,持续集聚创新人才、研发机构、创新服务平台、创投资金、科技企业等各类创新要素,构建具有高新区优势的科技创新创业支撑体系,相信会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先机、赢得优势。

聚力科技创新,着力打造社会发展进步的新引擎

无锡高新区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加快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来夯实科技创新的基础,着力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方式。

创新政策,全面优化科技创新环境。高新区探索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化为方向、以科技金融为支撑、以企业上市为标志的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并在10年时间内先后创新出台百余项支持科技创新政策,推动全区各部门在服务上做科技创新的“保姆”,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框架内满足科技创新的合理需求。

创新平台,全力集聚科技创新资源。高新区始终坚持把人才资源、研发机构等作为实现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创立互联网+产学研众创空间在线平台上线,接入华中科大、浙大、武大等30多家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服务全区千余家企业;申请设立或备案感知中国物联网商会、无锡市软件协会等13个产业联盟,集聚科技创新企业;运用“互联网+”思维,探索创新创业人才精准扶持政策,推动人才集聚与产业转型深度融合。

创新品牌,全方位打造科技创新高地。高新区积极从科技创新的配套服务需求着手,努力打造科技创新的服务链,形成独特优势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和独特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吸引力。2016年,在物联网产业方面,通过国家物联网应用展示中心工业旅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专家组验收,获批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落户国家级检验检测认证基地,物联网产业科技服务示范区通过省科技厅验收,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品牌优势得到进一步增强。

聚力服务创新,全面营造亲商营商的新环境

企业是创新的载体、经济的命脉。只有良好的政务环境、公共服务环境,才能培育出企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无锡高新区始终秉承“亲商、营商”的服务理念,在产业培育、招商引资中保持区域引力。

创新服务形式,让企业“少跑腿”。无锡高新区在全省首创“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一个头”收费的“三个一”创新服务体制——“一站式”服务中心,开启了营造“尊商、爱商、亲商、安商”的社会氛围,从而在希捷、海力士等重大外资项目的招引中提升了竞争力,赢取了高新区跨越发展的“新区速度”和先人一步、快人一招的“新区创造”。

创新服务内涵,帮企业“降成本”。无锡高新区试行告知承诺、先批后审、并联审批、容缺审批、限期受理、联合验收,内资企业注册资本零首付,企业登记同城受理,政府性债务统一计划、统一洽谈、统一政策、统一监管的管理机制,建立了政府项目融资匹配存款机制,健全企业信息月报制度、重点企业领导挂钩服务制度,建立了动态管理综合信息平台等,企业设立的审批时间从23个工作日压缩到9个工作日,日常投资项目审批事项平均审批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之内,有效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创新服务措施,使企业“得实惠”。2016年,无锡高新区积极试行“线上+线下”和精准服务的涉企政务模式,努力做到让服务更精准,让企业更专心于经营研发。在“线上+线下”服务方面,建立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全区企业申报优惠政策,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各项工作,均可以通过线上平臺实现,对于需要实地解决的,则由相关部门上门服务。在精准服务方面,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组织、引导驻区银行与中小科技企业对接,组建新型中小科技企业银团,缓解银行之间、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解决银行多头贷款、企业乱担保等银企合作领域的痼疾,增强银行放贷意愿,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实体经济、科技企业,解决以往扶持政策“不对症”、财政扶持资金使用效率低的问题。

聚力路径创新,勇于攀登新常态下的发展新高峰

无锡高新区勇于在招商引资、转型升级等方面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创新工作方法,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全区产业布局从完善产品链向提升价值链转变,发展路径从过度依赖外源经济向培育内生动力转变。

创新招商引资路径,项目招引更有成效。以“精准招商”为目标,以“长期宣传+短期投放”“战略合作+项目引荐”为方法,构建起覆盖面广、受众精准的招商“云海计划”“百渠工程”。现已获取招商项目线索50余件,洽谈招引重大项目10余个,其中一个在谈项目计划投资额超过50亿元。

创新转型升级路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积极实施“工厂总部化”工作。2016年,捷普电子、威峰科技等10个“工厂总部化”项目改造成功,新增销售收入12亿元,增加税收0.8亿元;以“智能化”为导向,积极引导支持企业围绕生产环节进行智能化改造、智能工厂(车间)建设、基础能力提升、关键装备升级换代,以及其它生产设施、工艺条件改造等,组织阿特拉斯、博世、深南等5家企业申报省第二批智能示范车间,先导公司投资10亿元打造锂电池及3C高端智能装备基地。

创新集聚高端路径,发展动力更加强劲。推动“金巢工程”建设,与东久集团打造华平智造园,加快优质招商载体建设,形成了金巢工程的整体工作体系和框架,积极招引国际一流的工业地产开发商入驻智造园区;抓高端企业扩能和投产,以23个超亿美元重大外资项目和100个总投资超亿元在建重大项目为抓手,加快三星SDI、夏普液晶模组等一批扩建新建项目在当年迅速形成产能;鼓励和推进欧司朗、恒联国际等一批集团采购、销售分拨中心开展业务,新增进出口总额约10亿美元,产业价值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课题组组长:黄胜平,成员:李吕、汤卫卫) 责任编辑:段培华endprint

猜你喜欢

聚力无锡高新区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遂宁高新区
凝心聚力谋跨越 砥砺奋进启新程
无锡公交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无锡
继往开来,聚力前行
完美 聚力未来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凝心聚力 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