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三种意识”改变“四个不适应”
2017-03-24洛阳市老干部教育活动中心主任市老年大学副校长李治平
□洛阳市老干部教育活动中心主任、市老年大学副校长 李治平
增强“三种意识”改变“四个不适应”
□洛阳市老干部教育活动中心主任、市老年大学副校长 李治平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这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我国老年教育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发展老年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关心。
《发展规划》的出台,受到了广大老年朋友们的热烈欢迎,也是我们老年教育工作者所企盼和向往的。《发展规划》要求:“到2020年,全国县级以上城市至少有一所老年大学,50%的乡镇(街道)建有老年学校,30%的行政村(居委会)建有教学点”。“到2020年,以各种形式经常性参加老年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
对照《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落实措施,从洛阳老年教育的实际情况看,笔者感到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不适应”:
一是现行的老年教育管理体制还不适应全市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由于背景的特殊、初衷的局限等历史原因,几十年来,老年教育一直是作为老干部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形势的发展,特别是老年学员的身份、结构发生变化。(目前洛阳老年大学离休干部不到学员总人数2%,而退休干部职工和社会老年人则占学员总人数的98%)。在这种情况下,老年大学仍由老干部局负责主办,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与形势的发展不相适应。
二是现有校舍不适应洛阳深度老龄化的需求。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市参与各类老年学校学习的老年人约1.97万人次,绝大部分老年人没有条件享受应有的老年教育。老年大学年年出现“一座难求”的问题,先后被中央、省市新闻媒体曝光报道。
三是教育服务能力还不适应老年群体多元学习需求。
四是教学管理还不适应日益扩大的办学规模。近几年来,在教学管理上虽摸索了一些办法,但不够规范化、科学化,教师队伍不够稳定;由于工作人员少,班级管理主要靠班长义务服务;没有统一教材,教学计划随意性大等等,这些问题,都影响我市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要根据《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满足广大离退休干部以及社会老年朋友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确保《发展规划》精神在洛阳全面落实,为此,必须强化三种意识:
一要强化战略意识,科学制定老年教育发展规划。坚持把老年教育工作放在全市做好老干部工作、老龄工作和全民终身教育工作的大局来谋划和推动,要根据国家老年教育《发展规划》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洛阳老年教育实际,抓紧制定全市“十三五”老年教育详细规划,明确今后五年的具体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尽快理顺管理体制,确保老年教育有序健康快速发展。
二要强化服务意识,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紧紧抓住国务院办公厅下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做大做强老年教育事业。加强市、县(区)老年教育网络建设,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老年大学为主体,以电视、广播、网络等为载体的老年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更多的老年人接受教育创造条件。
三要强化创新意识,提高老年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更新教育理念,认真分析老年教育的新特点,深入了解老年朋友学习的新需求,科学调整课程设置,分层次、分专业安排教学内容。要丰富教学形式,切实使老同志学到知识,陶冶情操,身心受益。■