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金融增长极 增添支农新动能
2017-03-24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苏省分行行长
丁 伟/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苏省分行行长
培育金融增长极 增添支农新动能
丁 伟/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苏省分行行长
近年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苏省分行全力支持江苏“三农”发展和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建设,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在总行绩效考核中保持领先位次,“国家的银行、支农的银行、补短板的银行”品牌形象进一步彰显。2016年向“三农”领域投放资金1162亿元,其中累放贷款1083亿元,投放农发重点建设基金79亿元,带动投资793亿元;年末贷款总量达2108亿元,比年初增加414亿元,创历史新高。
一、突出稳健发展,全力支持江苏城乡协调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紧密对接江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立足农业农村,聚焦主场主业,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一)增强政治自觉,巩固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地位。支持粮棉油收储是农发行的立行之本,既是业务工作,也是政治任务,任何时候都必须高度重视。要主动顺应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坚持在不打“白条”的前提下防控风险的指导思想,多收粮、收好粮、防风险,彰显粮棉油信贷主导银行品牌。一是认真执行国家收购政策。依靠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粮食收购机制,促成粮食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启动实施;积极支持中央储备粮轮换、地方储备粮增储和跨省移库,全面完成国家宏观调控任务。二是大力支持粮油仓储设施建设。这是破解仓容不足难题的重要举措,国家鼓励,企业急需。各行要抓住机遇,支持政府关注度高、企业实力强、条件较为成熟的项目,争取早建成、早使用、早见效。三是积极培育新型市场收购主体。认清粮棉油收购市场化改革趋势,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做好粮棉油信贷优质客户的营销准入工作,完善共同担保基金、专业担保公司担保等风险保障措施,加大对粮食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的信贷支持力度。
(二)坚持“四量”原则,推进中长期贷款健康发展。中长期贷款对农发行稳健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可替代,要紧跟政策变化,细化完善策略,守住安全底线和合规红线,在补齐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中发挥更大作用。一是合理控制总量。中长期贷款投放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水平,适应当地财政承受能力,适应区域信用环境建设状况,适应农发行信贷和风险管控水平,防止“贪大求多”。对贷款投放和项目储备集中度高的地区合理设定项目营销额度上限,控制项目准入数量,把握好贷款评审节奏。二是积极优化增量。中长期信贷计划分配要突出“三保”,一保在建续贷项目和已批未放项目,二保信贷资产保全和风险化解,三保财政存款稳定;在项目营销上,要把握“五性”,突出政策性、真实性、成熟性、安全性、效益性,精准营销、精选项目,避免盲目营销、盲目承诺、盲目铺摊子。三是严格管理存量。开展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全面清理排查,逐一分析认定。区分合规贷款、不完善贷款、有问题贷款,分类管理,整改完善。“腾笼换鸟”盘活存量,通过债券置换、资产转让、提前收回等方式,转移清理存在风险隐患的贷款,腾出规模用于支持好的项目。四是坚持提高质量。落实“重点突出、条件落实、手续完备、期限合理、风险可控”五项标准,扎实提升中长期贷款营销管理水平。
(三)加强客户维护和营销,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一是认真做好存量客户的支持维护。区别对待、分类管理现有的自营性客户,做好优质客户、重点客户的融资服务,支持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对一些出现暂时困难,但信用良好、仍能正常生产经营的客户,要在加固风险保障措施的基础上,通过收回再贷、无还本续贷等方式,帮助企业增强造血功能,早日走出困境;对产能过剩、救活无望的“僵尸”企业,要有计划地压降额度,稳妥退出。二是坚持做好优质客户的营销准入。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推进“三去一降”,更要“补短板”,培育新的发展动能,不能因噎废食,不敢作为。要发挥政策导向职能,大力支持优质国有企业优化升级、提质增效、做大做强。积极支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培育壮大优质骨干客户群,助力实体经济振兴。
(四)服务东西部协作扶贫,抓好省定贫困项目落实。2017年是脱贫攻坚全面突破的关键之年,要认真贯彻总行统一部署,支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是支持东西部协作扶贫。充分运用江苏产业、客户和市场优势,推动扶贫资源精准对接,大力支持“万企帮万村”行动。根据国家能源局印发名单,尽早投放首笔光伏扶贫贷款。2017年每家二级分行都要做成一个东西部协作扶贫项目,纳入总行扶贫统计口径,省行将作为考核的重点内容。二是加快落实江苏省扶贫战略合作协议。
加强与省扶贫办合作,按照项目清单和支持方案,优化服务措施,确保按期实现扶贫目标。
二、突出提质增效,主动推进内涵式发展
积极应对资金成本上升、利差收窄对全行业务经营提出的重大考验,既要坚持政策属性,自觉让利于农,又要遵循办行规律,保证自身财务可持续,推动业务发展由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一)加大低成本存款组织力度。
更加重视资产负债统筹管理,千方百计提高资金自筹能力。一是大力挖掘增存潜力。积极营销项目下游企业资金、存量客户回笼资金、城投债资金和非贷客户存款。要强化银政对接,落实合作协议,参与地方财政存款招标,增加财政资金存款。二是下功夫提升存款质量。加强存款成本、期限和结构管理,增加低成本资金比重,保持资产负债合理匹配;加强资金结算同业合作,健全同业返存机制。三是强化存款推进机制。根据信贷等资源配置情况精细分解存款目标;大力开展“首季开门红”存款竞赛活动;奖励资源要向基层行、向任务完成好的行倾斜。
(二)完善利率定价机制。一是强化核算观念。坚持“保本微利、差别定价、对标同业、依法合规”的原则。贷款利率要与资金成本相匹配,不能只讲存款营销,不计资金成本。二是实施差异化定价策略。对贷款风险程度较高的客户和项目,可适当提高利率;对综合贡献较高的优质客户、符合产业政策的优质项目以及重点扶持项目,可适当降低贷款利率;根据价格敏感度及存款资金来源情况,灵活确定存款定价。
(三)加强财务收支管理,提高非利息收入水平。优化盈利模式,大力增收节支。一是优化财务资源配置。在“保开门”的基础上,财务资源重点向业务发展好、绩效增长快的机构倾斜,优先保障业务营销、存款组织、风险化解和基层“五小”建设等民生工程。二是推进国际业务发展。落实与中行、农行等商业银行的签约协议,在客户推介、渠道协作、业务转让等方面深化合作;为优质重点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结算和融资服务通道。三是完善政策金融服务功能,规范非利息业务收入。投融资顾问业务要做到依法合规、服务有据、收费合理、手续完备、客户满意;做好资金结算、代理保险等业务,不断拓展收入渠道。
(四)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完善二级分行绩效考核、县级支行等级行管理和市县分支行领导班子考核。突出政策性银行履职要求,实行共性指标与差异化考核相结合。绩效考评要重点提升经营效率,兼顾管理公平,加大业务创新、存款组织、风险防控等方面的考核权重。领导班子考核要将整体工作与班子成员个性化履职区分开来,防止“一俊遮百丑”。加大考评挂钩力度,适当拉开分配差距,进一步打破平均主义和“大锅饭”。
三、突出改革创新,大力培育新的业务增长极
面对支农任务加重、资源约束加大、外部竞争加剧等复杂局面,要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创新成为江苏分行新阶段服务“三农”、科学发展的鲜明特色。
(一)拓展发展新路。一是盘活存量促发展。用足用活存量资产,通过资产证券化、项目转让、银团合作、提前收贷等多种方式,在腾挪空间、调优结构中发掘增长潜力。借助商业银行成熟的营销渠道、客户资源和服务功能,促进信息共享、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实现合作共赢。二是多元服务促发展。推进重点建设基金业务,发展现金管理、企业理财、基金托管等服务,办理外汇贷款、内保外贷、海外代付、保函等国际业务,推进综合化经营、多元化服务。三是加快发达地区机构和城市行发展。发挥主观能动性,分析当地政情农情,依托这些地区信用环境好、人员素质高、客户资源多、市场配套成熟等优势,大力支持城乡统筹发展和休闲观光等现代农业,积极服务涉农实体经济,打造支农特色品牌。
(二)推广支农创新模式。复制推广行之有效的支农创新成果,把创新“盆景”转化为产业“风景”。一是创新扶贫模式。省行去年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设计了“迁村腾地、农民集中居住、高标准农田建设、城乡土地置换、扶贫帮困”五位一体扶贫模式,各级党委政府支持度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相关行要加快进度,推动落实落地。二是推广“沛县模式”。大力支持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加强与地方政府战略合作,力争在二级分行层面消灭空白点。三是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泰州模式”。服务“藏粮于地”,通过“债贷投”联动、中长期与流动资金组合贷款等方式,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现代农业中长期项目。
(三)改进产品服务。更新经营思路,鼓励先行先试,开拓业务“蓝海”。一是抓好“一区两试点”工作。积极支持连云港市分行创新试验区工作,发挥窗口示范和业务引领作用。支持林业生态保护修复与开发利用,服务基础性、战略性现代海洋产业发展。二是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围绕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点战略,加快支持国家战略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流通企业建立或依托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上交易。落实国家“藏粮于技”和“双创”战略,服务农业科技创新,支持种业、农业高端装备、智慧农业以及技术示范区等重点领域。三是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加大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力度,抓好移动办公、桌面管理系统上线工作,开展网银试点。挖掘数据资源,支持内部管理创新。加强系统运行维护,保障信息安全,强化信息系统抵御风险能力。
四、突出抓好风险管理,坚决守住风险底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总行也对防控风险作出了重点部署,目前农发行资产规模已超过2000亿元,风险管理的任务和难度明显加大。全行要坚持抓发展与防风险并重的思想,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落实风险责任,增强风险的预见性、防控的扎实性和管理的规范性,推动风险管理向管理风险转变。
(一)严防新增风险。一是加强源头控制。严把客户准入关口,优化资金投向,优先支持信用环境好、风险处置能力强的地区。强化资金支付审核和放款监督,保证资金合规使用,顺畅周转。加强基金投后管理,严格落实投后检查制度和基金项目经理责任制,确保每笔基金不出风险。二是做实风险保障。完善担保措施,扩大客户有效资产抵质押覆盖面。加强押品评估和日常管理,确保法律手续齐全,担保足值有效,变现能力可靠。三是强化风险排查和监测预警。加强对企业“三表、三流、三品、四率”的监测分析,切实提高市县行风险分析例会质量,构建高效规范的风险排查、分析、报告和处置机制。
(二)坚决打赢不良贷款清降攻坚战。各级行必须守土履责,“一把手”承担第一责任,分管行长落实具体责任,出现风险后必须全力以赴,果断决策,妥善化解,不能拖延推诿,敷衍塞责,轻易把问题和矛盾上交。一是强化不良清收和风险处置。因企制宜,一企一策,依靠各方支持,通过现金清收、资产重组、无还本续贷、贷款承接等多种手段清降盘活,确保当年新增当年化解,全年不良贷款继续保持“双降”。高度重视在法律框架内做好风险处置,依法合规开展清收。积极申报核销符合条件的不良贷款。二是巩固清收成效。全面梳理前期风险贷款清收处置情况,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确保手续完备,程序合规,不得将清收成果与贷款支持、资金让利直接挂钩。
(三)扎实推进全面风险管理。
健全体制机制,加强组织保障,提升防控水平。一是健全管控机制。发挥好省市行风控委的统筹管理和决策职能,加强前中后台的协调配合,形成风险防控合力。二是配强风险管理力量。探索在二级分行设立风险总监,健全风险经理队伍,细化岗位责任和奖惩措施,加大风险监控力度。三是强化各类风险防控。进一步加强政策风险、法律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科技风险等各类风险管理,做足预案,确保主动。加强对外宣传,提升服务形象。四是加强问责奖惩。落实尽职免责、失职问责,把握好三个区分,即区分创新工作与明知故犯、区分主动化解与隐瞒掩盖风险、区分道德风险与操作失误。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江苏大力推进“两聚一高”,明确提出农业是聚力创新的基础领域,农民是聚焦富民的重点群体,农村是高水平全面小康的突出短板。农发行要持续发挥专业优势,大力创新产品服务,运用政策金融杠杆撬动各类资源反哺农业农村,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特别在省内后发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中,需要农发行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争当扶贫牵头主办行,为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